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吳寶春:傻人有傻福,這樣的自己我喜歡!

吳寶春:傻人有傻福,這樣的自己我喜歡!

吳寶春,1969年生於屏東,為知名麵包師。2010年,代表台灣參加在法國巴黎舉行的首屆世界麵包大師賽,打敗其他7國選手,獲得歐式麵包組世界冠軍。2010年年底,個人店面「吳寶春 店」正式在高雄開幕。
這個採訪差點排不進去,因為吳寶春實在太忙了,演講、活動、節目邀約不斷,向來樸實的吳寶春師傅也不得不多了個「新配備」─經紀人。

所有光環都因奪得世界麵包大師冠軍的榮耀而來,但42歲的吳寶春現在看待過去這改寫人生的一年,卻顯得格外平淡。一坐下,他開口就說:「冠軍已經結束了,我的另一個新階段才要開始。」聊了一會後他又再強調了一次:「冠軍只是當下,學習才是永遠。」

從屏東鄉下窮困的台灣囝仔,到躍上國際舞台成為世界第一,吳寶春口中的新階段,也是他眼前要學習的新目標、新挑戰:成為「企業家」。不只是要有企業家的經營版圖,更要有企業家的眼光、氣魄。

所以他公開傳授同業如何製作自己的得獎作品「酒釀桂圓麵包」與「米釀荔枝麵包」,不怕別人模仿、競爭。「既然要成為企業家,就必須訓練自己的格局不能狹隘,」吳寶春說,整個產業能夠共好,比一己獨贏更重要。

在高雄新開的店面,則是他邁向企業家之路的起點,目前已經有45名員工,吳寶春請來外部顧問,例如中國生產力中心提供管理諮詢,另外也打算讓員工上日語課,以便將來請日本老師來授課,或送他們出國觀摩。

聽吳寶春講話,實在很難想像他曾經不識字、害羞膽怯到開口時不敢直視對方眼睛,小小的個子跟臉龐,吐出每一個字的聲量並不大,卻傳遞出旺盛無比的能量跟意志。

昨天的冠軍,明天的企業家,永遠的麵包師傅,這,就是一路走來始終堅信「傻人有傻福」的吳寶春。

最近我們針對3千多名七年級生做了一項調查,問他們「30歲後最希望的成功模式」是什麼?超過一半受訪者選擇「像麵包師傅吳寶春一樣,找到發揮專長的舞台」。對於你成為七年級生的「新偶像」,感覺怎麼樣?

大家不一定要跟我一樣,從這麼辛苦的環境長大啦(笑),但可以有相同的精神跟態度。只要這兩項對了,就能夠跟我一樣。

名氣跟人氣都在得到世界麵包大師冠軍後快速竄高,過去一年,你的生活改變很多吧?

以前我是個麵包師傅,工作就是做好麵包,比賽回來後,接觸了很多不同領域,讓我有很多新體驗。

剛回來時,我還有點不習慣,比方說邀約很多,讓我好久沒有摸到麵包,覺得沒有安全感。不過,後來我慢慢轉換心態,不管我在什麼位置,就是把這個角色扮演好。

像現在接受採訪,應該講出自己深思熟慮後的內容,當我回到工廠,就回復麵包師傅的身分。

你喜歡這樣的變化嗎?

我覺得滿好玩的,這成績是我創造的,為什麼我不能去適應它呢?

這些事情會佔用我跟麵包相處的時間,我就把時間分配好。現在我把三分之二時間留給麵包,其他給麵包以外的事務。

跟麵包「約會」時,心裡都在想什麼?

腦海裡想的還是麵包。如何把這個麵包做得更好?如何修正我的動作?如果它跟其他的食材結合會怎麼樣?想到什麼就寫下來試做。

飲食的品味離不開生活體驗,通常是先嘗過美食,才知道什麼是美食。你出身貧苦,為什麼卻能在美味上不斷創新?

我薪水還很低的時候,就對自己一年投資超過10萬元,包括買國外的食譜書、上課、吃。有時候吃一餐花上1千塊,很心疼,但那經驗真的是不一樣。

如果站在消費大眾的立場來思考產品,就會知道消費者要什麼。方法就是不斷的吃!不斷的閱讀!不斷的觀察!

在以前訓練味覺的過程中,我曾發現自己有盲點。我是個傳統麵包師傅,做傳統麵包,再怎麼好吃,只能到某個境界。

於是,當朋友介紹我去喝紅酒、起司時,我開始思考每次品嘗的感覺;當我吃到臭豆腐、米血糕時,我會一併比較:好吃的道理在哪裡?我也接觸音樂,觀察哪些人聽什麼音樂?

甚至,我也去聽演唱會或戲劇表演,分析為什麼這種藝術表現比那種更漂亮?透過轉換這些思考來改善麵包,其實非常有趣。

你從何時開始覺得做麵包需要這些跨領域學習?

30歲左右時,朋友教我怎麼吃起司、聽音樂,後來我又去日本學習,看到他們的麵包有很多來自料理的創意,麵包師傅們有各自對音樂、藝術的喜好。我想,如果我要跟他們一樣,應該可以透過這樣找到方向。

我很喜歡看名人傳記,有些朋友說看這些沒有用,不可能按他們的方法成功,但我看這些書的時候不是這樣想。我會看他們遇到困難時如何解析、決策,這些對我幫助很大。我發現所有成功的人都有種特質,就是細心。

過去我也是大老粗,但後來因此慢慢學著改變自己,去觀察、分析、判斷。另外,企業家決策時不管是對是錯,都要能承擔責任不後悔。

我以前做事會猶豫不決,於是我告訴自己,如果想成為真正的企業家,就要學會勇於承擔。

所以,成為企業家是現在你給自己的目標嗎?

對。我心目中的企業家,氣度跟格局都不一樣,有領導的魅力,不單只是管理而已。我現在想的是,當我成為企業家以後,要如何帶領員工往前走。

我想成為企業家,但我永遠不會放棄麵包師傅身分。這兩者是一體,沒有衝突。

這是比賽後才有的想法,還是早就有的?

早就有的。只是以前沒有講出來,因為連店都沒有開。現在我既然有第一家店了,就可以開始準備成為企業家。

我今年最大的目標就是讓員工能夠分紅。另外,也希望實現以媽媽的名字成立基金會的夢想。

在很多採訪中你都提到母親對你的影響,你個性中這種凡事正面思考的特質,應該來自於母親?

我媽媽的工作是採鳳梨,非常辛苦,但我從沒有聽過她怨天尤人。那種吃苦耐勞的精神深深影響我。每當我覺得委屈,想起媽媽,就會覺得跟她比,還差得好遠,為什麼這點苦都吃不下?

國中畢業時,我認識的字不到500個,開始識字是當兵之後。當時我沒有任何想法,腦袋一片空白,最快樂的事就是每次領到薪水去吃豬腳。


等我開始看書,有了知識,於是開始思考:我離書中這些人好遙遠,該怎麼努力?我對自己說,只能一步一腳印,跌倒了,就爬起來繼續走。

當然,我也曾經懷疑過。努力了5年,還看不到成功時,我告訴自己:這表示我還不夠努力;努力了10年,仍然只是個麵包師傅時,我又告訴自己:因為我還不夠努力;當我問自己,到底要努力幾年時,我告訴自己,就勇往直前。

與其去責怪環境,不如反省自己努力了幾分?說不定我覺得自己努力了100分,別人看我,只覺得努力了10分。

這很有趣,你不是因為喜歡麵包而做麵包,反而是做了麵包之後才愛上它。怎麼樣才能從工作中開始喜歡工作?

當初是朋友帶我進來學做麵包,但他只待了3天就走了。我周遭的人沒有一個是做麵包的,回到故鄉時,發現跟同學都沒話聊,因為學的跟他們不一樣。

興趣是可以培養的,本來我也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只知道要學一技之長,什麼都好。

當我慢慢從這個行業延伸出去,去學習音樂,發現音樂是我喜歡的;去學習藝術,發現藝術是我喜歡的,就像挖寶一樣,不斷結合更多元素時,我就開始愛上這個行業了,因為它讓我找到我的興趣。

所以即使不是進麵包這一行,你也一樣會做到出類拔萃吧?

對,我覺得會,因為我的信念是一樣的,即便是當個修理摩托車的師傅。

一定很多人來找你拜師學藝?你選擇徒弟時有什麼要件?

很多人寫信給我,我都會對他們說:可以來這裡試做幾天,等你下定決心後再決定。

我選擇徒弟的標準,首先是對這行業有熱情,而且只求付出,不求回報。沒有下定決心不要來,決定了就不要放棄。

天分不重要,因為我也沒有天分。專業需要的是努力,不是天分。

我曾經連磅秤都不會看,但既然比別人笨,我就比別人努力。在帶徒弟的過程中,我看過很多人自以為聰明,但不懂得努力,結果成了龜兔賽跑裡的兔子。有些人很努力只是一時不開竅,這種人往往到最後卻是最優秀的。

我念書時都是最後一名,有同學在畢業紀念冊上寫給我一句話:傻人有傻福。當時我不理解,覺得是因為自己笨,現在,我反而很喜歡自己是這樣的人:傻傻的,只有靠不斷努力,才能有所成就。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