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失智症患者遽增 應及早介入治療

失智症患者遽增 應及早介入治療

失智症將為成為下個世紀健康威脅!預計民國135年時達62萬人。消基會指出,目前全台65歲以下罹患失智症約2萬人,65歲以上約17萬人,每年更超過1萬人的速度增加中,失智症協會秘書長湯麗玉表示,大部分患者認為失智只是老化現象,而錯失早期治療的機會。

消費者雜誌發行人陳智義表示,根據失智症流行病學研究學者Jorm所發展以曲線估計所做的成長評估模式,再利用國內不同地區調查結果顯示,國內失智症成長速率每5歲,成長2倍以上。

陳智義建議,政府應加強失智症老人社會活動參與,對於失智長者或被照顧者的行為問題,都有各自適用的量表進行評估,才能及早介入治療。另外,依失能者的發展社區式、居家式及機構收住式服務,以及制定長期照護喘息服務機制,讓家庭照顧者可以持續在家裡照顧長輩。

「40歲以後就可能罹患失智症!」湯麗玉表示,若發生家中長輩有記憶減退、無法勝任原本熟悉的事務、言語表達出現問題、喪失對時間、地點的概念、判斷力變差等情形,就可能是罹患失智症。

她舉例,若家中的長者原本擅長料理,從前上市場總能買到新鮮又漂亮的魚,可是最近挑回來的魚卻不再新鮮,但堅持自己買到最新鮮的魚;或原本熱衷於社區活動的長者,近期變得不愛參加活動,甚至都不出門,家人就必須多注意。

如何降低失智風險?湯麗玉建議,多運動、多動腦,以及多社會參與,包括讀報、出外聽演講、烹飪、插花、縫紉,或擔任志工,使年長者能更有機會社交互動,飲食方面則要多攝取蔬菜、水果、五穀雜糧、深海魚類及橄欖油。

圖說:失智症協會秘書長湯麗玉建議,長輩多運動、多動腦、多社會參與,可降低失智風險。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