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最殘忍的殉葬 周幽王墓中百名女子生殉
殉葬是一種古老的習俗。早在原始社會,人們便習慣於把隨身使用的工具、武器以及生前喜愛的日用品和死者埋葬在一起。到了奴隸社會,奴隸作為會說話的工具,也被殺死或活埋,用來殉葬,讓他們在"陰間"繼續為主人效力。當時用奴隸殉葬已成為一種制度,從對殷墟墓葬的發掘情況來看,人殉的數目少的幾十,多的上千。
進入階級社會以後,婦女淪為貴族男子的玩物與附庸,在殉葬者中,婦女占有相當大的比例。商代蔔辭中就有專門殺祭殺殉女奴的記載。當然,殉葬者的身份並非全部是奴隸,也有墓主的妻妾和家臣。
到了春秋時期,奴隸制瀕於崩潰,人殉的作法開始引起非議。公元前621年,秦穆公死後用177人殉葬,其中包括三名才能出眾、孚有眾望的良士。國人因此作《黃鳥》詩以表示對死者的哀悼和對暴君的憎恨。這時在各諸侯國,婦女作為主人婢妾生殉的惡俗也逐漸受到摒棄。齊大夫陳子車死後,妻子和總管商定用人殉葬。子車的弟弟子亢卻對他們說:"如果哥哥在陰間需人侍候的話,沒有比他的妻子和總管更合適的了,這件事要不就算了,如果一定要堅持,我就準備用你們二位生殉。"子車的妻子與總管只好同意取消生殉婢妾的打算。
春秋之後,人殉的作法已不多見,基本上改用木制或泥制人形偶像殉葬。戰國時的秦國就曾在獻公元年(公元前384年)正式下令廢止人殉。但是到了公元前221年秦統一六國後,卻再次發生了大規模駭人聽聞的生殉事件。
秦始皇生前為祈求長生不老,曾派人率數千童男童女出海求仙。同時,還用十來年的時間,動用數十萬人修建規模巨大的陵墓,即酈山始皇墓。秦始皇死後,秦二世正式宣布後宮婦女全部殉葬。這次殉葬的宮女和被害工匠人數,竟多到"計以萬數"。
秦王朝的一系列暴政激起了人民強烈的反抗,秦末農民戰爭不但推翻了秦王朝,而且教訓了新王朝的統治者。威名顯赫的漢武帝死後,雖然殉葬了大批金銀財物、鳥獸魚鱉、牛馬虎豹,但他的幾千名妃妾宮女畢竟全部保住了性命。隨著人民的反抗和社會的進步,從漢朝到元朝,除邊遠少數民族地區以外,強制婦女殉葬作為一種制度,已不復存在。
到了明朝,盡管社會經濟和科學文化得到了長足發展,但以婦女殉葬的作法,卻一度死灰復燃。朱無璋在世時即首開惡例。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他的次子秦王朱 死後,以兩名王妃殉葬。朱元璋本人死後,共有46名妃嬪、宮女陪葬孝陵,其中十幾名侍寢宮女全部生殉。1424年明成祖死後,殉葬宮妃多達三十余人。此後的仁宗、宣宗也各以五妃、十妃殉葬。除皇帝外,諸王也間或用人殉葬。最突出的例子是正統四年(1439年),周王朱有 死後,因周生前曾上奏折表示身後務從儉約,以省民力,故明英宗特命"妃夫人以下不必從死,年少有父母者遣歸"。誰料未等聖旨傳到,王妃鞏氏和施氏等六夫人已同日自絕殉身。直到天順八年(1464年)正月,英宗病危時下遺詔表示"用人殉葬,吾不忍也,此事宜自我止,後世勿復為",才算最終廢止了宮妃殉葬制度。
《朝鮮李朝世宗實錄》有一段記載為我們再現了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成祖死後逼殉宮女的悲慘情景:"帝崩,宮人殉葬者三十余人。當死之日,皆餉之於庭,餉輟,俱引升堂,哭聲震殿閣。堂上置木小床,使立其上,掛繩圍於其上,以頭納其中,遂去其床,皆雉頸而死。"其中有個朝鮮選獻的韓妃,臨終時對守候在身邊的乳母金黑連呼"娘,吾去!娘,吾去!"話聲未落,便被太監踢開木床,一命嗚呼,真是慘絕人寰!
17世紀代明而起的滿洲貴族入關前仍實行人祭、人殉制。清朝攝政王多爾袞的生母大妃納喇氏,就是在1626年清太祖努爾哈赤死後與另外兩名庶妃一起被逼殉而死去的。但入關統治全國後,這種做法即被廢除。嚴格地說,自明英宗以後中國就不再有帝王用妃妾殉葬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