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科學家沈括的瑕疵和光環並舉
在北宋那個崇文讀經、吟詩填詞的主流時代,理科被視為末學,甚至被譏為奇技淫巧的旁門左道。在這樣的背景下,沈括(1031-1095)卻才學絕世,兼擅文理,是個文化、科技通人,一生從事的研究領域極為宏闊。《宋史》評價他說:“博學善文,於天文、方志、律曆、音樂、醫藥、卜算無所不通,皆有所論著。”
但是,沈括死後既沒人給他建碑,也沒人為他寫墓誌銘,就連他的生平傳記也僅僅附在《宋史•沈遘傳》之中。在科技領域獨步千古,作出重大貢獻的沈括,為什麼史家沒有單獨為他列傳?為什麼會才高名微,生前身後痛遭非議,寂寞身後呢?
北宋建立伊始就推行“不抑兼併”政策,放任地主、官僚階級肆無忌憚地兼併土地,卻享有不納賦稅的特權,致使農民起義頻仍;冗官冗兵眾多,官僚機構龐大臃腫;每年貢俸給遼和西夏大量的歲幣。嚴重的外患和各種交織的、尖銳的社會矛盾威脅著北宋王朝的統治根基,如此情況下,變法改革勢在必行。但當時朝廷在對待民生、解決危機的路線問題上卻產生了嚴重的分歧和尖銳的對立,以王安石為首的改革派堅決主張變法圖強,而以司馬光為首的保守派卻抱守祖宗之法,百般阻撓。兩派勢同水火,都想在朝廷上爭取更多的同盟,此時的百官僚屬無一例外地面臨著一個兩難選擇,要麼支援變法,要麼反對變法。
最終,王安石獲得神宗的信任與支援,改革之舉已是順流之勢,無人能擋。此時的沈括已在昭文館工作了好幾年,且與王安石交往甚密,甚至經常與之放言縱論時事,就富國、強兵、安民、定邦等重大社會政治問題交換意見,政見又驚人地一致,因此,沈括自然成了王安石的同盟。沈括不但在口頭上表態擁護,而且以自己卓越的才學和能吏的幹練本色不遺餘力地幫助王安石推行新法。
為推行新曆,沈括毅然決然地在司天監進行變法,罷免了六名墨守成規的舊曆官,將平民出身、實踐經驗豐富的盲人歷算家衛樸破格提拔,讓其領導改革曆法工作。在王安石的支援下,沈括歷時五年修成了“奉天歷”,新曆既符合天體運行的規律,也有利於農業生產實踐活動。
為推行王安石的“農田水利法”,西元1072年,沈括積極主持汴河的水利建設。汴河是從京都開封經淮河入運河,到達江南的唯一水上通道,戰略地位重要,但多年疏於治理,淤積嚴重,大大影響了流域內的農業灌溉和航運。沈括實測了汴河下游到淮河兩岸共840多里河段的地勢,採取分層築堰技術,用了四五年時間,造淤田1.7萬多頃,不僅讓農業得到發展,使人們感到變法的直接好處,而且使汴河再現了“過盡千帆,斜暉脈脈”的美麗景象。
為貫徹落實王安石的富國強兵法,沈括又研究了軍事學、物理學、數學、地理學等學科,完成了《邊州陣法》等重要軍事著作,並研究了熟鐵和鋼鐵的性能,改造了軍器,製造出“柔薄而韌”、“強弩射之不能入”的鐵甲。為研究軍需糧草的供應和部隊的調動,他還發明瞭“隙積術”、“會圓術”等數學運算方法。
熙寧八年(1075年),沈括出使遼國辦理邊界交涉事宜。在此之前,遼國曾擅自在兩國邊境歸屬有爭端的地區派駐官員,遼使蕭禧更是惡人先告狀,到東京要求宋廷確認黃嵬山(在今山西原平西南)一帶30里的地方屬於遼朝。宋神宗派去談判的大臣不了解那裏的地形,明知蕭禧提出的是無理要求,卻無法反駁他,雙方爭執了幾天都沒有結果,宋神宗只得另派沈括去談判。沈括首先收集了許多地理資料,並且叫隨從的官員們背熟。沈括一行來到遼國後,對遼方提出的問題對答如流且有憑有據。經過13天6輪的艱苦談判,沈括不辱使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遼國不得不放棄對北宋的領土要求。在南下歸途中,沈括又從國家戰略的高度出發,每經一地,就把沿途的民風習俗、地理形勢、關隘險要一一詳加記錄,繪成地圖,獻給朝廷。宋神宗認為沈括建有大功,遂拜他為翰林學士。王安石也因此對沈括相當倚重,委他為訪察使,又委為管理全國財政的最高長官權三司使,派他外出考察新法的執行情況以及效果如何。
不知沈括是性情懦弱,還是多思少言,不喜抗辯,他從不違上,甚至還順竿上樹,諂佞媚上,每每回京都是報喜不報憂,極盡攀附之能。變法裏面諸多不合理的事項,只要王安石決定要執行的,他無不極力附和。其實新法在執行中已經暴露出了它的弊端,並沒有達到“因天下之為,以生天下之財;取天下之財,以供天下之費”的目的,朝廷內外破壞和阻撓變法的勢力異常強大且相互勾結,致使新法貫徹不力,民間怨聲載道。如果沈括當時能夠如實彙報,及時地提醒王安石,那麼新法也就不會那麼快即廢止,大宋的歷史或許會駛向另一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