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典禮暗藏機關槍-日本誘殺台灣抗日民眾事件

典禮暗藏機關槍-日本誘殺台灣抗日民眾事件

清政府在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戰敗之後,與日本簽署《馬關條約》,割讓台灣,日本開始了對台灣將近五十年的殖民統治。台灣民眾對日本殖民統治的反抗,初期大都是激烈的武力衝突,但最後都被鎮壓。日本人同時也使出“招降”的軟手段,以“歸順”的名義誘殺抗日民眾。
  招降引誘
  日本委任的第四代台灣總督兒玉源太郎及民政長官後藤新平1898年2月上任。兒玉源太郎採用了買辦辜顯榮的建議,沿用清朝的保甲制度以整頓治安。又公佈“匪徒刑罰令”殺害被捕的義民戰士。然後再利用辜顯榮在各地網羅更多的台灣御用紳士,並擬定了一套招降政策對付抗日義民軍。
  日本的招降政策實施後,台灣各地的仍有不停有抗日鬥爭的活動。後藤便授意警視總長以誘騙方式將所有歸順者集體屠殺。鬥六(地名)廳長受命利用台灣當地紳士,以及鬥六廳參事李昌等人,勸誘抗日首領下山歸順。
  義民軍見日方突然寬大起來,以為打遊擊的方式擊中了日軍的要害,導致日方表現得很有誠意。各地義民軍也因為抗日日久,生活物資供應十分艱辛。張大猷等抗日首領相繼下山歸順。
  分割包圍
  日本人1902年5月25日上午在鬥六等六處,由各支廳同時舉行“歸順典禮”。這次歸順典禮有幾項內容與以往大大不同,過去歸順者全部攜帶武器至典禮,以平等的姿態與日方媾和,但這次日方將抗日義民軍的首領與部屬分開來在六個不同的地方舉行,並告訴部屬不用攜武器來保護首領。
日軍把抗日義民軍的首領張大猷等78人全部集中在鬥六,又將他們的266名部屬分別安排在其地方。典禮會場的周圍都埋伏著機關槍隊。 
  歸順的下場
  典禮完畢,日本官員及當地紳士先行退場。日本指揮官一聲令下,機關槍立即開始向站在操場中央的歸順者掃射。所有會場的手段和場景如出一轍,日軍以同樣手法、在同樣的時間將抗日義民軍的張大猷、張呂良等265人屠殺。日本人將這次屠殺稱為“歸順會場事變”。 
其中只有名叫做簡水壽的義民,因為不信任日本人,從會場提早出來而免遭殺戮。
  
而協助日本人引誘抗日義民“歸順”的15名當地紳士,在事件後即被日本人以“通諜罪”逮捕入獄,沒有經過審判就全部被殺掉。其後日本總督府再下命令,鬥六廳編成軍警混合部隊,配合參事吳克明、林月汀召集台灣保甲壯丁團兩千人,再次搜索抗日義民。至1902年8月共殺害所謂“抗日嫌疑者”488人。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