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髮會造什麼疾病嗎
男女染髮族如此龐大絕非好事,染髮雖然可以換取一時的美感,卻極有可能惹來長期的煩惱。王主任進一步介紹說,化學類染料是由石油等産品通過化學方法合成的,雖然這類染料顔色動人,但有些具有致癌性,還包含對人體有害的重金屬元素,如鉛、鎳、汞等。
染料中的化學物質被塗抹在頭皮上,經過加熱,滲透至皮膚,隨血液進入全身迴圈,影響造血系統,嚴重的甚至可能造成白血病等造血系統惡性腫瘤。現在已經證明染髮劑中,苯及其衍生物可能導致血液系統疾病。除了血液病外,染髮劑也像大多數化妝品一樣,可能導致過敏等變態反應性疾病,表現爲頭皮及其周圍皮膚出現紅斑、丘疹、局部搔癢、疼痛等。
■不是什麽人都適合染髮
染髮要慎重,特別是以下幾種人,更要慎之又慎:過敏體質者;血象異常者;有血液病史者;肝、腎功能不全者。因爲肝臟、腎臟是解毒、排毒的器官,如肝腎功能不全,易導致毒性物質蓄積。
另外,爲了胎兒的安全,孕婦最好不要染髮。而月經期間,女性的內分泌等各方面都會發生變化,爲防止出現問題,也應避免染髮。因爲,染髮雖然非常簡單,但在不注意的情況下,卻往往容易引發過敏炎症。
■染髮必須遵守的四項原則
染髮改變了人的形象,使人變得更加美麗。但如若忽視染發時的安全,不注重做好安全防範工作,染髮美則美矣,卻難以給美麗加分。爲了避免此類事情的發生,以下幾項原則務必遵守。
一、三個月內不要反復染髮
三個月內曾經染過頭髮的人,最好不要再次染髮。因爲染髮劑裏含有脫色劑,這種成分對頭髮的毛鱗片有傷害,受損的毛鱗片會變得脆弱易斷,如果在三個月內反復染髮,已經受損的毛鱗片會在還沒恢復的情況下再次受到傷害,時間一長,頭髮的健康狀況令人擔憂。
二、染髮前一定要做皮膚測試
無論是使用開架品牌進行自助染發,還是到美髮廳請專人染發,染髮前的3小時必須做皮膚測試。方法是將A、B兩種染劑滴在手腕內側的同一個點上,等待自然乾燥。如果此過程中出現紅腫、發癢等現象,該産品就不能繼續使用。
三、頭皮有抓傷不要染髮
染髮前,切記不要洗髮,一是頭皮分泌的油脂對頭皮有保護作用,二是可以避免洗髮過程中不小心的抓傷。頭皮若出現傷口再接觸到染發劑,容易引發炎症。
四、染髮前先塗乳液
染髮前應該先在發際、耳後塗抹乳液,以防止染髮劑沾染在皮膚上,對皮膚造成傷害。
消基會抽驗市售10種染髮劑發現,7件樣品含有會造成過敏的PPD,且中英文翻譯不一致,同時標示上說也沒有風險明。消基會秘書長程仁宏表示,衛生署的管制不嚴謹,產品應該要下架。消基會建議,民眾在染髮前48小時可以先在手腕的皮膚上進行過敏測試,耳朵上最好要塗上凡士林。
英國一名女性疑似使用萊雅集團旗下卡尼爾研究中心染髮劑後身亡,雙方以20萬英鎊和解。這項訊息引發民眾的恐慌,消基會近日接獲多詢問的電話,顯示民眾並不清楚染髮應注意的事項。因此消基會在12日前往藥妝店、藥局及美容美髮材料隨機抽樣的10個樣品,檢視標示、警語。
染髮劑的主要成分依商品型態而有不同,像是永久性染劑主要成分為丙二醇、四氨基羥二申苯、對氨基酚、間苯二酚、對苯二胺等,其中對苯二胺(簡稱為PPD)是主要的過敏源,儘管使用合格的商品,仍有不少消費者會產生過敏的反應,例如紅腫、發癢、甚至產生濕疹的症狀。
檢測也發現,瑪瓏滿意染髮霜的染髮對於等待時間的標示不一致,其中原文等待時間為15分鐘,中文標示為30到50分鐘。消基會說,如果因為使用時間過長而造成消費者的損失,廠商應該負起損害賠償責任。
此外,所有商品標示都沒有風險說明,其中一件樣品澤妮宮氨基酸蛋白溫和染髮霜並沒有衛生署審核通過的字樣,應屬違法。程仁宏也提到,染髮劑的主要成分幾乎都是英文標示,消費者無法得之內容,依據消保法第24條規定「中文標示不應簡略或用原文標示」,業者應該立即改正。
消基會日用品委員會委員吳家誠表示,PPD的用量不管多低,仍有消費者會產生過敏情形,而染髮劑中的胺幾乙醇常被用為中樞神經抑制器,民眾用後會有憂鬱、沮喪、心情不好的情況,因此他並不鼓勵民眾染髮。
吳家誠進一步說明,染髮的型態有4種,包括永久性染髮、半永久性染髮、暫時性染髮以及漸進式染髮,其中半永久性約洗4、5次就會掉顏色,至於漸進式則是利用無機鉛進行染髮,多是中年男子所使用。他建議,民眾或要染髮,最好使用半永久性或暫時性。
值得注意的是,吳家誠也說,許多民眾習慣染髮和燙髮一起做完,因為有毒物質反而更容易進入體內,所以最好是燙完頭髮後再進行染髮。
消基會強調,並非人人都適合染髮,尤其有過敏體質、頭皮有傷口、貧血及皮膚敏感的消費者較不適合。另外,孕婦及哺乳中的媽媽應儘量避免使用永久性染髮劑,因為PPD易經由頭髮滲入微血管中,造成胎盤及乳腺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