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成仁取義 忠貞不二的方孝孺

成仁取義 忠貞不二的方孝孺


方孝孺,字希直,明朝浙江人,又因曾在蜀任教,蜀獻王取其讀書處名為「正學」,所以也有人稱他「正學先生」。方孝孺從小就在一個書香世家中長大,父親方克勤以「循吏」聞名於當時。也就是家庭教育的嚴謹,奠定了方孝孺日後良好的品德。

方孝孺雖然自幼聰穎,勤奮向學,但他卻不以此自滿,他認為讀書的目的是要「明王道、致太平」。長大後,家境清貧,常常有一餐沒一餐的。有一回他臥病在床,幾日沒吃沒喝,人皆以為苦,他卻說:「古人有三十多天才吃九頓飯的,我這樣餓個幾天算什麼?胸懷大志卻家徒四壁的,普天之下難道就只有我一個人嗎?」

洪武十五年,東閣大學士吳沉等推薦方孝孺,孝孺應太祖(即朱元璋)徵詔至京城,太祖對他的詩作〈靈芝〉、〈甘露〉很感興趣,便賜宴款待。宴席間,太祖為了解方孝孺為人正派與否,故意派人弄歪孝孺的座位,看看他會怎麼處理。結果,孝孺一來到座位,看到座位有些微的傾斜不正,便立即將座位扶正然後就座。太祖看了甚為歡喜,覺得孝孺舉止端莊、學問又淵博,必是可造之才,便厚禮贈之,囑日後有所重託。


後來,太祖的兒子蜀王聘請孝孺作為他兒子的老師,據說孝孺每次見到蜀王時,除了討論道德之事外,從不閒聊私事,令蜀王很是敬重。可惜好景不常,建文三年,燕王朱棣謀反,整個國家進入混亂狀態。時朝廷的征討檄文,都出自於孝孺之手,且孝孺為朝廷多方提供策略,以為抵抗燕軍,只可惜燕軍勢力日漸強大,終於攻到南京城下。有人建議建文帝到別處躲避,可是方孝孺力主固守南京城,說即便失城也要死於社稷。沒多久,燕軍就攻入南京城,而孝孺被捕入獄。


朱棣(即後來的明成祖)的軍師姚廣孝曾請求勿殺方孝孺,他說:「如果殺了方孝孺,那麼全天下讀書種子就將斷絕了。」朱棣因此也想放過方孝孺一命,於是請孝孺幫他起草即位詔書,想不到方孝孺卻披麻帶孝而至,還痛罵不絕,拒絕起草詔書。朱棣說:「起草詔書,非先生不可」,一定要孝孺在紙上寫字。孝孺便執筆寫下了「燕賊篡位」四個大字。朱棣一看大怒,說:「你就不顧九族親人的安危嗎?」孝孺答曰:「便十族奈我何!」於是朱棣便派人將孝孺的九族親人加上他的學生共十族全數抓起來,並將孝孺處以車裂酷刑。此次遇難者,據史書記載達八百七十多人。


話說當孝孺的弟弟孝友臨刑時,孝孺淚流滿面,無言以對。孝友卻從容吟詩曰:「阿兄何必淚潸潸,取義成仁在此間。華表柱頭千載後,旅魂依舊回家山。」如今讀來,依舊令人唏噓不已,而孝孺忠貞不二與成仁取義的典範,永遠留給後人無限的景仰與懷念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