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風姿道貌

風姿道貌

有一天,洞山良价禪師向雲巖曇晟禪師辭行,準備往他處去。臨行前,洞山良价禪師忽然向雲巖曇晟禪師請示說:「老師,您老人家百年以後,如果有人忽然向我問起,老師您的風姿道貌如何,請問我應該怎麼回答才好呢?」

雲巖曇晟禪師沉默良久才說:「只這是!」

聽到雲巖曇晟禪師這樣的回答,洞山良价禪師只是沉吟不語,難以領悟師意。

雲巖曇晟禪師於是又對洞山良价禪師說:「你要承當啊!務須審慎仔細。」

洞山良价禪師不解雲巖曇晟禪師為何如此提示他,用意到底在那?有一次,洞山良价禪師在過河時,看見水中自己的倒影,這才豁然醒悟雲巖曇晟禪師的話,當下便作了一首詩偈:

「切忌從他覓,迢迢與我疏;我今獨自往,處處得逢渠。

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應須恁麼會,方得契如如。」

雲巖曇晟禪師的風姿道貌,他的禪法精神究竟是如何?既不在無量阿僧祇劫以後,也不在什麼三千大千世界之內,既不在那時,也不在別處,而是當下自己能直下承擔,自我肯定,這便是繼承了他的禪法。

一個修行者百年後,他的風姿道貌,假如是可以形容,可以說明的話,這一定是假相假貌了。一個修道者的風姿道貌,不從他覓,不假形相;不在別處,不在那時,所以超越一切時空,因為法身是無相的,等如虛空。

那虛空又是什麼樣子的?答案是沒有樣子!虛空無相,無所不相。若想要知道雲巖曇晟禪師或任何一位聖賢的道貌,只有離相,才能夠真正認識啊!

來源:星雲禪話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