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清王朝御用二十五寶之制誥之寶

清王朝御用二十五寶之制誥之寶

  印文:制誥之寶,陽文篆字。
  印面:4.2公分x3.0公分。
  印身:4.2公分x3.0公分x5.3公分。
  印重:135公克。
  印材:和闐白玉。
  印鈕:瑞獸鈕。
  四面:刻御制詩文。
  制誥之寶 以諭臣僚。降旨之印,訓示官員時用。據《交泰殿寶譜》,此寶作“以諭臣僚”之用。璽文朱文,玉筋篆,左滿文,右漢文。制度規定其"以論臣僚〃,敕封五品以上官員,鈐此寳。
  清“二十五寶”,是乾隆皇帝指定的代表國家政權的二十五方御用國寶的總稱。古人以天為陽,以地為陰,單數為陽,雙數為陰。《周易》裏將一三五七九,五個數字相加,即得二十五。《周 易大衍》裏也有“天數二十有五”之句。乾隆用古人之典來欽定寶璽的數目,以象徵自己的王朝能綿延無限。
  《紅樓夢》又名《石頭記》。 相傳顓頊大戰共工,"共工觸不周山,天為之傾,女媧採五色石補之"。不周山即昆侖山,五色石就是新疆和田玉。自古中華尚玉,皇宮貴族尤甚。能補天之石,只能是玉璽。
  天聰九年,多爾袞率兵攻察哈爾,獲得一方“元傳玉璽”,皇太極出迎百里,設案於黃幄前,案上陳香燭,汗受玉璽,親捧之,率眾拜天,行三跪九叩頭禮畢,汗復位,傳諭兩側眾人曰:‘此玉璽乃歷代帝王所用之寶。’(《清初內國史院滿文檔案譯編》)
  自此,皇太極依仗這一傳國玉璽,順利完成了由大汗到皇帝的轉變歷程。《清太宗實錄》載,此璽〝乃漢篆‘制誥之寶’四字,(王番)(王輿)為質,交龍為鈕,光氣煥爛,洵至寶也。〞
  乾隆十一年,有十方禦寶入藏盛京皇宮鳳凰樓,稱為盛京十寶。此後乾隆又對盛京十寶作過一次調整,將丹符出驗四方撤出,而將制誥之寶補入。但實際上進入盛京十寶之列的制誥之寶,並非是皇太極時所得到的元傳國璽的原件,而是一件仿製品。據《盛京典制備考》此寶為青玉質,方四寸七分,厚二寸,交龍鈕二寸二分(參見《故宮週刊》第9期)。無論大小、印文篆法都與前述崇德元年(1636)封莊妃冊文所鈐蓋的制誥之寶迥然不同。至於乾隆為何從原十寶中撤去丹符出驗四方換入制誥之寶,又為何用仿造的元傳國璽替代真正的元傳國璽,則史載不詳。(引自《明清帝后璽印》)
  而真正的元傳國璽,便是寶玉項上所戴通靈寶玉。寶玉便是皇太極的繼位者福臨,鴛鴦叫他寶皇帝或寶天王,水仙庵老姑子認作天上掉下個活龍,玉釧以為鳳凰,六歲當皇帝,所以巴巴的寫了他的小名兒各處貼著,叫萬人叫去,不就是萬歲爺嗎?
  他並沒有如史載死於順治十八年,當皇宮二門上傳事雲板連叩四下,人回福臨沒了的時候,福臨連忙翻身爬起來,只覺心中似戳了一刀的不忍,‘哇’的一聲,直噴出一口血來。繼而,二十六歲的福臨,成了即聾且昏,齒落舌鈍的智通寺老僧。十年之後,歷史又將他推上了政治舞臺,《紅樓夢》稱為八龍走馬,又叫黃鶯搏兔,而清史誣為三藩之亂。
  這就是清史三大謎之一的順治出家之謎的謎底。
  順治與康熙的博奕,以順治大勝為結局。通常戰勝者會將對方徹底消滅,誅滅九族。而這個時候,正值國際上西風壓倒東風,如同英國議會派並沒有因為革命成功而殺掉國王,順治組建了海棠社,還讓作惡多端的康熙當上了副社長。然而康熙一息尚存,便伺機反撲,終遭劍斬,螃蟹落釜,時值康熙十八年。
  老康熙比福臨還大了四五歲,認福臨為父,是為倒生的兒子。老康熙與孝莊私通,私生一子,是為小康熙,與福臨成了同母兄弟,亦即甄寶玉。孝莊是四門子奶奶,疼惜幼子,鬼使神差,讓他當上了皇帝。於是,福臨、孝莊的厄運來了,他雖然也沒有殺掉福臨,可是抄檢大觀園,暗殺吳三桂。孝莊轉而散餘資、明大義、驅秦姬,遣趙女,可惜小康熙羽翼已豐,為時晚矣。所以,阿房官,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個史,康熙至死沒有奉葬孝莊的謎底,就在於此,而清史三大謎之一的"后下嫁之謎,亦可得揭。
  噫!來無跡,去無蹤,青埂峰下倚古松。欲追尋,山萬重,入我門來一笑逢。“制誥之寶”的下落,就在這句乩語裏哩。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