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上路
|
1#
大 中
小 發表於 2012-12-10 09:09 只看該作者
仲夏的盛典─端午節
農曆五月五日是端午節,照我國傳統民間習俗,端午節與春節、中秋節是一年的三大節日之一。
端午節又叫「端五節」、「重五節」、「端陽節」。「端」是「開端」、「初」的意思,古人稱初一為端一,初五則為端五。五月初五有兩個五重疊,所以又叫做重五。農曆以天干紀年,正月為寅月,二月為卯月,五月則為午月,古人又把初五稱為午日,所以五月初五又叫端午。到了唐代,因唐玄宗生於八月初五,宋璟為了討好皇帝,避「五」的字諱,便將端五正式改為端午。
一.端午節的起源:
(1) 流行較久的觀點─認為端午節的起源於紀念屈原(南朝梁人吳均的續齊諧記及宗懍的荊楚歲時記)
(2) 認為端午節起源於吳越民族舉行龍圖騰崇拜活動的節日
眾所周知,端午節一項重要節日活動是為紀念屈原的「龍舟競渡」。但龍舟競渡的習俗,早在屈原之前已經存在。《事物原始》引《越地傳》云:「競渡之事起於越王勾踐,今龍舟也」。即使在屈原本人的作品中,也可以反應出當時競渡的風俗來。聞一多先生在《端午考》論文中考證認為:古代的越民族是以龍為圖騰的,為表示他們是「龍子」的身份,藉以鞏固本身的被保護權。他們不僅有斷髮紋身的風俗,而且每年在五月五日這一天,舉行一次盛大的圖騰祭。其中便有類似今日競渡的遊戲,這便是競渡習俗的由來。但是,龍舟競渡不僅是越人的習俗,而且其他民族也有此俗這在一些出土的戰國時古物中可以看出端倪;龍舟競渡的時間也不盡相同,清代大史學家趙翼便指出:「競渡不獨端午日也,今江浙間多用春日,疑非本義。」總體來看,龍舟競渡應是以沅湘一帶為中心的南方風俗。
(3) 認為端午節起源於「惡日」
南方越民族進行龍圖騰祭祀之時,而北方中原地區卻是把五月五日當作「惡月」、「惡日」。至晚在戰國時代,人們已把勿月五日視為「惡月」、「惡日」。《大戴禮》云:「五月五日蓄蘭為沐浴」,《風俗通》記載:「俗云五月到官,至免不遷」,「五月蓋房,令人頭禿」,不但此惡月萬事不吉利,甚至連五月五日所生之子也視為不祥之兆。從戰國到兩漢,人們一直認為五月五日是深惡痛絕的惡日。「俗說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王充《論衡.四諱》也記載當時風俗「諱舉正月、五月子。以正月、五月子殺父與母,不得舉也。已舉之,父母禍死」。中國歷史上許多名人倒是五月五日所生,如戰國時以養士聞名遐邇的孟嘗君田文,就是五月五日所生。
(4) 認為端午節起源於夏至
從時令上看來,五月五日又是夏至剛過的盛夏之時。因此,端午節又融進了夏令飲食、服飾、禁忌等風俗。周處《風土記》云:「仲夏端午謂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與夏至同」,而古代就有「五日同夏至」之說。吃粽子是漢代端午的重要習俗。當時,吃粽子並無特別的紀念意義,只是當作一種時令食品而已。俗有「食過五月粽,寒衣收入杠」,「未食五月粽,寒衣不敢送」之諺。意思是粽子一出現,歲序便轉入夏季,這是一年生活轉折的信號,不單單只是點綴節景。在五月仲夏,酷熱季節吃這種米製涼食,用菰蘆葉包裹,用灰汁煮熟,色香味都別具特色,吃後能清熱降火,胃腸舒適,不失為時令佳品。在此時,人們全面換上夏裝,以輕薄涼爽為宜。因此《中華古今注》記載:東漢每到端午,皇帝要賜給群臣百僚鳥犀腰帶。作為皇帝的恩賜來說,固然是籠絡臣下的一種手段,但從風俗角度講,這也是端午換夏裝、避酷熱的風俗反映。從衣食風俗來看,認為端午與夏至風俗有密切關係也不無道理。
端午節風俗的形成可以說是南北風俗融合的產物,隨著歷史發展又注入新的內容。龍舟競渡之俗起源於南方,把五月五日視為「惡月」、「惡日」起於北方,注入夏季時令風尚,附會以紀念屈原逝世而最後形成。
由於屈原不僅是一位愛國的忠臣,也是一位愛國的詩人,民國三十年的端陽節,住在重慶地區的詩人,首先發起將端陽節定為「詩人節」,後經過全國詩人的響應而定案。
二. 端午的習俗:
1. 賽龍舟:
賽龍舟又叫龍舟競渡、划龍船或俗稱「扒龍船」,不僅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水上競技活動,也是端午節民俗活動中最熱鬧有趣的節目。所謂龍舟就是首尾做成巨龍形狀的船隻,早在西周就出現了,但是當時是讓國王乘坐的,並不是用來比賽。關於端午節龍舟競渡,相傳起源於楚國人民不斷的在汨羅江上找尋屈原的屍體(或者說是為了驅趕水中的魚類,以免牠們吃了屈原的屍體),所以一面划船,一面敲鑼打鼓,久而久之,自然演變而成的。
在臺灣,端午節龍舟競賽一直受到人們的喜愛,從龍船的製作、點睛儀式、下水典禮的舉行,都有一套嚴肅莊嚴的規定。而在划龍舟之前,又有「請水神」、「接龍船」、「祭江」的儀式;在比賽結束後、也有「送水神」、「收龍船」、「謝江的祭典」,可以說非常熱鬧、隆重。
龍舟競賽的場所,大都在河流或海口,其中規模較大的,有高雄愛河、台南安平運河、台北的淡水河等地。比賽前先用浮旗分出左右兩個水道,彼此相隔五十公尺以上,比賽的龍舟一次兩艘,船頭插著紅色的三角旗,叫做「龍舌旗」,或長方形的紅旗,叫做「龍目旗」,旗上寫著「四時無妄」、「八節有慶」、「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等吉祥字句,船尾還有一隻大型的三角旗,寫著「水仙尊王」。參賽的人數視船隻大小或主辦單位的規定而定,一般是二十四人或三十二人,船首有兩人,一人準備搶旗,一人則敲鑼或打鼓,船尾一人把舵,其餘的人分別坐在船隻的兩側把槳划船。號令一響就努力往前划,比賽的勝負視哪一方先搶得浮標上的旗幟,就獲得勝利。
隨著古代中外文化的交流,賽龍舟的風俗,先後傳入日本、朝鮮、越南和東南亞國家,近年來已經成為一項世界性的體育競賽活動。
2. 吃粽子:
粽子古稱角黍、筒粽,原是南方的一種用蘆葉把米包起來煮食的風味小吃,漢代以後才與屈原聯繫起來,並逐漸固定在端午節吃。相傳屈原因愛國憂民投江自盡,人們為了敬愛他,於每年五月五日將白米裝在竹筒內,投入江中給魚類吃,以防止魚群去毀壞了忠臣的軀體,流傳到今天,已經有二千多年的歷史了。
粽子有甜的和鹹的兩種,甜的有 粽、豆沙粽等, 粽是用糯米混 粉蒸煮而成,豆沙粽則是糯米內包豆沙蒸煮而成。鹹的有肉粽和菜粽兩種,肉粽是糯米內包豬肉、蛋仁、香菇、蝦米、蚵干等佐料、而菜粽只包花生米。這四種粽子都是以禾葉包裹,外形為四角錐形,製作時,先用鹹草繫住二、三十個纏在一起。這種鹹草,稱為粽索,上端必須把它編成辮髮的交結狀,這叫做「粽步」,這是從古代「葦菱」變化而來的,意思為拔除不祥。
時至今日,不只在端午節包粽子,七月鬼節及寺廟做醮時也有粽子,平日在大街小巷也有賣燒粽的,成了日常的小吃之一了。
3. 祭祖:
端午節當天上午十一點多鐘,人們就大肆張羅,準備拜拜。簷下或大門兩邊,插上艾草和菖 ,用以驅毒、驅邪。接著將祭桌抬至祖先神位前,圍上繡著吉祥圖案的桌圍,神案上有香爐、燭台,桌上前列三個酒杯,後列祭品(包括水果、五味碗、五牲、粽子、芋粿撓白飯、米粉、雄黃酒..等。祭品排列好之後,通常由一家之主帶領全家大小,焚香禮拜,呼請祖靈來鑒納,而後把香插在香爐裡。奠酒三次,經過三巡香,擲筊卜問先靈,是否吃飽,如得到笑杯(兩面都是正面),就焚化銀紙,用酒洒在金鼎裡的餘燼,而後撤去祭品把牲禮切開或蒸或炸,做成種種的佳餚,讓大家飽餐一頓。
祭祀後,還要把雄黃酒擦在小孩子的頭上並洒在屋角,以除五毒(五毒指蜈蚣、壁虎、蛇、蠍,蜂),並用艾草或苦草等煮熱水給小孩子洗澡;另外,也給小孩子佩帶長命縷(在手腳繫五色絲縷)、香包(以綢布內包香料、檀香而成);而俗信在端午節當天午時,到井邊取水,密封瓶蓋,擺在神案底下,稱為「午時水」,這種水據說不會腐臭,日後小孩子發燒時,喝了也可以退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