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中國古代兵器縱談四 甲與盾

中國古代兵器縱談四 甲與盾

  銅與皮的關係是這樣的,在厚度從薄到厚的轉變中,硬度優勢也從皮向銅過渡,加之銅在重量方面的劣勢,其在青銅鼎盛的同時,卻難以取代皮甲成為主流就不難理解了。至於胄,即頭盔最初為何要用銅,恐怕原因還在於頭部的性命悠關,以至並不顯著的防護提高,也顯得值得保留了。這點可從東周時反而多用皮胄看出。
  春秋戰國之交,皮甲胄的發展達到鼎盛,影響深遠的劄甲成為非常成熟的甲式。劄甲由表面塗漆的皮片編綴而成,身甲甲片為大塊長方形,袖甲甲片較小,從下到上層層反壓,以便臂部活動。
  到了秦代,劄甲的長方形甲片已經日趨細小,從而更貼身和靈活,同時編綴技術也出現了陰線和陽線的區分。陰線和陽線並非術語,只是就表面特徵而言。陽線在東周劄甲的胸部以下和袖部已經使用,適用於臂、腰之類需要活動的部位,特徵是甲片間有一段段較長的縱向繩段。陰線則是隨著劄甲胸背部製作的更為精細出現的,特徵是甲片表面只露出幾個極短的繩段,甲片間上下左右完全固定,適用於胸、背之類不需活動的部位。
  至此,甲片疊壓、陰線和陽線的規範就基本形成了,此後中國甲會沿著這條路發展下去。
  進入煉鋼業蓬蓬勃勃的西漢,鐵甲胄逐漸取代了皮甲胄的往日地位,同時鐵甲分化為精緻的魚鱗甲和普通劄甲。魚鱗甲是劄甲登峰造極的結果,整套甲所用甲片可超過2200片,甲片疊壓密似魚鱗,考慮到當時的煉鋼水準,毫無疑問只有顯赫之人才能穿用。實際上,西漢魚鱗甲即使與後世鐵甲比較,也堪稱精品了,因為在都懂煉鋼的前提下,鐵甲品質高低的決定力量只在於人工。魚鱗甲歷代從未普及過,或粗些或細些的劄甲一直是士卒抵禦冷兵器的標準甲。
  魏晉南北朝是甲式發展的重要過渡,接踵出現的筒袖鎧、兩當鎧、明光鎧,在漢與隋唐仿佛毫不相干的甲式間補充了舒緩的樂章。戰亂的激勵令鐵甲品質有了近乎神奇的提高,傳說諸葛亮筒袖鎧竟能抵禦拉力近 670公斤的強弩射擊,真不知何人能開動此弩,既無人能開又何必指標定這麽高。傳說可以商榷,但其中至少體現了當時對鐵甲品質的重視。
  騎戰鼎盛的南北朝,箭與騎兵甲在彼此趕超,作為箭之人質的戰馬也不得不披上了沉重的具裝鎧,從而導致了中國重騎兵先於歐洲 900年誕生。春秋戰國之交戰車馬裝備的皮甲胄也許可算最早的馬甲胄,但直到東漢末年馬甲胄的設計也尚未齊備,只有具裝鎧才稱得上完整的馬甲胄。如果說具裝鎧還有華而不實的內容,也許就是馬臀上高昂的寄生了,它似乎只適宜在出征或凱旋時顯示一下人馬的昂揚鬥志。
  隋唐最著名的甲是明光鎧,其身甲由 4塊底板組成,胸背各 2塊,每塊上有一面大圓護,從明光之名推測,圓護應由品質較高的鋼鐵製成,而底板大概是皮甲。儘管這種設計有圖省事的嫌疑,但隋唐明光鎧一改之前歷代偷工減料的陋習,將護臂和延長的護腿納入甲式基本要素,對後世卻有重要影響。
  進入晚唐明光鎧衰落了,整體化的身甲被劄甲取代,經過五代的戰亂,到宋代再次形成了成熟的制式。宋代甲胄通常只分成胄、護臂和身甲三部分,身甲為山字形,融合了身甲和護腿,在肩背腰部綁緊。甲按材料分為鐵、皮、紙三等。
  紙甲的發明源自唐末,宋明兩代成為軍隊的標準甲式之一,曾有一次定制 3萬套的記載。其大概可算世界最早的凱夫拉裝甲了,而且從用厚皺褶紙製成推測,應還利用了結構力學以增強防護。從被用於南方的記載來看,紙甲似乎有一定的防潮濕能力。而其中的優良者在輕便之餘還兼備"勁矢不能洞"的堅固,也就難怪會有地方官申請拿 100套鐵甲交換50套優質紙甲的記載了。
  歷史到十四世紀開始轉折,此時的歐洲可重達30公斤的大白盔甲逐漸興起,而在中國,明代在將鐵甲胄重量沖至28.5公斤的歷史新高後,正因火器的發展而向輕便過渡。甲胄向堅實邁進的方向早該過時,即便是大馬士革鋼製成的大白盔甲,也會被拉力40公斤以上弓弩射出的鋼箭在 100米之外輕易洞穿。中國的甲胄發展由於人民戰爭而較之歐洲更為實事求是,對冷兵器的超常規防護,往往僅用多套幾件甲了事,而這種務實精神到了火器時代,將毅然令重甲退出歷史舞臺。
  明代是輕重甲地位交替的年代,清代則是輕甲發揚光大的年代。三國時由西域傳入可防遠箭的鎖子甲,始於明代沾濕可禦遠槍的綿甲,都成為此時的主力甲式。頭頂高纓尖胄、外套嵌滿鐵釘的寬大綿甲、內穿鐵環連綴之網甲的八旗鐵騎是清庭武功的象徵。
  甲胄的衰落是勢所必然,在槍炮威力大幅提升的排擠下,當連輕甲也變成累贅的時候,新式軍服看起來就不是那麽軟弱了。

  盾的用途是將殺傷力加以消耗或偏導,以及作為助攻武器。由於重量問題,歷代盾牌都以藤、木或皮盾為主,由於木、皮盾表面需要塗漆以防潮腐,便連帶產生了精美的盾面圖案。
  西漢以前盾的樣式都接近長方形,分為步用和車用,步盾長大利於防箭和維持陣列,車盾短窄利於車上使用。防護最大的威脅是刺,刺的力量足以在攻擊點上聚集起高達數百公斤的壓力,是刀劍劈砍無法企及的。因此時至戰國,用於近戰的雙弧形方盾就盛行起來,縱中線凸起的形狀,有利於分解刺的力量。
  隨著騎兵的興起,西漢出現了橢圓形盾牌,騎兵可以單手舉著抵禦攻擊。這種樣式在經過魏晉南北朝的遺棄,又被宋代撿起後,就變成了綁在騎兵左小臂上用來防箭的圓形旁牌。與此同時,步盾經過漢魏的發展,東晉南北朝開始盛行一種很長的六邊形盾,這是雙弧形方盾的改進版,整個盾面縱向內彎,就像一片葉子。作戰時不僅可以手持,還能將底部尖角插在地上,用棍支起。而這種樣式在去掉底部尖角後,就成了宋代的步兵旁牌。
  盾牌介紹到宋代,就缺乏了往下的趣味,剩下的發展無非是略微改變形狀,已經沒有了進步的意味。如果為了有個舒緩些的收筆一定要繼續,或許就只有火牌值得一提了。嚴格來說火牌稱不上盾的進步,而只是將火器配備於盾牌的嘗試,但換個角度考慮,那跟隨火牌徐徐推進的步兵小組,猛然間火器齊發,隨即一擁而上制服敵人,場面倒頗有些當代防暴員警的感覺。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