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花蓮/佐倉步道山海之間 飽覽花東好風光

花蓮/佐倉步道山海之間 飽覽花東好風光

【聯合報/記者江詩筑/報導】 

步道達人帶路解說/紀有亭(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育樂課長)


水泥圓形大拱門,是當年載送水泥的歷史遺跡。(記者江詩筑/攝影)

佐倉步道位在花蓮市國福里,步道沿著砂婆礑山向上爬升,自海拔70公尺至495公尺,全長3950公尺。背山面海向下俯瞰,可遠眺太平洋、美崙山、七星潭,還能欣賞花蓮市街景,美不勝收。
  
當年載運水泥 現成健身步道


平緩的步道以碎石鋪成。(記者江詩筑/攝影)

佐倉步道的前身是台灣水泥公司晶山礦區內的產業道路,民國85年停止開採後,林務局在民國92年接手管理。由於佐倉步道距離花蓮市車程僅10分鐘,加上地理位置極好,挑戰難度低,成了附近居民清晨或是傍晚運動的好地方,紀有亭說,尤其假日早上,步道比菜市場還熱鬧呢。

佐倉步道入口處可以看到昔日台泥礦場辦公室,林務局為讓旅客「方便」,將辦公室改建成公廁。另外,入口處旁邊則有六個水泥圓形大拱門,「這就是礦石裝卸場,載運礦石的砂石車會停在拱門底下,等待載送水泥的纜車將石灰岩傾倒下來」,現在成了歷史遺跡。


步道地質以以石灰岩為主,遇雨水後會溶出碳酸鈣。。(記者江詩筑/攝影)

水泥與碎石路 路旁有咬人狗


步道上有精緻的木造涼亭供休憩。(記者江詩筑/攝影)

「步道本是產業道路,坡度較陡的是水泥鋪成,較和緩部分則鋪上碎石子。」紀有亭說,步道沿路截水道與集水道交錯布置,截水道可以引導水流到山溝宣洩,保護植被及地表不讓雨水大量直接沖蝕。

紀有亭擔任花蓮觀光大使多年,10年前即從事生態導覽解說員,對東部的生態環境相當熟悉。沿著佐倉步道,他指著掉在步道上的落葉說「這是咬人狗」,他笑說,民眾應注意不要隨便用手撿拾葉片,免得遭植物「咬傷」。若不慎碰到,會稍有刺痛感,約1小時就會恢復,毋須擔心。

每年5、6月 光臘樹爬獨角仙


步道上常見人面蜘蛛、水鴨腳秋海棠。(記者江詩筑/攝影)

佐倉步道前段約1公里左右,坡度較和緩,之後開始爬升,沿路不時可以欣賞寬尾鳳蝶、人面蜘蛛、水鴨腳秋海棠、筆筒樹、台灣桫欏等動植物。紀有亭說,走到步道頂時,有許多棵光臘樹聳立路旁,「每到5、6月時,光臘樹上會爬滿獨角仙等甲蟲,非常壯觀」。

「聽!山頂有小孩的哭聲」,紀有亭說,那就是山羌的叫聲,佐倉步道前身雖是產業道路,但經過復育,沿線幾乎都是原生種,還有台灣獼猴常常跑下來與遊客嬉戲,他提醒民眾,為了生態平衡,切勿餵食,「不然猴子就要跟著你回家啦!」

步道講古/茄苳腳 撒奇萊雅族故鄉

日治時期砂婆礑山腳邊(今花蓮市國福里)種了許多茄苳樹,漢人稱為茄苳腳,這裡也是原住民撒奇萊雅族的居住地,原住民稱「Sakul」撒固兒部落,日本人則根據發音,將這一帶取名為「佐倉」。

佐倉步道旁還有今年3月啟用的撒固兒步道,這邊曾是撒奇萊雅族的原居住地,人數最多時曾有1千多戶住在佐倉,後來因受到美崙溪水患的影響,陸續遷移,目前剩約20戶左右。

砂婆礑山的地質以石灰岩及大理石岩為主,光復後成了台灣水泥公司的礦區,佐倉步道就是台泥公司過去開墾礦區的產業道路,沿線可看到當時留下來的礦區辦公室、明隧道、還有裝卸場等設施。

旅遊資訊

南下:由花蓮市沿中山路往西行,經國福大橋至路底右彎,約200公尺至國福6-1號民宅依標示牌左彎,500公尺抵步道入口停車場。

北上:北上走台九線,於南華橋轉台九丙線至花蓮市中山路往西行,經國福大橋至路底右彎,約200公尺至國福6-1號民宅依標示牌左彎,500公尺抵步道入口停車場。

附近景點:美崙山公園、松園別館

電話:              03-832-5141      花蓮觀光局轉育樂課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