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孤是閩南民系一種廟會活動。中國閩南、潮汕、台灣部分地區以及香港的潮州人在中元節的普渡後,會將祭祀的供品提供民眾搶奪,稱為「搶孤」,其中一種較為人熟悉的是搶包山。
一種說法是為了與孤魂野鬼搶奪祭品,另一種說法是為了嚇退流連忘返的鬼魂。台灣最負盛名的「搶孤」是東北角宜蘭頭城與西南隅屏東恆春的搶孤活動。潮汕地區以潮陽區潮南區最為盛行,其中以貴嶼鎮南陽,臚崗鎮,兩英鎮古溪比較大型。
搶孤是先搭設數十公尺高的「孤棚」,上層再搭「孤棧」,並在上頭擺放供品以及旗幟,而棚柱上塗滿牛油,想要憑己力爬上孤棚並不容易,往年常有意外發生,因此據說,在清朝時期臺灣巡撫劉銘傳曾經下令禁止搶孤活動。[來源請求]現代的搶孤活動則有增加許多安全措施,例如下方之防墜網、登上孤棧時需鉤扣安全繩等。
1991年,宜蘭頭城恢復舉辦搶孤,並且改善了活動搶奪的方式。以往為了賬濟貧苦亡徒爭搶祭品的掠奪活動變成了目前具有競賽性的民俗活動,能夠首先取得棧頂的「順風旗」就算奪標。而民間相信搶得順風旗的人,可以獲得神鬼的庇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