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不愉快 中年罹患心臟疾病機率高
童年常流的眼淚、常發的脾氣,可能會提高中年心臟病發、中風風險,尤其是女性!研究人員表示,孩子若是常發脾氣,到了中年時期,罹患心臟疾病的風險會較高。一項研究指出,那些在孩童時期經常生氣的人,在約莫40歲時,會出現更顯著更高的心臟病發、中風風險,且女性又更明顯;相反地,小時候若常處於冷靜和專注的狀態,在以後的生活中此類的風險較低。
若在童年時,經歷較多煩惱、困擾較嚴重的時光,成年後女性會有31%心臟疾病方面的風險增加,男性則是17%。哈佛醫學院阿利森阿普爾頓博士領導這項研究,測試337名兒童情緒行為,然後將這些結果與心血管疾病和其它控制因素考慮進去,進行風險比較評分。發現對於40多歲的婦女,若她們的童年是哀傷的,那麼心臟病、中風風險就可能在未來10年從3.2%上升到4.2%,男性則會從7.3上升到8.5%。
團隊現在致力於進一步研究,是否跟生物機制基礎,「持續的壓力可能會導致失調的應激反應」有關聯。2012年,美國哈佛大學研究人員發現,早期的童年逆境中可以引發,孩子的身體和大腦中的毒性應激反應,使他們終其一生的學習、行為和健康問題的風險較高。同時,普利茅斯大學的科學家發現,父母衝著孩子砸東西或大吼大叫,對於孩子罹患癌症、心臟疾病和哮喘的風險也會增加。這些行為就跟嚴重的虐待、創傷一樣,對長期的健康有影響。
行為醫學雜誌發表這個爭論的研究,表示這關聯可能是由於父母因為他們的壓力,導致打小孩、對孩子大吼等行為出現。研究負責人,教授邁克爾‧海蘭德說,此研究增加了一個新的視角,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體罰童年會促使孩童有壓力,就會產生壓力源,說明了體罰不管對個人還是社會,都會導致不良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