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歌仔戲

歌仔戲

傳統戲劇的形成背景                     

過去傳統民間戲劇流行的原因是「演戲謝神」,和宗教儀式有很大的關連性,而非
純粹的表演藝術,例如廟口謝神。所以,早期民間最普遍的娛樂就是看歌仔戲。   

歌仔戲的起源   

歌仔戲的發源在宜蘭,這和移民的結構有關。我們知道,靠海地區是來自泉州移民而來,而住在平原的例如台中市、彰化市、嘉義市等是漳州移民,靠山的地區像是東勢、宜蘭的冬山則是客家人。

泉州人流行的是南管,府城、鹿港、艋舺都是泉州人,不太流行歌仔,漳州人流行的是歌仔,隨著移民播遷,南管和歌仔都來到台灣。宜蘭有百分之九十三是漳州人,且由於宜蘭三面環山的地形,與世隔絕,所以能保有標準的漳州腔。而保存良好的泉州腔則在鹿港。在宜蘭的歌仔加上車鼓的身段動作就成為我們所看到的歌仔戲。

在歌仔戲流行之前,台灣最流行的音樂有兩種:台灣的古典音樂「南管」和台灣的重金屬音樂「北管」。為何南管沒落,北管盛行?因為台灣許多音樂活動都和廟有關,和宗教有關。由於廟裡活動需要的氣氛使然,北管很快的取代了南管的地位,成為台灣最流行的音樂。台灣四百年來,最流行的就是亂彈。過去,台灣有句俗語:「吃肉吃三層,看戲看亂彈」,但是,亂彈(北管音樂)有個問題,唱的內容聽不懂。

歌仔戲最早期並不稱為歌仔戲,叫做「本地歌仔」。台灣有許多戲劇都是大陸傳過來的,如南管、北管、魁儡戲、布袋戲、車鼓等。因為宜蘭是漳州人的大本營,發源歌仔戲,這也是台灣唯一土生土長的戲劇,所以,最能代表台灣的民俗特色。

歌仔戲的形成與發展   

一種戲劇的發源需要許多文化條件的配合,就歌仔戲來說,有文學,在劇本裡。
故事就是文學,唱唸的押韻也是文學。歌仔有唱,就是音樂,後場的彈奏也是音樂。還有舞蹈,台灣傳統的民族舞蹈有車鼓、宋江陣、八家將,另外還有一種是在戲劇裡,歌仔戲裡面,在舞臺上所表現的,就是身段,例如開門,不同於一般生活上的動作,就是舞蹈的部份。

所以,有文學、音樂、舞蹈,另外還有美術,包括布景、化妝,例如臉畫白色的是壞人,像曹操;畫紅色的是好人;畫青色的表示殘暴;金色的是神明,看畫的臉就知道是好壞人。手工藝也是一部份,服裝和道具就是。文化必須發展成熟,才能形

歌仔戲的演出劇場型態  

1. 落地掃(本地歌仔):
宜蘭人稱當地發源的戲為「本地歌仔」,本地指的是宜蘭,表示非外來的,這是最早的歌仔戲。演出型態很簡單,所有的演員都是男生,那時女性出來是敗壞門風。演出時並不在舞臺,是在地面,在廣場演出,如廟埕、樹下,是為「落地掃」。這時期的戲碼只有四齣:《山伯英台》、《陳三五娘》、《呂蒙正》、《什細記》。現在所看到的《王寶釧》、《狸貓換太子》等戲是外來的,是吸收其他劇種精華形成目前看到的歌仔戲。例如武打動作由京劇而來,
布景由福州而來,樂器由北管,許多曲調也是外來的,包括高甲戲、車鼓的曲調。所以,歌仔戲中可見到許多劇種的影子。吸收多樣戲劇精華,在穿上戲服後,登上舞臺演出,即為現今所見之歌仔戲。

2. 野臺歌仔戲:
野台歌仔戲就是我們常見路邊演出、廟口演出的型態。
野台歌仔戲演出的規矩是,一開始一定要有「扮仙」,小時候看戲的時候會分送糖果餅乾,就是扮仙,之後才正式演出戲劇。所有的戲劇演出前一定要扮仙,歌仔戲、北管、布袋戲、廟口放電影等都要。野台歌仔戲有個特色:一定是大團圓結局,沒有悲劇。因為現實生活裡常常有許多悲情,在廟口酬神或結婚喜宴的戲劇演出自然是喜事,只有大團圓,也符合了觀眾的心理需求。
例如在歌仔戲中的梁祝沒有最後的「化蝶」一段,而是「回陽」。正如台灣有句俗諺:「不殺奸臣給人看,觀眾不願散」。

3. 內台歌仔戲:
內台戲以營利為主,需買票觀賞,演出形式和野台大有不同,為吸引觀眾,創新了許多噱頭,如布景、機關裝置、噴乾兵、臺上特技等等,許多的舞臺技術,都從內台開始。此外,開始編新劇本,每一齣劇演出十天,結束時製造高潮懸疑,吸引觀眾繼續觀賞,歌仔戲連續劇即由此開端。內台歌仔戲開始創作許多新的曲調、劇本。

4. 廣播歌仔戲:
1950年以後,台灣最普遍的的媒體是廣播電台,台灣各地許多電台都播送歌仔戲。許多著名的歌仔戲明星如楊麗花是正聲天馬廣播劇團,林美照、廖瓊枝、陳美雲......等人都在電台唱過。有個曲調叫做【中廣調】就是中國廣播公司創造的。

5. 電影歌仔戲:
將歌仔戲拍成電影,是陳澄三先生在民國四十四年創立的。
陳澄三建立第一個歌仔戲補習班--「拱樂社」,出了一位有名的童星許秀年,七歲就有良好的演出。電影歌仔戲在演出前,演員會打扮成劇中模樣,坐著三輪車踩街遊行來吸引觀眾。

6. 電視歌仔戲:
是我們最常見的。在1962年台視成立之後,歌仔戲進入電視螢幕,首先演出的是金鳳凰歌劇團,真正轟動的是楊麗花。電視歌仔戲對表演藝術來說,造成很大的傷害,由象徵劇場走向寫實劇場,例如騎馬不再以道具身段演出,而是真有其馬,這使得身段不見了,此外,唱腔也不見了,因為電視台語節目只有半小時,扣掉片頭片尾和廣告,只剩下約21分鐘演出時間,不能唱,以免唱一半要進廣告,像唱個哭調就沒有了。這樣沒唱腔、沒身段的戲劇就只是古裝連續劇。
當時電視的三台都有歌仔戲團,中視黃香蓮、華視葉青、台視楊麗花,非常競爭。約在民國62年時,推行國語運動,布袋戲和歌仔戲消失過一段時日。【狀元樓】是當時電視歌仔戲的主題曲。

歌仔戲的表演元素   

1. 劇本:  
台灣歌仔戲沒有劇本。過去演戲的人不識字,沒有記錄戲劇。
由「戲先生」講戲,如同導演,在演出前先講述劇情大綱並分配角色,演員自行即興演出,現在仍然如此。現在約兩百個劇團裡,有劇本的不超過五個,都是以講戲的方式演出,但必須遵照戲先生的講述進行演出。因此,每個人每次演出的戲劇內容都不同,演員具有相當大的發揮空間。

2. 角色:  
生、旦、丑三者。生包括小生、老生、文生、武生;旦有苦旦、正旦(劇中主角),歌仔戲最大的特色就是苦旦;丑有三花、老婆,由男性反串。

3. 身段與道具:  
為舞蹈的一部份。歌仔戲為寫意的劇場,象徵的,非寫實的。
例如手持道具在舞臺上繞一圈代表騎馬到達目的地作為象徵,一張椅子依劇義可能代表柵欄、橋樑等,舉紅色旗子代表火,藍旗表水,黑色表風。這就是象徵劇場。

4. 唱腔:  
看歌仔戲最重要的是唱腔。歌仔戲必須要唱。

早期歌仔音樂最重要的一個曲調是【七字調】
   


沒有固定的歌詞,虛字襯字自己加上,不要也行,所以每個人唱出來都不同,有快、中、慢版,速度可自行改變。
歌仔戲曲調有主旋律常用的曲調不超過五十首,根據戲劇需要選用,自行填詞。
高興時暢快版的曲調,悲傷時就選用慢板,例如【初一十五】,敘述長時間的事件經過時,使用快的曲調。歌仔戲的曲調無前奏,演員唱了第一句之後,後場音樂才加入演奏,因為樂隊事先不知道演員將唱何曲調,必須隨時依據演員的演出加以配樂。許多歌劇團創作自己的曲調,例如河洛歌劇團的【河洛調】、南光歌劇團的【南光調】,之後就成為全台灣歌仔戲團會使用的曲調。

戲班信仰和禁忌   

歌仔戲所供奉的祖師爺是唐朝的「田都元帥」和「西秦王爺」。

1.「田都元帥」:  
傳說「田都元帥」是個被丟在田間的棄嬰,幸賴螃蟹濡沫餵養,才以存活。後來被人拾回收養,乃以田(另有一說稱「雷」)為姓,長大後任職文官,在一次遭人陷害,文代武職、領兵討蕃時被困在一個孤城,某夜雷雨交作時頓悟大自然的力量:便命士兵仿雷雨聲造雷鼓及響鐘,並造傀儡神強在城牆上搬弄,蕃兵於風雨飄搖中,誤以天兵天將來助唐兵作戰,連忙撤兵北歸,唐兵趁勝追擊,獲得大勝。

2.「西秦王爺」:  
又稱莊府老爺,是唐明皇手下的一名樂師。平時常與唐明皇扮旦對戲,後來安祿山叛亂時曾以富貴功明賄籠他,西秦王爺不為所動;至安祿山之亂平後,唐明皇嘉其忠義,封他於西秦地方,故有西秦王爺之名。台灣的戲劇界中,除北管戲及部份布袋戲供奉西秦王爺之外,其餘如南管戲、傀儡戲、皮影戲等均以田都元帥為祖師爺。為感念螃蟹當年救「田都元帥」的功勞,除不吃螃蟹外,並且忌唸螃蟹本音而稱「海灘仔」。此外,傳說以前有個大戲班在某地排演時,不知什麼原因,天天都有班員無故失蹤,班主非常惶恐,傷透腦筋,最後只好求助於西秦王爺,而就在當晚,戲班主夢見一條大蛇與怪獸在打鬥,結果大蛇戰勝把怪獸給吞了,以後就再沒沒有人口失蹤了,班主心想一定是西秦王爺顯靈,為了感謝他,乃下令不淮有人說「蛇」,乃相沿至今成為習俗。若必要說時,則以「溜公」或「草索仔」來代替之。



歌仔戲的特色   

通俗性:
說唱易懂,和精緻藝術中的聲樂不同。

自由性:
每個角色由不同劇團、不同演員演出都不相同,永遠都有新的演出、新的驚奇。

包容性:
吸收力融合力強,包括各劇種表現、各項古今曲調,還能吊鋼索、噴乾冰,京劇就不能改變,所以缺乏生命力。歌仔戲能做任何嘗試,沈澱累積出最好的東西,吸收的內容若受到觀眾歡迎,自然融合成歌仔戲的一部份,若受到排斥,自然會淘汰,其強韌的生命力,兼容並蓄的精神,到現在仍未曾褪色。




歌仔戲是早期臺灣社會主要的休閒娛樂之一

看「歌仔冊」唸「歌仔」,是早期臺灣農村社會最重要的休閒;無論是農家忙餘所唱,市井小民平時歌詠的「歌仔」、「臺灣雜念」、街頭賣藝的盲人「唸歌」或乞丐走唱的「乞食調」等,唱的都是「錦歌」。「錦歌」繼承明代以來南方的小曲小調,主要以閩南的民歌為基礎,吸收一些民間小戲的部分曲調而形成。剛開始只是一般老百姓業餘的單純歌唱,由於廣受喜愛,慢慢發展成職業江湖藝人的通俗故事說唱 。 


歌仔戲結合了車鼓戲的場面和動作,產生出形式簡單的老歌仔戲後,再漸漸發展為成熟的歌仔戲。

臺灣自西元一六二四年起就有搬演中國戲曲的紀錄,由閩、粵入臺的戲曲劇種有梨園戲、高甲戲、亂彈戲、福州戲、莆仙戲、車鼓戲、司公戲、傀儡戲、布袋戲、四平戲、潮州戲、皮影戲、客家三腳採茶戲等十三種。「錦歌」(臺灣稱「歌仔」),在臺灣宜蘭地區結合了「車鼓戲」的場面和動作表演,產生形式簡單的「老歌仔戲」;之後,又吸收其他多種流行劇種的戲目、音樂和表演藝術,而發展為成熟的歌仔戲。約一九二五年,歌仔戲就進入了內臺演出;其後,又大量吸收上海﹑福州京劇戲班的機關布景和表演,豐富了通俗劇場的內涵,大受群眾歡迎。


臺南市鹿耳門天后宮農曆年慶典活動之野臺歌仔戲表演。(李志鴻  攝)

歌仔戲吸收了京劇的機關布景和表演,大受觀眾歡迎。

概括地說,歌仔戲可算是臺灣土生土長的戲劇;風靡全臺的歌仔戲,不僅傳回大陸福建,也同時流行於東南亞一帶的華人地區。臺灣歌仔戲最風光的時候,在內臺、野臺、廣播、電影和電視中都有蓬勃發展,更是廟會酬神、特別喜慶和日常生活的重要舞臺表演。七○年代起,臺灣經濟起飛,社會全面工商化,各種大眾娛樂紛出,傳統戲曲逐漸失去了舞臺;但是,近年來有許多的學者、文化人及現代劇場工作者熱心投入,加以改進及發揚,使歌仔戲又獲得新的活力,登上現代劇場和國際舞臺。現代歌仔戲能夠老幹發新枝,正如同其形成和發展的各個階段,處處顯現融和演進的能力。

以其音樂來說,老歌仔戲的曲調有民謠變形的錦歌和民歌、以唱腔發紓苦悶辛酸的哭調、吸收其他劇種的戲曲;新增的部分則有樂師自創或當代流行歌曲的新調。

小生 小旦 小丑

精心巧扮,準備下一場精湛的演出

歌仔戲的伴奏有傳統樂器的椰胡、大廣弦、京胡、南胡、月琴、三絃、笛、簫、古箏、嗩吶、扣仔板、梆子、大鑼、小鑼、通鼓、北鼓、鈔、大鈸、小鈸、雙鈴、水魚及板拍等,有西洋樂器的爵士鼓、電子琴、電吉他、薩克斯風及大提琴等;凡是能夠助長音樂更加悅耳動聽者,都有人使用。
歌仔戲的行當原來只有小生、小丑和小旦,後來吸收其他大戲的表演,逐漸增為小生、副生(即第二個「生」的意思,若演反面人物,稱反生;若會武功,就是武生)、苦旦、副旦(即第二個「旦」的意思,又稱花旦,若演反面的壞女人,稱妖婦)、大花、老婆(老旦)、三花及彩旦(三八)等八大腳色。從這樣的腳色行當名稱來看,歌仔戲滑稽詼諧,俚俗生活化的特點已呼之欲出。   
精心巧扮,準備下一場精湛的演出。.
話劇對於歌仔戲的戲目也發生極大的影響,傳統戲曲的歷史故事、神怪吉慶、傳說故事、劍俠加上現代的奇情浪漫、戀愛情仇、生活笑鬧等等題材,運用更加活潑自由;希臘悲劇伊低帕斯王、法國小說茶花女、西方名劇如哈姆雷特、歌劇魅影、欽差大臣也都可以翻版演出。   
歌仔戲的伴奏樂器有南胡、月琴、梆子、北鼓及板拍等。

歌仔戲的伴奏樂器有南胡、月琴、梆子、北鼓及板拍等。
歌仔戲曾經全面深入臺灣民眾的生活,反映臺灣民眾的思想情感和審美情趣,具有無比的生命力;未來若能抓得住時尚脈動,或許能演出新的民間生活劇場。





資料來源:新聞局中文全球資訊網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