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Audi Q5 2.0 TFSI 動力操控篇

Audi Q5 2.0 TFSI 動力操控篇




先前我們到宜蘭參加Audi R8的試車時,我曾短暫地開過Audi Q7,當時Q7給我的印象是碩大體型但駕馭輕盈。而這一次所試駕的是Audi Q5,相信應該會有更加輕巧的駕駛感受,儘管Q5空車重仍達1740公斤,但對2.0 TFSI引擎(211匹馬力、35.7kgm扭力峰值)來說應能勝任愉快!

調整好坐姿,將S tronic變速箱排入D檔並踩下油門,Q5的起步表現仍舊保有Audi家族車款的特色,但比想像中要來得更加和緩,這不代表Q5起步無力,只是我們沒把油門踩深罷了!我反覆著在D檔位與S檔位變換著,老實說,若你是自己一個人要體驗些微的加速感受,排入S檔就沒錯了,延遲換檔所換來的較大推力儘管不利油耗,但樂趣加分。若您所擁有的Q5車型為3.0TDI車款,可調式車身動態系統的三種模式(自動Auto、舒適Comfort、跑車Dynamic),還能給你更多的操作空間。



至於車上有著心愛的另一半和兩個小寶貝時,乖乖排入D檔吧!和緩的加速換得舒適的乘坐感,若是長途旅行也能有較佳的油耗數據,想要享受換檔樂趣?方向盤後方的換檔小撥片能夠稍稍抒解你對駕駛樂趣的渴望,但是千萬別玩過了頭,從高轉速快速降檔會迫使引擎突然尖叫,明顯的頓挫也會影響乘坐感受。

山道上的表現呢?上坡時,35.7kgm扭力讓Q5毫不遲疑地往前衝,在面對一連串的彎道時,和行車穩定控制相關的電子配備(ASR、ESP)會同時作動,一般情況下Q5都能夠平穩且安全地通過每個彎道(即使是雨天);下坡時,排入低速檔並適當地踩下煞車,再刁鑽的髮夾慢速彎道,即使是女生也能夠輕易的轉動方向盤通過每個彎,而若面對極陡坡,也有陡坡緩降系統能將車速壓低在10km/h以內,讓你穩穩地完成下坡動作。

短暫的試車,我們沒有機會體驗Q5的越野性能,據聞Audi所賦予的越野能力能讓Q5能功課31°角的上坡,同時Q5的涉水高度也達驚人500mm,大家一定感到相當好奇對吧?沒問題,Audi已經為媒體安排了一場Q5的越野體驗,在活動過後我們也將為大家送上報導,屆時大家對於Q5的動力操控也將能有更進一步的瞭解。

TOP






記者:圖、文/hayabusa、整理/Ero @ 06/11/2009

現在大家都在談節能減碳,而且錢又很難賺,所以給人吃油兇印象的中大型SUV就越來越難生存,但是車廠似乎仍然不放棄SUV車型,只是把尺碼做小,讓它開起來像房車,但還是有比較好的實用性可以應付出遊的需求。不過,開著這部Q5,筆者真的不會去想到什麼實用不實用或休旅不休旅的...。

長高變帥的Avant跟幾個同級的小型SUV對手BMW X3、VOLVO XC 60、LANDROVER Freelander比起來,Q5跟它的房車弟兄們在外型上相似度實在很高,在照片上用手把輪胎下半部遮掉忽略車子距離地面那段高度的話,它幾乎就是部Avant旅行車型。家族的大面積梯形水箱罩跟A6的差別只在於直柵與橫柵,主動轉向式頭燈燈殼依然是長方形,只是內部燈組比較複雜。



比較有創意的部分應該是側面,除了下方的折線帶出比較立體而且厚實的形象外,仔細看上方的肩線,可不是從前面的頭燈一筆直直地劃到後面的尾燈喔,而是在前門處慢慢消失,再在後門處漸漸重新出現,這招淡出淡入的手法為的就是要營造在光線照射下的光影效果。



車尾的設計也很特別,後方面積幾乎為尾門所佔據而沒有左右二側,後保桿因而縮窄。別因為尾門很大一片擔心它不好開,因為不論前面的引擎蓋或後面的尾門都是用鋁合金材質,開關起來不會特別費力,如果還想要更輕鬆一點,還有電動啟閉的尾門可以選。



房車內裝格局車內的操作介面與房車幾乎如出一轍,中控台面向駕駛者角度也很明顯。這次試駕的Q5上面沒有MMI,但排檔桿座上倒是多了引擎啟動/熄火按鈕,只是有趣的是,在感應式鑰匙插入插槽之後長按住鑰匙幾秒就可以啟動或熄火引擎,平常好像用不到這顆銀色按鈕。



車內的規劃到後座之前都跟房車沒什麼差別,舒適性配備也都不缺,像是三區恆溫空調啦,多向電動調整座椅附記憶功能什麼的,頭上的全景電動天窗面積還超大,也為怕曬到太陽的後座乘客準備了手動後窗遮陽簾。這些都讓人不感到自己是置身於一部SUV中,只有在下車時腳跨下門檻發現不像房車那麼好下車才會驚覺吧。



剛才提過了小型SUV什麼都像房車,但就是多了比較好用的行李空間。Q5的分離可倒後座椅背只要壓一下撥桿(從後座或是行李廂都可以)就可以輕鬆向前翻倒,放倒後所形成的行李空間相當平整,不過椅背與行李廂地板間的銜接仍有一段落差,是有點扣分的地方,不然開累的時候還能拿來當車床呢。行李廂內有滑軌系統及伸縮桿、固定帶、固定環這些物品固定配件組,加上後座椅本身可做10公分的前後調整,行李空間的運用相當靈活。



七速S Tronic自手排帶出2.0 TFSI犀利動力反應繼上個月與在A6上這具2.0 TFSI渦輪引擎首次相見歡之後,這次在Q5上是第二次與它相遇。不過,引擎雖是同一顆,裡面動力輸出設定可是大不同,A6是很保守客氣的170匹馬力,Q5則拉高到211匹,難怪明明重達1.7噸,起步卻輕快的超乎預期,而且扭力的湧現也從更低轉速就開始,油門輕踏轉速就很快拉昇,帶出豐沛的加速力道,比起重視平順感的A6硬是凶悍了好幾分,這顆2.0TFSI的潛力真是高。



與2.0 TFSI搭配的,是S tronic七速自手排雙離合器變速箱,雖然不知為何需要搭載在這部小型SUV上,不過在路上跑時還是能感覺到它的好處,筆者在內湖接南港快速道路上輕含不到1/3油門轉速三千轉帶著Q5以120km/h奔馳,油門略採深些加速力道就迫不及待呼之欲出。相當靈敏的油門反應代表駕駛者的控制要夠細膩,不然有時它也會有點脾氣的無端降檔造成明顯頓挫。

車高不是距離前面說過除了車身高,Q5基本上與房車無異,這話表現在操控上更是貼切。前五連桿、後梯形連桿的懸吊設計都與AUDI房車相同,幾乎都是道路行駛考量的設定,說它車身高但高速過彎時ESP與Quattro四驅系統的控制提供了極佳的循跡能力,懸吊設定又夠硬,側傾程度很小,相較於筆者幾個月前試駕過的XC60過彎能力明顯高出一籌,但舒適性則沒有什麼犧牲。



速度感應式方向盤效果也很明顯,車速越高就越為重手,避免駕駛操作失誤有多餘轉動角度而影響車身動態。有一點要讓人小抱怨的就是它的後視鏡位置,雖然鏡面面積大對後方視野有益,但卻也與A柱一起遮檔了不少前方視野,對於身材較小的駕駛尤其如此。



結語由於市場潮流所趨,不少中大型運動休旅車多半是為道路行駛所設計,只是礙於情面與形象還是得強調幾聲自己在越野方面的能力。小型運動休旅車似乎就沒有這麼遮遮掩掩,直接宣告一般道路才是它的故鄉。Q5明明是比A6還要重的SUV,車廠卻賦予它比A6還要強猛的動力輸出設定與道路取向的紮實底盤,讓它有很好的道路運動能力。

筆者曾經聽AUDI的業務說過,當初Q7上市的時候,吸引到經銷展示間看車的多半不是開其他廠牌休旅車型車主,而是A6老車主想要升級換車,結果選Q7而棄A8的還不在少數。按這個道理來推演,Q5就是為A4、A3的車主所生,原來SUV不但沒有因為所謂環保節能云云而從車壇撤退,反而轉進搶攻房車市場,而且還就這次的試駕經驗筆者也覺得頗有勝算,真是令人茅塞頓開啊!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