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耐受;胎教
胎教,顧名思義,是當胎兒尚在母體時,從外界做出一些舉動,令胎兒能感受到,為的是對其施以教育。在中國,最先是有禮教,也就是設有規矩,加諸於孕婦身上;當時的看法是孕婦須檢點,謹慎保養,以期能好好地把孩子生出來。後來進展到「令胎兒潛移默化」。南朝末年有一位顏之推寫《顏氏家訓》,在其中〈教子〉一篇內將胎教之說落實:「在者聖王有胎之法,懷子三月,出居別宮,目不邪視,耳不妄聽,聲音滋味,以禮節之。」要注意的是「懷子三月」。根據現代胎生學的看法,胚芽時期在受精後八個星期終止;之後是胎兒時期。
及至胎兒三個月大的時候,其長度約一吋半,已有雛形:頭、手、足都能清楚見到;具備心、腦及主要器官,但尚未能運作;心肺間或會動,但只是肌肉的自發性動作,與呼吸無關;腦部開始發育。所以,理論上,胎兒三個月大正是開始能接收外間訊息之時;顏之推的家訓自有其道理。及至宋朝,名儒朱熹的《小學》有更具體說明:「古者婦人妊子,寢不側,坐不邊,立不蹕,不食邪味,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目不視邪色,耳不聽淫聲」。觀乎顏、朱二人所述,都是着重一個「正」字:在小孩未出生前,着手納其於「正道」,以防他陷於「邪異」。
胎教的觀念傳到高麗(韓國)。十七世紀時,韓國一位李氏著《胎教新記》,大為流行。今天雖然有人認為胎教乃「偽科學」,但仍有不少抱着「姑妄聽之」的宗旨,懷胎時聽古典音樂、避免看見醜陋的東西等。美國的育兒專家甚至提出一種與胎兒呼應的「踢肚遊戲」:懷孕五個月的孕婦,開始能感到胎兒在動,像是在踢肚子;當其時,母親輕輕拍打肚皮上被踢的部位;稍後胎兒會再踢,這時候再輕拍。胎兒像是有感應,拍的地方改變了,胎兒往往也會在改變了的地方踢動。
胚胎的形成,當然是始於女方的卵子與男方的精子結合;換言之,胚胎內的遺傳物質,部分來自父親。在母親的免疫系統來說,胎兒來自父親遺傳物質的那部分,是入侵了身體的「非我」物體,必須盡快消滅之。在母體中向胎兒出手的是一種具攻擊性的 T 型白血球,叫CD4。在這凶險的情況下,胎兒必須想法子自保;所靠的是一種酶,叫IDO(Indoleamine Dioxygenase)。
IDO能氧化胎兒附近一個叫色胺酸的物質,從而將母親的 CD4 轉為另一種叫 CD4/CD25 的忍受性 T 型白血球;憑此可以令胎兒安然地度過四十個星期的懷孕期。這情況屬免疫耐受的一種,叫先天耐受(Natural Tolerance)。要注意的是,這個虎視眈眈的免疫機制,乃是母親身體內的防禦軍,胎兒的取向是「委曲求全」;待孩子出生後,他會有自己的免疫系統,屆時也須防,防的卻不一樣,而是防其「倒戈相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