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北京協和醫院病案科副主任馬家潤,先前找到1925年1月26日孫中山的病例,指出醫院曾就他的屍體做病理檢查,發現其實國父是死於膽囊癌,並非一般認定的肝癌,顛覆外界的看法。
據了解,孫中山死前最後兩個月,大多數時間都在協和醫院度過,他的病歷檔案在1942年日軍佔領醫院時,還被日本人強行借走,至今尚未歸還,而目前保存的是國父的病理檢查報告。
馬家潤表示,在孫中山去世後,屍體又送回協和醫院,由醫院做屍體的病理檢查,因此目前保留的就是國父的報告,總共長達13頁的英文病例記錄,編號為9954,上面姓名為「孫逸仙」,其中還有幾張器官標本的照片。
馬家潤也提到,院方請了當時的協和醫院病理科的劉彤華教授,詳細看這份屍體解剖的檢查報告,以及病理檢查的顯微鏡下的這些東西,在進行全面分析後,覺得膽囊癌的結論是肯定的。他也解釋,由於屍體解剖是做全面的分析,包括全身臟器的各個方面的檢查,因此膽囊癌這個結論是肯定的。
事實上,位於北京東單附近的北京協和醫院從1921年建院至今,保存著300多萬冊的病理檔案,其中包括梁啟超、孫中山、蔣介石、張學良、宋氏三姐妹、愛新覺羅溥儀等歷史名人的資料,而今年適逢辛亥革命100周年,恰巧又被中新社記者找到孫中山的部分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