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之死 | 子路怎麼死的
子路之死【聯合報╱楊照】
子路「結纓而死」
子路的死亡是很戲劇性的。這件事被記載於《左傳.哀公十五年》,衛國之亂,太子蒯聵出亡後又回到衛國時發生的。他有個外甥名叫孔悝,統領一座城,蒯聵為了建立自己的勢力,想尋求他外甥的協助,但對方不肯,怕得罪國君,蒯聵竟然直接挾持了他。當時子路是孔悝的朝臣,而在衛國的朝廷裡還有孔子的另一名學生子羔。子羔眼看狀況不對,就逃離了衛,要到陳國去,剛好碰到了要從陳國回衛國的子路,子羔就警告子路:衛國情況很危險,不能再進去了,子路卻覺得自己當人家的家臣,沒有怕死的道理,所以還是回返衛國。
當然他就遇到了蒯聵。子路質問蒯聵,為什麼挾持孔悝?還威脅蒯聵,如果蒯聵敢殺了他的主人,他會馬上找人繼承孔悝,並且不會和蒯聵結盟。除此之外,子路還宣稱蒯聵是個膽小鬼。蒯聵是怕了,但是他採取的方式,不是釋放孔悝,而是派遣石乞和盂黶去擊殺子路,這兩人也因為這件事留名歷史。
《左傳》用「以戈擊之」記錄這個武打場面,子路顯然不敵。《左傳》記載,子路的帽纓斷了,於是子路說:「君子死,冠不免。」死前最後一刻竟然是把帽子戴好,「結纓而死」。這畫面很重要,可以連結到前面的歷史,因為這不是子路第一次和蒯聵起衝突。
蒯聵之前出亡,是因為他父親衛靈公有個寵妾名叫「南子」,一個大美女,她和英俊的宋子朝發生了婚外情,搞得全國上下都知道,只有衛靈公或是被蒙在鼓裡,或是不在乎。蒯聵想替爸爸報戴綠帽的仇,想殺了南子,行動卻失敗了,只能出亡。
南子在《論語》也出現過,「子見南子,子路不說」,為什麼發生這件事?孔子當時來到衛靈公的朝廷,因為名氣太大,朝廷翻雲覆雨的大美女也想見他。
孔子去了,子路非常不高興,很明白地和老師說:你不是說過,「未見好德如好色者」?喔,那去見大美女幹嘛?如果孔子不是因為女色誘惑而去見南子的話,就表示南子左右衛國的朝政,所以孔子要透過她謀得權位?孔子的大弟子子路,如此明白地讓老師知道「我不爽」。孔子只好說:「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如果真的這樣,實在會遭天打雷劈。孔子的說法是,我既然是衛國的客人,這國家的女主人堅持見我,我沒有不去的道理。我去見她,中間有著帷幕,談了兩句我就退出了;你雖然討厭南子,但是這樣的見面過程中,沒有不合禮的地方吧。
漂亮得不得了的志願
在〈先進篇第十一〉裡頭,最重要的是曾點說的:「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漂亮得不得了的志願,更重要的,漂亮得不得了的語言。因此孔子說:「吾與點也。」但別忘了,這裡還有三個人,孔子一問完話,子路就馬上回答了,他的志氣很大很清楚。他說,千乘之國,夾在大國之間,戰爭戰亂饑荒,如果有國君信任我,不需三年時間,我就可以讓他的人民知道什麼是勇氣,不用怕大國,不用怕困阨,而且最重要的是「且知方也」,要有勇有謀,不是亂搞的。他說完,接了四個很有意思的字:「夫子哂之」,孔子笑他又來這套。
另外有一段在〈公冶長篇〉。子曰:「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從我者其由與。」孔子經常感慨,道不行就算了,不用繼續留在這地方,寧可漂流海上;若有這麼一天,大概只有一個人會跟我,就是子路。這段紀錄到了後面十分鮮活,子路「聞之喜」,有人和他說,老師不要玩了,想離開,應該只有你會跟。聞之喜,不是驕傲夫子最看重他,而是高興孔子最明白他,他是個絕對會對孔子不離不棄的人呀!如果要弟子自由去發展,有個人卻一定打死不會走,那個人就是子路。但孔子還是要虧一下他,子曰:「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他說,你真的比我還勇敢,但你別急你別慌,別真的去紮木筏要跟我走,我只是打個比方罷了。如此簡短的對話就能看出子路有多性急,也可以知道孔子有特別的幽默感。
孔子失禮痛哭
回到《左傳.哀公十五年》。這時子路幾歲?子路只小孔子九歲。那年孔子七十二歲,子路也是個六十幾歲的老者了,卻到老還那麼衝動。《左傳》後面補了一小段孔子聞衛亂的反應。他看子羔回來了,臉色都發白,因為深知子羔不是貪生怕死的人,若他都回來了,表示衛國的情勢真的很糟。「柴也其來,由也死矣。」子路就真的死了。
《禮記.檀弓篇》提到孔子哭子路於中庭,《禮記》為何要提及這段?因為孔子失禮,而且他不可能不知道這是失禮的,他在大庭廣眾下這樣哭泣,是真悲傷。一個一輩子相信禮並且內化禮的人,卻到七十二歲還沒辦法控制自己的悲傷。
陸續有人來弔喪子路,「夫子拜之」,這是多麼失禮呀!說句不客氣的話,這跟我們現在在殯儀館看見長輩為晚輩答禮一樣。但也是這麼寥寥幾句,寫出了孔子的真性情。孔子怎麼會是一個無聊方正的人呢?孔子難道不知道自己正做出違背一輩子理想的事情?但孔子和子路的關係早已超越「禮」在他心中所承載的。他的「不逾矩」,還是有限度的,遇到最悲慟的事,他也無法再守禮了,他非得如此失禮,才能表現對子路之死的衝擊。「既哭,進使者而問故。
使者曰:『醢之矣。』遂命覆醢。」情緒發洩完,他才有辦法問詳細的情況。
孔子大失禮痛哭之後,才有辦法回神見傳消息的人,問子路死時的來龍去脈。
子路「醢之矣」,被切成肉醬,多慘呀,孔子之後再也不吃肉醬了。子路六十三歲,只因為一件不關他的事而死。為什麼這兩個人要殺他?他都是個六十三歲的老人了,如果換成一個年輕氣盛的人選擇這樣做,意義是完全不同的。
從這件事以及其他最清楚最可信的傳記資料來看,我們能夠知道孔子一生最大的成就、最大的快樂,以及最大的悲哀都和他的弟子有關;他的生命,和弟子連結在一起。
(本文選自即將於聯經出版的《論語.中英文對照本》別冊:楊照著〈重新認識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