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父未熄菸蒂引火燒死女兒 判1年

父未熄菸蒂引火燒死女兒 判1年

99年12月6日,新北市國二女生胡姓少女過敏請假在家,卻因住處失火慘死,檢方依火災鑑定報告認定,少女父親胡某未熄滅菸蒂才釀災,起訴他過失致死及公共危險官司,但建議緩刑,胡父在台北地院應訊時翻供,法院判他1年。
  法院認定,胡某平時有抽菸習慣,當天在客廳沒捻熄菸蒂就外出,致家中火災,14歲胡姓少女不幸罹難。
  火災鑑識人員查出有人把沒捻熄菸蒂,留在沙發附近的垃圾桶,檢方認定兇手是傷心的胡父,他也認罪,但考量他喪女之痛,建議法院緩刑。
  目擊證人說起火原因應該是冷氣機,且胡父到法院也否認過失,但法院仍採信消防局專業鑑定報告,決定判1年。

法律教室:

因煙蒂未熄滅而引起大火其被告為實質危險犯,也就是失火的行為產生房屋燒毀的結果。其雖因過失導致房屋失火而燒毀,因此由刑法第173條第二項燒毀現有人之所在之建築,失火罪中燒毀為成立此罪名的必要要件。因此被告成立失火罪的過失犯,但失火罪中是否為過失並不影響罪名的成立。

過失致死罪責行為人之過失行為與被害人的死亡結果間,須有相當的因果關係。對此,最高法院判例曾表示:「刑法上之過失,其過失行為與結果間,在客觀上有相當因果關係始得成立。所謂相當因果關係,係指依經驗法則,綜合行為當時所存在之一切事實,為客觀之事後審查,認為在一般情況下,有此環境、有此行為之同一條件,均可發生同一結果者,則該條件即為發生結果之相當條件,行為與結果即有相當之因果關係。反之,若在一般情況下,有此同一條件存在,而依客觀之審查,認為不必皆發生此結果者,則該條件與結果並不相當,不過為偶然之事實而已,其行為與結果間即無相當因果關係。」

在本案中房屋大火造成胡女不幸身亡是為刑法第276條過失致死罪,被害的一個行為侵害兩個法益:生命法益及財產法益(燒毀的公寓),此為法律上的想像競合應當從一重處斷,刑罰中應論以過失致死罪。


來源:聯晟法網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