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老火車站
台中大肚追分車站
建於1922年,但有別於同時期的海線木造車站,各位看左側屋頂是直的,而非斜的,其他的部份就很相似。由於名字的關係,大家搶著買這裡的車票,讓台鐵不用開火車就莫名其妙的賺了大把的鈔票。這個車站也是我看過幾個木造車站中,整理得最為舒適的地方,可見站長有用心經營,不是整天躲在裡面睡覺。
台中車站
臺中原名大墩街,1896年改稱臺中,1905年5月15日臺中驛始業,1906年2月開始興建單層木造站房,1907年完工。1908年縱貫線通車,當時的台灣總督府在台中火車站舉行火車博覽會。目前的建築本體為1908年開始改建,由鐵道部工務課營繕掛設計,1917年3月落成,磚造,銅板屋頂,面積132坪,屬西方後期文藝復興時期建築式樣;1949年增建左側部份;1995年4月被內政部列為國家二級古蹟。
車站建築本體以赭紅色磚塊為主,搭配白色洗石子鑲間環帶,正面中央之屋頂為山牆式,上面有華麗的裝飾,山牆兩邊各有紅白相間裝飾之方形雙柱。二樓立面為連續弧拱窗。屋頂窄而斜,兩側的角塔使屋頂不致於太單調。最大的特色是其具有藝術氣息的尖型鐘塔。
台中清水車站
與造橋、橋頭、銅鑼、二水等車站同一型式,舊車站因1935年台中州大地震震垮,1936年重建完工,屬「四方迴廊」的古典建築。
台中大甲日南車站
台鐵甲種簡易站。由於當年山線鐵路太徒,不好走,故加蓋海線,較平緩,日南、新埔、大山、談文四站均位於海線上,為台鐵僅存的少數木造車站之一,全部於1922年建成,長得都一模一樣,只有談文車站跟其他車站左右巔倒。
苗栗新埔車站
台鐵甲種簡易站。由於當年山線鐵路太徒,不好走,故加蓋海線,較平緩,日南、新埔、大山、談文四站均位於海線上,亦為台鐵僅存的少數木造車站,全部於1922年建成,長得都一模一樣,只有談文跟其他的車站左右巔倒。本站前面不遠處便是海,相當有趣,進入村子的路非常狹小,會車有時不易。請小心駕駛。
苗栗大山車站
台鐵甲種簡易站。由於當年山線鐵路太徒,不好走,故加蓋海線,較平緩,日南、新埔、大山、談文四站均位於海線上,亦為台鐵僅存的少數木造車站,全部於1922年建成,長得都一模一樣,只有談文跟其他的車站左右巔倒。
苗栗談文車站
台鐵甲種簡易站。由於當年山線鐵路太徒,不好走,故加蓋海線,較平緩,日南、新埔、大山、談文四站均位於海線上,亦為台鐵僅存的少數木造車站,全部於1922年建成,長得都一模一樣,只有談文跟其他的車站左右巔倒。由於車站位置的關係,前面低於路面,又蓋了遮雨棚遮住,靠鐵路這邊又種滿了樹,所以就只好以這個角度來拍囉!
苗栗勝興車站
早期站名「十六份信號場」,昭和5年改為十六份驛,民國47年正名為勝興,海拔402公尺,有「台灣鐵路最高點」的紀錄,民國87年9月23日停駛,被「新山線」取代,現列為縣定三級古蹟。勝興車站最特殊的地方在於,列車需爬上千分之26的陡坡才能抵達本站,因舊山線是單軌路線,即使高級列車,往往也需在這個三等車站等候會車。
新竹香山車站
建於1927年,位於縱貫線上,雖然比海線木造站房大些,但是看起來較單調。與保安、北門類似。
新竹車站
新竹原名竹塹,新竹車站始建於1893年,清朝台灣巡撫劉銘傳,興建台北到新竹這段鐵路。目前的新竹車站為磚造,由日人松口崎萬長設計,落成於1913年,是台灣西部縱貫線上現存車站中最具歷史的。
新竹車站屬台灣近代(從1910年開始)盛行的巴洛克式建築,高聳的平板瓦屋頂具有幾何構成的和諧感,四面皆有時鐘的鐘塔為其最大特色。原站體只有103坪,後來陸續增建了左右兩邊平房式的洋樓(1928年增築事務室及1949年戰後修建)。
由老照片看來,新竹車站的右側應該還有一層屋頂,但現在已經拆除,變成目前加蓋的樣子。
新竹車站目前為三級古蹟。
新北投車站
建於1937年,為服務至溫泉區的遊客,由北投站分出。此站整體以檜木為建材,屋頂有八個氣窗,是典型的東西混合式建築。本站屬終端式車站,與軌道呈直角,旅客由車站正面出入。1988年,因捷運興建,淡水線停駛,1989年台北市政府捐贈彰化台灣民俗村,本圖即攝於台灣民俗村內。
台北平溪菁桐車站
這裡以前叫菁桐坑,菁桐車站建於1929年,是台鐵平溪線的最後一站,由於這條路線早期都是運煤的,所經之地皆為山路,要開車到達,相當地累,菁桐曾經繁華過一時,有條老街,可能就是站前的這條吧!現在已經沒落了。菁桐車站站房還保持得相當好,形式與談文車站類似,前門靠左,與其他車站(靠右)巔倒。日治時期到底前門靠左的車站有幾間?說不定比靠右的車站還多也難講。
來到這裡,可以享受一個寧靜的空間,古老的氣氛,讓人有如回到過去,心思頓時沉澱了下來,腳步也慢了許多。
基隆七堵車站
七堵站於明治30年8月11日開始營運(1897年),站房建於1912年,原為三等站。1966年升等為二等站,隸屬基隆運務段管轄。1967年2月,配合七堵調車場興建,新建七堵後站,為一棟三層水泥建築物。站前有高樓擋住視線,路為單行道,車行相當快,感覺有點危險。
[table=98%][tr][td]屏東竹田車站
竹田車站是台鐵現存的18座木造車站之一,原本要拆除,經地方人士極力爭取,才能保存下來,經過整理之後,變成一個炙手可熱的觀光景點,文化經營,台鐵總是後知後覺。車站旁邊有一個日本醫生捐書的圖書館,及一個藝術家進駐的倉庫,去墾丁不妨順路進來看一下。
高雄市三塊厝車站
三塊厝車站位於熱鬧的三鳳中街(南北貨市場)後面的高雄臨港線上,建於日據時期,1908年2月1日開始營業,1962年起專辦貨運,1986年廢站,站房相對於其他車站顯得很小,但是變化卻較多,相當可愛,目前被當做鐵路材料的倉庫。
高雄旗山車站
站長現在住在旗山,為了保存旗山車站,站長被歸類為文化流氓,有關旗山車站的詳細內容請看
size=12px]高雄橋頭車站
與清水、銅鑼、二水等車站同一型式
台南仁德保安車站
就是這間車站,裡面沒有供奉神明,但是她所賣的車票是用來保平安的,不是拿來坐火車的?!此站是台鐵目前所有站房中最古老的(1910年),而且是木造的,保存得相當完整,要找尋台灣的味道,請到此一遊。
台南林鳳營車站
走台一線省道往南,過新營後,看到往林鳳營牌子,向左前直走,就可以到車站。林鳳營火車站建於1943年。站房建於高台上,洗石子基座。四週環境相當乾淨,站前不遠處小圓環樹下常有老人下棋,實在是太悠閒了。
台南後壁車站
後壁鄉後壁車站建於1943年,是我所見過廣場:站房最大的,站在車站前,很難想像這麼大的廣場竟然配合這麼小小一個站房,感覺很有氣勢。
台南後壁鄉烏樹林車站
廿年前是什麼樣子?來這裡看一看就知道了,廿年前烏樹林糖廠便不製糖了,廠區一直荒廢到現在,在有心人士的推動之下,終於重整後重見天日,並有五分仔車復駛,全票100元,可以看到台糖在這裡種了不少沒聽過的樹。車站站房保持得相當良好,整理過後看不出來有數十年的歷史,磚造的月台相當可愛,聽說是台灣唯一還保存著的。這裡有不少奇怪的火車,像左方這輛,看起來像車廂,但是本身卻又會跑,是碩果僅存的勝利號。更遠處有兩截更小的車子,也能自己跑,不必車頭拉,是所謂的『大人車』,就是以前長官巡視時的座車。到現在都還能跑說,真是太神奇了。
嘉義水上鄉南靖車站
南靖車站建於1942年,以水泥建造,正門向內縮,右邊廁所的造形與站房搭配,相當有趣。走台一線從台南過八掌溪進入嘉義,左邊可以看到大煙囪(南靖糖廠),右邊就是南靖車站了。她是嘉義縱貫鐵路唯一還保存原貌的車站,車站內陳設亦頗可觀。
嘉義六腳鄉蒜頭車站
蒜頭糖廠火車站為台糖的重要史蹟,始建於民國前六年,2001年被選為全國百大歷史建築,現已不製糖,全運到附近的南靖糖廠處理,此站改為火車載貨調配室,糖廠正在興建庶埕文化館,運輸課辦公室也將建為糖業文化館。
嘉義市舊北門車站
舊北門車站位於嘉義市文化局斜對面,與新北門車站並列鐵路兩側,為台灣紅檜木造日式建築,阿里山鐵路於西元1906年由藤田組規劃興工,1912年通車,本站在通車前興建完成。民國63年3月新站興建後,即轉為車廂檢修人員之辦公室。1998年4月30日嘉義市政府將她列為市定古蹟,但5月便發生大火,同年11月修建完畢,歸嘉義市文化局管理,目前規劃設計相當完善,內部陳列鐵道相關物品,前庭廣場有舞台可供表演,左側尚有舊一排舊鐵路宿舍,大人來此回憶昔日的風采,小朋友也可以在右邊的小型遊樂場玩得不亦樂乎。
阿里山是世界著名的高山鐵路,早年阿里山公路未開通前,阿里山鐵路一票難求,很多人為了搶座位,都從窗戶爬進去佔位子,如此盛況實在令人難以想像。公路開通後,鐵路經營成本較高,加上屢遭天災重創,營運日益艱難。
地址/嘉義市共和路482號
嘉義阿里山線竹崎車站
阿里山高山鐵路竹崎車站海拔127公尺,是全線僅存、最完整的阿里山檜木建築,於民國元年鐵路興建時建造,與舊北門車站屬於同一時期建物,車站為平房式主體,往上翹的屋簷是其特色,還有一個專門用來掉頭的三角轉向設計。從嘉義站到竹崎站共14.2公里都屬於平地鐵路,以後就進入高山鐵路,以前蒸氣火車時代,18頓級火車頭開至此地換28噸級火車頭上山。
阿里山公路未開通前,竹崎站是民眾進出及購物的要站,民國71年阿里山公路(台18線)通車後,鐵路運輸才開始走下坡。
嘉義阿里山線奮起湖車站
奮起湖是阿里山鐵路的中點站,以前只有鐵路時,從嘉義到這裡剛好中午吃飯時間,所以以前人潮鼎沸,商機無窮......;但是後來公路開通後,生意一落千丈,近年因老街營造成功,又恢復往日的熱鬧景象,居民們非常珍惜目前的成果,對熱心貢獻心力的文史工作者非常敬重,如麥老師(從高雄移居奮起湖)。現在只要到奮起湖隨便抓個人問麥老師,沒有人不知道的。不過希望他不要賣盜版的紙模型(如果他還有在賣的話)。
奮起湖車站現在已經改為水泥建造,但是旁邊的車庫則仍帶古味,尤其車庫中兩台老火車,見證了阿里山鐵路的歷史,是旅客不能錯過的景點。
南投集集車站
最早的集集車站只是一個簡陋的木板車站,當時決定興建集集線鐵路,是台灣電力株式會社(台灣電力公司前身)為了運送材料到日月潭興建水力發電廠,另外尚有砍伐丹大山區的高級林材之用途。1919年動工,興建二水經集集、水里、車埕到大觀的集集鐵路支線,1922年1月15日完工通車。日月潭水庫完工之後,拆除車埕至大觀段,車埕成為集集線終點站。日據時期集集鎮是台中州新高郡的行政中心,集集因集集線成為附近地區的交通門戶,附近居民、農產品多經由此進出、轉運至外地,舊的木板車站在1930年被拆除重建成純繪木的美麗小站。
可惜,好景不常,政府後來加強公路建設,鄉鎮人口不斷外流,集集線的客運和貨運量逐年減少而虧損連連。台灣鐵路管理局原本想廢除集集線,幸虧地方人士反對而保留下來,1996年8月3日改由集集鎮公所經營,因保存良好,沿線風景秀麗,不少媒體均來此地取景,成為今日的觀光重鎮,可惜毀於1999.9.21大地震。後來經過大家的努力,於2002年2月7日完工啟用。
集集鎮公所的網頁資料中,車站是建於1933年。但是東海大學建築研究所的碩士論文(陳登欽著,1988)則記載為1927年。
清朝時期
臺灣鐵路創建於遜清光緒十三年 (1887年)為巡撫劉銘傳所倡導,劉氏為眼光遠大,才識兼備之軍事政治家,時適清廷守舊,大力反對興築鐵路,淞滬鐵路正遭拆毀之際,洞察鐵路對國防、政治、經濟、文化之重要,迭次奏請清廷,並獲直隸總督李鴻章保舉贊成,始奉准興築。
劉氏於光緒十三年五月在台北設立臺灣鐵路局,派員赴南洋招募商股,並延聘德人墨爾漢為工程監督,英人馬利遜為總工程司,先自台北至基隆勘測路線計 28.6公里,同年六月在台北大稻埕開工,歷經艱辛,於光緒十七年竣工。
劉氏並在光緒十四年展築台北經桃園街、中壢、大湖口,以迄新竹路線計 78.1公里,克服了種種困難,卒於光緒十九年竣工,全部工期合計六年五個月,用銀129萬餘兩。
劉氏原擬繼續向南展築至台南,未幾因病辭職,繼任巡撫邵友濂鑑於建築工程浩大,籌款困難,奉准清廷停工,路線遂建至新竹而終止。
日據時期
甲午戰爭後,清廷將台灣割讓日本,日人為便於控制與榨取資源,繼續拓展劉銘傳巡撫所創建之台灣鐵路,自1899年由新竹開工經山線建築至高雄,1908年終於完成縱貫線,以後並陸續建築各支線及東線,迄光復前夕(民國三十四年九月底)營業里程為911.9公里。
日人為節省建設費用,路線不惜降低標準,因陋就簡,例如同樣之GT270 型機車,在日本時速可行駛95公里,但台灣鐵路則彎道小、坡度大、軌枕不良,僅能行駛75公里,所有補給器材,一切悉仰賴日本。
二次大戰末期,日本國力日衰,且台灣與日本本土間交通受盟機威脅,補給困難,台灣鐵路遂失於正常之保養,運輸能力蒙受影響。
台灣老火車站紙模型系列中的七個火車站,全部都是在日據時期所創建。在1910年代,材料多使用磚頭,如新竹及台中車站,且建築形式為巴洛克式風格,裝飾繁複;到了30年代,改採用水泥RC結構,造形線條簡單,如嘉義、台南、高雄車站,從上面俯視,大致呈T字形,是良好的避震設計;集集、旗山車站是屬於支線上的小車站,不如縱貫線上的車站受日人重視,建築材料使用檜木,耐用年限也不如大車站來得久。
光復後
台灣於民國三十四年十月光復,台灣鐵路接收之時,因第二次大戰末期,日本國力日衰,鐵路設備失於正常之保養,復遭受盟機猛烈空襲,損失慘重。當時運量低落,路收短絀,材料缺乏,而日籍路員整批遣返,青黃不接,人手不齊,僅能勉強通車,日籍路員曾預測台灣鐵路最多只能維持六個月即將癱瘓,足見台灣鐵路損壞情形之嚴重。
今日的台灣鐵路已經一百多年,隨著科技不斷進步發展,臺鐵亦跟著不斷演進,如動力從蒸汽而柴電到電氣化,路線看護從人力而機械化,行車運轉從電器路牌閉塞臂本號誌到電腦化自動號誌,及為提昇服務之車廂座椅改進...等等,如此漫長的鐵路歷史值得大家珍惜。請大家多多搭乘火車,享受這種既現代又古老的交通工具。
[ 本帖最後由 car 於 2008-3-16 13:56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