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處處塑化劑 愛注意

處處塑化劑 愛注意

當大家都把焦點放在食品添加物上時,其實在我們家庭,還可看到很多含有塑化劑的生活商品、家庭日常用品……

國內研究機構研究結果顯示:台灣家庭中的塑化劑含量是全球第一,台灣人身體內累積的塑化劑含量也是全球第一,台灣家庭污水和污泥中的塑化劑含量更是全球第一。

近日黑心起雲劑添加毒性塑化劑的風暴,席捲國內外,當大家都把焦點放在食品添加物上時,其實在我們家庭,還可看到很多含有塑化劑的生活商品、家庭日常用品。

現在來看看我們的生活中,有哪些地方會接觸到有害塑化劑?

<Check Point 1>熱食塑膠袋 別超過120℃

媒體常常報導,國內學者、專家都認為飲食店常用塑膠袋盛裝熱湯、熱食,夜市攤販常用塑膠袋套住餐盤,再裝入熱炒的熟食,豆漿店也會用塑膠袋來裝熱豆漿、熱米漿,認為會讓塑膠袋內的熱食,受到受熱溶出的塑化劑污染。

筆者在國家實驗室檢驗過這些塑膠袋,20年前的塑膠袋,因使用材質不同,有的塑膠袋會含有塑化劑,因此會釋出塑化劑。但現在的飲食店、夜市攤販所使用的塑膠袋,包括包裝三明治用的塑膠袋,它的成分全部都是高密度聚乙烯。

高密度聚乙烯塑膠袋成分都沒有添加塑化劑(有的高密度聚乙烯塑膠袋有添加微量的蠟),高密度聚乙烯塑膠袋可盛裝120℃高溫的熱食,商家在用高密度聚乙烯塑膠袋盛裝熱食後,通常會再放入低密度聚乙烯塑膠袋的手提袋內,讓你提回家,低密度聚乙烯塑膠袋也不含塑化劑,因此,沒有塑化劑污染疑慮。

但以前的塑膠袋和保鮮膜含有有害塑化劑,經過長期使用後,已經被累積在地球環境和人體內,即使今天的塑膠袋已經改為沒添加有害塑化劑的材質,但過去塑膠袋和保鮮膜所累積在環境和人體內的有害塑化劑,並不會自然分解,也不會憑空消失,會永遠存在。

燃燒法 辨別塑膠袋材質

想知道店家外賣的塑膠袋用的是不是高密度聚乙烯塑膠袋,可以用燃燒法來鑑定。

消費者可以用打火機火焰燃燒它,當燃燒時,火焰呈黃色,黃色火焰的最上層呈藍色火焰,燃燒時沒有冒出黑煙,冒出的白煙,用鼻子嗅聞,可聞到蠟燭燃燒的氣味。會有上述燃燒現象的就是聚乙烯,對塑膠袋而言,它就是高密度聚乙烯。

<Check Point 2>保鮮膜 選PE類較安全

媒體常常報導,國內學者、專家都認為保鮮膜包覆油脂食品,可能會受到塑化劑的污染。目前國內市場上最普遍使用的保鮮膜是聚乙烯(PE)類和聚氯乙烯(PVC)類保鮮膜,聚乙烯類保鮮膜沒有添加塑化劑,也沒有塑化劑污染疑慮。

筆者在國家實驗室檢驗過市售的各種保鮮膜,20年前的保鮮膜,凡是材質使用聚氯乙烯的保鮮膜,都含有有害的塑化劑成分一種到兩種,從保鮮膜溶出的塑化劑都會污染食品。在環保署公告列管有害塑化劑以後,凡是材質使用聚氯乙烯(PVC)的保鮮膜,都已不敢再使用有害的禁用塑化劑成分,而改用未被公告禁用的其他塑化劑來代替,因此國內聚氯乙烯的保鮮膜,現在已經不含有禁用的塑化劑。市場的保鮮膜還有聚甲基戊烯(PMP)類、聚偏二氯乙烯(PVDC)類,均不含有禁用的塑化劑。

不過聚氯乙烯類保鮮膜雖然本身不含有有害塑化劑,所以符合商品管理法的「禁止有害塑化劑添加於商品」之規定,可以通過檢驗機構的檢驗,但當保鮮膜開封使用,與食物接觸後,保鮮膜裏面「沒有被公告禁用的塑化劑成分」仍會被食物溶出,進入食物裏面,再被吃進肚子,此時保鮮膜已經違反食品衛生管理法規定的「禁止加入毒性物質」或「不得加入未標示之物質於食品中」之規定。

「沒有被公告禁用的塑化劑」雖然不是「禁用的塑化劑」,但因為在食品成分,原本就不得含有任何塑化劑,所以塑化劑在食品中不管有沒有公告禁用,都是毒性物質。

所以保鮮膜使用時或放入微波爐加熱時,必須避免直接接觸到食物,以免無害的塑化劑或細菌污染食物。

聚氯乙烯保鮮膜使用後,進入焚化爐燃燒會燒出戴奧辛、戴奧辛會破壞地球環境,並對人體有毒,因此,建議盡量避免使用聚氯乙烯的保鮮膜。

<Check Point 3>生活商品 成分標示要細看

國內已被檢出含有有害塑化劑的商品有兒童用軟質聚氯乙烯塑膠玩具、嬰幼兒奶嘴、固齒器、童鞋、橡皮擦、雨鞋、水管、雨衣、書包、建材、塑膠膜、塑膠盒、電線,只有材質是聚氯乙烯的商品,才會含有塑化劑,因此,建議不要使用聚氯乙烯材質的商品,才能避免接觸到有害塑化劑。

由於商品管理法規定市售商品必須標示其成分或材質,因此消費者應養成從商品的標籤檢視材質的好習慣。如果廠商不標示,消費者可上網向經濟部中部辦公室商業司或向經濟部標準檢驗局提出檢舉。商業司或經濟部標準檢驗局會要求廠商商品下架回收,重新標示,否則會對廠商罰款。

另外,筆者在國家實驗室曾經檢驗出含有有害塑化劑的家庭日常用品有香精油、指甲油、油性塗料、油性地板樹脂舖設材料、酸菜、衣服的彩色圖案。建議民眾避免使用未經檢驗合格的上述日常用品,才能避免塑化物上身。 (作者為國家實驗室化工技士)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