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上路
|
1#
大 中
小 發表於 2011-12-16 00:50 只看該作者
為排灣祖先討公道 古戰場建公園
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udn旅遊休閒
為排灣祖先討公道 古戰場建公園
【聯合報/記者潘欣中/屏東縣報導】
牡丹社事件的排灣族後代子孫,打造紀念公園要為英勇族人討回歷史公道,抗日勇士立像就設在石門古戰場旁。(記者潘欣中/攝影)
「我們要為137年前抗日戰死的英勇族人討回公道」,以日本和漢人觀點撰寫的牡丹社事件,將殺害琉球人的排灣族人塑造成兇殘形象,後代子孫認為歷史被扭曲,在屏東縣牡丹鄉石門古戰場旁打造紀念公園,頌揚捍衛家園的排灣勇士。
發想打造紀念公園的屏東縣牡丹鄉長陳英銘說,祖先抵禦外侮的精神,是子孫的驕傲,紀念公園最重要的意義,是為戰死族人在歷史舞台上討回公道。
紀念公園一期工程環山步道和停車場甫完工,沿途設有解說牌,二期將銜接石門古戰場環山步道;古戰場入口處有勇士立像和連環浮雕畫,一旁是兩山對崎的石門天險。陳英銘說,要等三期文物展示館完成,才算功德圓滿。
陳英銘表示,比霧社事件早56年發生的牡丹社事件,是中日近代史上最重要的歷史事件,政府不僅不重視,還讓外界誤解是野蠻人,身後代子孫的我們還不自覺,是對不起祖先。
牡丹鄉代會主席潘壯志說,過去對牡丹社事件的探討,多是去地方化討論,但缺乏地方觀點的反思,甚至矮化、扭曲原住民。
陳英銘將紀念公園定位在「原住民主體的史觀」,請專攻牡丹社事件的成大碩士、「牡丹女兒」高加馨為公園寫歷史。
高加馨以耆老口述重建事件過程,發現族人沒有一開始就殺了琉球人,反而有留宿、款待食物等善意行為,後來在互動過程中,因言語不通導致誤解和敵意,族人怕成為受害人,意外成了加害人;最後結局也非日人所說的投降,經查是經人調停才終戰。 【聯合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