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行政學-整合時期

行政學-整合時期

行政學-整合時期
1.一般系統理論:
  貝特蘭菲(L. V. Bertalanffy)-區分封閉系統與開放系統第一人
  ◇平行論:埠能只侷限某一層次之研究,需將各層次整合、平行觀察。

  ◇開放與封閉系統:物理和機械系統為封閉系統,生物和社會系統為開放系統

                    ,行政組織為環境互動的開放系統。

2.系統層次理論:

  鮑丁

  ◇物理機械系統:

    (1)靜態的結構(又稱架構層次)

    (2)可預先測定之動態系統(又稱鐘錶裝置層次)

    (3)自動調整系統(又稱恆溫器層次)

  ◇生物系統:

    (1)開放系統(又稱細胞層次或自我維持系統)

    (2)遺傳社會層次(以植物為最佳代表性)

    (3)動物系統層次(其特性為流動性大、有自覺)

  ◇人類社會系統:

    (1)人類層次(人類即為一個完整的系統)

    (2)社會或人類組織系統(社會組織由人所組成)

    (3)行而上的系統(又稱超越性系統)
3. 社會係統理論:
(1). 帕森斯(Parsons)提出四種功能
◇A適應作用
◇G目標達成
◇I 整合
◇L模式維持: 一方面甄補新成員,另一方面使其社會化接受系統的特有模式
(2). 帕森斯(Parsons) 三個次級系統:
          策略次級系統: 適應作用、模式維持。 與外在環境的關係: 開放
協調次級系統: 適應作用、整合。       與外在環境的關係: 半開放、半封閉
技術次級系統:  目標達成。               與外在環境的關係: 封閉
4. 次級系統論: 卡斯特和羅森威(Kast & Rosenzweig) 分成5個次系統,
(1).結構次級系統 : 工作說明書、辦事細則
(2).技術次級系統
(3).心理社會次級系統: 組織氣候
(4).目標價值次級系統
(5).管理次級系統: 貫穿整個組織,主要作用是整合、協調、設計、 控制
5.環境系統理論
席爾(Sill),特定環境因素包括5個:
   (1). 顧客  (2).供應者 (3).競爭者 (4).技術 (5).政治社會因素
6.生態系統理論
(1). 制度不能生硬的移值 、水土不服 、橘逾淮為枳
(2). 高斯(Gaus) 第一位使用生態觀點研究行政學的學者
(3). 雷格斯(Riggs) ,《行政生態學》、行政生態理論集大成者。
雷格斯認為在稜柱型的行政模中,有異質性(指在同一個社會的同一時間、同一地區內,並存有許多不調和的現象)、重疊性、形式主義(指理論與實際的嚴重脫節,事實的與應該的之間有一大段距離)三大特色。
       鎔合(未開發—農業社會)---稜柱(開發中—過渡)---繞射(已開發—工業社會)
        雷格斯(Riggs) 認為稜柱社會在經濟體制上是市場食品店 、政治體制是鬥雞場 、行政體制是沙拉。
5.比較行政制度的類型
開發國家
(1). 開發國家的行政文化特質為,
  ◇理性主義
◇功績主義
  ◇相對主義
  ◇冒險主義
◇事實取向主義
◇行政中立主義
(2).根據黑第(Heady)從政治文化角度的劃分,將開發國家行政系統分類分為四類
   (A).古典行政系統:以法(國家行政學院)、德(基爾特)為代表。
   (B).公民文化的行政:以英、美為代表。英國文官制度的特色是貴族化;美國文官制度的特色有四點,民主化、分權化、政治化、專業化。(這四點有考過選擇題,問何者不是,所以還是背一下)
   (C).邁向現代化的行政:以日本為代表,高級文官具有「貴族化」、「學閥化」的傾向。
   (D).共產主義下的行政
  
開發中國家
(1). 開發中國家的行政文化特質為,
  ◇權威主義
◇ 家族主義
◇ 因緣主義
◇ 形式主義
◇ 人情主義
◇ 官運主義
◇ 通才主義:認為官大學問一定大
◇ 特權主義
  

6.權變理論: 費德勒(Fielder)
(1).組織及其管理並無唯一最佳法則 ,需視實際情形而定(要有彈性)。
(2). 理論內涵:
  ◇ 否定兩極論:組織應視為一個由封閉到開放的連續體
◇ 彈性運用
◇ 效率與效果並重
◇ 殊途同歸:條條大路通羅馬
    ◇ 管理的層次:將組織分成策略、協調、技術三層次,分別使用不同的管理及激勵方法

    ◇ 管理人員的職責:策略制定、組織設計、資訊系統設計、塑造影響力系統與領導、組織改善

    ◇「若…則」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