Google
 
發新話題
打印

懂路權再上路 幹道支道你會分嗎

懂路權再上路 幹道支道你會分嗎

北市交通警察大隊指出,許多民眾都以為撞車的一方需負肇事責任,但此原則不適用於
幹道與支道車流交會的情況。幹道車路權較大,若支道車流未禮讓而導致被撞,也須負
肇事責任。

交大事故處理組組長藍振原說,幹道與支道劃分有五項特徵可供民眾檢驗,五項特徵不
會同時出現,有時只會出現一項。

五項特徵包括支道路旁會有八角型的「停」標誌或倒三角型的「讓」標誌,支道地面會
有「停」字與標線。最好辨認的是,幹道路口會閃黃燈,而支道閃紅燈。

藍振原表示,像有民眾從支道開車出來,占據幹道路面,導致幹道後方車反應不及撞上
。支道車車主原以為沒有責任,沒想到卻被判肇事責任,不服氣下申請車禍鑑定,鑑定
完才知道原來有幹道、支道之分。

他說,多數民眾都知道巷弄車要禮讓大路車先行,但對幹道支道的差異,就不是這麼清
楚。事實上,不僅巷弄車要禮讓大路車,支道車也要禮讓幹道車。

個案中的車主是占據幹道路面導致被撞,有時也會看到支道車流衝出來導致被撞,都有
可能要負肇事責任。

市府交工處總工程司陳榮明指出,若民眾開車至十字路口且路口又沒有紅綠燈,就需確
認該路口哪條是幹道、支道。幹道與支道是道路的主從關係,幹道車主路權較大。

陳榮明指出,幹支道只能以道路交通標誌、標線或號誌來做為劃分依據,但民眾常見的
錯誤迷思就是路比巷大、巷比弄大,或以路幅寬度大小或車流道高低來區分。

以信義區松德路兩百巷與一百八十巷口為例,兩條都是路幅差不多寬且只有一個車道的
巷子,但松德路兩百巷是幹道,從一百八十巷口開車出來的民眾要先禮讓。

陳榮明說,若該路口沒有以上的標誌或標線,那麼車主則需注意轉彎車禮讓直行車、左
方車禮讓右方車等基本原則。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