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難想像二次世界大戰後一個百業蕭條的小鎮,連一個像樣的音樂廳也沒有,居然突發奇想,動起腦筋想要舉辦世界一等一的音樂節來復甦當地的經濟。更沒料到這個小鎮居然鹹魚翻身,幾年之後真的成功地打響音樂節這塊招牌,吸引世界各地如織的遊客每年都來此朝聖參拜一番。
普契尼《拖斯卡》(圖片來源:bregenzerfestspiele.com)
這樣也行,叫我第一名
如果不跟你說這是奧地利名聞遐邇的「布雷根茨音樂節」,你大概會以為這是詐騙集團的餿主意。話說當二次大戰結束期間,歐陸許多知名的音樂節都因為戰火蹂躪而紛紛停辦,許多樂迷早已按耐不住,引領期盼戰後藝文活動能夠早日復甦。看準這一點,奧地利布雷根茨的居民腦筋動得快,他們沒有什麼音樂大師加持,也沒有財團撐腰,利用這鎮上唯一的資產—博登湖畔的湖光山色—來舉辦戶外音樂會。1946年首次的布雷根茨音樂節就利用了兩艘大型的平底船,一艘製作成舞台,另一艘搭載樂團,舉辦起了湖畔露天音樂會,演出莫札特的小品歌劇《可愛的牧羊女》。
1946年的莫札特歌劇《可愛的牧羊女》。(圖片來源:bregenzerfestspiele.com)
爾後,每年的音樂節越辦越成功,名聲也越來越響亮,布雷根茨這個小鎮賺了錢也開始認真的蓋劇院跟音樂廳以便充實音樂節的硬體設施。不過,即便整個音樂節有了現代化的室內表演空間,觀眾依然只對在湖畔所舉辦的露天歌劇演出情有獨鍾,終究成為布雷根茨音樂節的特色。
湖光山色裡的超炫舞台
1985年開始布雷根茨音樂節開始進入一個新紀元,當年推出的莫札特《魔笛》以超炫的舞台博得喝采,全景舞台沒有視覺死角,所費不貲的舞台讓布雷根茨音樂節從此採每兩年更換一次歌劇曲目的機制。
1985年莫札特《魔笛》(圖片來源:bregenzerfestspiele.com)
之後,布雷根茨音樂節陸續推出高成本的歌劇製作,湖邊的舞台設計也一年比一年壯觀,大抵上充分利用博登湖這個天然的環境舞台,結合水面上與水面下的天然環境進行創作,堪稱是最成功的國外版「夢想家」。
比才《卡門》(圖片來源:bregenzerfestspiele.com)
伯恩斯坦《西城故事》(圖片來源:bregenzerfestspiele.com)
普契尼《波西米亞人》(圖片來源:bregenzerfestspiele.com)
威爾地《假面舞會》(圖片來源:bregenzerfestspiele.com)
威爾地《阿依達》(圖片來源:bregenzerfestspiele.com)
不同媒材互文交織
最近2011/12的年度製作是喬達諾的《安德萊‧謝尼埃》,講述法國大革命期間的一段愛情故事。整個在湖面的舞台設計採用了達維特(Jacques-Louis David)講述法國革命家馬拉遇刺的油畫《馬拉之死》做為概念,發展出令人嘆為觀止的環境劇場。浮出水面巨型的馬拉頭像成為主舞台,就像是油畫裡泡在浴缸的馬拉屍體一樣,歌劇還沒上演前,就先造就一股戲劇張力。
由名畫《馬拉之死》所發展出來的喬達諾《安德萊‧謝尼埃》舞台設計(圖片來源:bregenzerfestspiele.com)
繼叫好又叫座的《安德萊‧謝尼埃》之後,布雷根茨音樂節已經宣布全新的2013年度製作將是莫札特的《魔笛》,這是繼1985年暌違了二十幾年之後重新製作這一齣歌劇,屆時恐怕又要用嶄新的舞台來改寫歷史,再造高峰。
參觀資訊
◎地點:奧地利布雷根茨
◎時間:每年七月~八月
◎住宿參考:www.bodensee-vorarlberg.com/
◎音樂節官方網站:www.bregenzerfestspiele.com/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