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拿破崙生平

拿破崙生平

命運使然,拿破崙於1769年8月15日誕生在阿佳修,剛巧,路易十五的軍隊佔據柯西嘉。未來皇帝的父親查理‧波那巴特是阿佳修一位具影響力的法律家,他於1764年娶了一位十四歲青少女蕾緹西亞‧拉摩利諾,她婚後連懷十三胎,直至1785年丈夫過世才中斷。查理傾法,為波那巴特家族的貴族血統取得認證,因此可享受貴族的優惠特權,讓小拿破崙進入布里安軍校及巴黎皇家軍校就讀。

  父親過世幾個月後,拿破崙開始軍人生涯,直至1815年6月18日夜晚慘遭滑鐵盧才終告結束。軍營單調的生活促使他把所有熱情與精力放在閱讀上。他求知慾極高,熱愛自然歷史,世界歷史和地理。四年間,從不浪費光陰,兢兢業業學習研讀各種書籍,從大帝國歷史,如希臘,羅馬和拜占庭,到偉大征服者的歷史,如亞歷山大大帝或哈尼巴。讀到英國領地一覽表,他只略過一眼「聖赫勒那,小島…」。

 大革命爆發初期,此事似乎不關拿破崙,他獲准一個接一個的長假,回家鄉省親。然而,他於1792年夏天剛好在巴黎,親眼目睹暴動民眾攻進杜勒麗宮,血腥場面在他腦海留下可怕的回憶。此際,在柯西嘉島,兩派情勢衝突,一派主張歸化法蘭西共和國,集聚在波那巴特家族陣線,另一派夢想柯西嘉獨立自由,以鮑力為首領,要求英人幫助。1793年,阿佳修的祖傳房子被鮑力黨人洗劫,波那巴特全家必須逃離柯西嘉,逃亡至法國南部馬賽。拿破崙立刻被迫前往土倫,圍攻被英軍佔領的土倫,他在此役中的傑出表現,為他贏得准將軍階(1793年12月)。但…他得了疥瘡,這種可怕的皮膚病害他膚色總是帶點黃褐,而且身材瘦削,這些特點可在他早期畫像中看到。

 激烈革命黨人羅貝斯比耶垮台(1794年7月27日)之後,擁護極端共和主義的拿破崙暫時身陷險境,但從1795年10月開始,他被推上政治臺前,應督政府要求,負責鎮壓王黨暴動。此時,他遇見了約瑟芬,瘋狂地愛上她。約瑟芬從此走進拿破崙的生活,也走進歷史。剛被任命為義大利軍團總司令的拿破崙,沒有告知家人,於1796年3月9日娶了約瑟芬,結婚兩天後就離開,帶軍攻打薩丁尼亞軍和在義大利的奧軍。

 此義大利戰役令當時的人對拿破崙另眼相看,崇拜有加。在十八天內,他打敗薩丁尼亞軍,然後緊接著轉向對付奧軍,在樓笛、阿爾柯、瑞弗利連連打敗奧軍,曼圖城於1797年2月2日投降,拿破崙前往維也納,逼奧皇投降,簽訂剛波-佛米歐條約(1797年10月17日)。

 這一次次驚人的成功不但讓法國從此成為歐洲列強,更讓拿破崙意識到自己天賦的力量,等待時機奪得政權。只剩一個頑強國家要屈服:英國。拿破崙的大野心計劃,並非直接攻打英國領土,而是,先遠征埃及,奪得土耳其,然後從那兒,前往印度,趕走英國人。對督政府來說,拿破崙太受歡迎,對他們威脅極大,所以很樂意看到這野心過大的將軍遠離。兩百八十艘船隻組成的艦隊及五萬四千士兵於1798年5月19日從土倫出發,前往埃及。金字塔戰役(1798年7月21日)勝利,為拿破崙打開埃及首都開羅之路,但同時,停泊在阿布基海岬的法艦隊被英將納爾遜摧毀(1798年8月1日)。打了勝仗,卻也被困住,拿破崙驅走強大的土耳其軍隊,平定埃及,並立刻重組國家。此次出征他帶了很多學者、繪圖師及藝術家,集聚各界菁英創立埃及學院,著手研究當地國家的地理、科學,尤其是考古學;之後在法國的出版,為探究現代埃及打開一條大道。

 來自法國的消息顯示國內情勢愈來愈危急,拿破崙於1799年8月23日秘密登船回法,於10月9日抵達。在巴黎,奪權的時刻到了,1799年11月9日深夜他掌控住聖克廬宮(霧月十八政變)。新政府決定提名三位執政,第一執政為拿破崙,是實際掌權人。

 他立即展開行動,改革國內行政與司法體制。由政府遴選的省長擔任各省最高行政官員。他創立一家法蘭西銀行,讓它專營紙幣的發行,並創立新的貨幣制度:「法郎」,之後穩定持續了一個世紀多。但奧國和英國拒絕接受拿破崙提出的和平。拿破崙因此計劃在義大利北方採取攻勢。他大膽地帶軍跨越阿爾卑斯山的聖伯納隘道,這驚人的舉動,出奇的戰略,讓他成功地快速抵達波河平原,在馬蘭果擊潰奧軍(1800年6月14日)。皇帝簽下倫內維爾條約(1801年2月9日)。歐洲大陸總算和平。

 再來的重要之務就是重建國內的和平安樂,利用精明的政策消除敵對。拿破崙於是親近羅馬教廷,意圖結束自大革命以來教會分立的混亂局面,經過艱難的溝通後,政教協議於1801年7月15日簽訂。他繼續改革,建議大赦移民王黨(1802年4月),接下來的一個月,又建立中等學校,改革公立教育制度。同時期,拿破崙建立榮譽勛章,獎勵軍民功勳。但拿破崙最偉大的傑作還是實現法國民法,之後被稱作拿破崙法典,法典集合各種法規,訂立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法,特別是關乎家庭的條款。

 1802年8月2日公民投票,全國一致承認拿破崙為終身執政。共和國政府其實只是個戴著共和面具的君主政體。拿破崙與英簽訂亞眠和約(1802年3月25日)更穩固了拿破崙對內對外的威權。

 不過,此際,真正的危險來自保皇黨,他們不願承認新政權,希望第一執政讓路易十八重回王位。希望幻滅,於是他們多次密謀,企圖直接暗殺拿破崙,但沒有成功。據說謀反份子在等待一位法國王子到來,沒想到安涵公爵恰巧出現在巴登地區,拿破崙以為就是指他,令人逮捕他,荒謬不合理的判決後,在萬森壕溝中槍決他。拿破崙與王黨人士的關係從此決裂。1804年5月18日,共和國政府正式交付給拿破崙‧波那巴特,銜稱法國皇帝。

 皇帝與皇后週圍於是建立起宮廷生活。拿破崙一切都要最豪華闊氣的,分配大額薪俸給自己的家族成員,宮廷的日常生活極其豪華,花費奢侈,支持藝術與工業。拿破崙要住進王宮,但王宮在大革命後空無一物,於是他派人重新裝修,添置傢俱,讓王宮找回往昔豪華的面貌。1804年12月2日在巴黎舉辦拿破崙的加冕禮,排場之大,前所未見。順從的教皇被請到巴黎為新君王加冕。數月後,1805年5月26日,在米蘭,拿破崙被擁立為義大利王,在頭頂戴上倫巴第王者的鐵冠。

 皇帝要重現君主制度的社交禮儀,效法波旁王室前任君王路易十六和瑪麗盎突瓦納特的方式去建立皇帝和皇后身側的豪華宮廷。他們每日的生活都遵循皇宮該有的禮節,而且兩位君皇都當得很稱職,約瑟芬過人的優雅氣質和精明靈敏確保皇后一職,大家欣然承認。拿破崙在大眾宮廷生活之外,內心還是保持以前的他,一貫的作風,同樣的工作習慣。他追求光榮,偉大,對他來說,壯大就是美。他影響了當時的藝術風格,因為他要求藝術家以他輝煌的功績為主題來表現。拿破崙希望其統治期的榮耀能在巴黎留下回憶,美化巴黎,可惜在位時間過短,只建了卡魯榭凱旋門、汪多姆圓柱、證券交易廳和瑞弗利路等。

 拿破崙非出身自王室血統,只能以一次次的勝仗來持續他的統治皇朝。很多歐洲政府無法忍受,在1803年10月英國中止亞眠和約後,各國不停地聯合起來對抗法國。法國艦隊在特拉費加被摧毀(1805年10月21日),使拿破崙無法帶軍登陸英國國土,於是他計劃在大陸攻克敵人。自1805年夏天,他得不斷打仗對抗英、奧、俄、瑞典及那不勒斯。歐斯特里茲輝煌大勝(1805年12月2日)讓拿破崙得以和交戰國訂立條款。才剛被打敗,俄國、英國和普魯士再度形成第四次聯盟,對抗法國。法軍在耶拿及歐葉斯達勝利(1806年10月),艾洛一戰又勝利(1807年2月),普魯士國王及沙皇不得不屈服,與拿破崙簽訂和平條約。拿破崙可隨心所欲重畫歐洲版圖,將王國分給家族成員:約瑟統治那不勒斯,路易成為荷蘭王,之後,拿破崙又把西發利亞交給傑羅,那不勒斯交給穆拉,西班牙交給約瑟。1811年,大帝國的疆域廣至一百三十省。拿破崙的附庸國,巴伐利亞、威敦堡及薩克斯(今日的德國)選帝侯全被升為國王。

 拿破崙無法以武力征服英國,於是,1806年11月,他改以經濟戰對付英國,下令大陸封鎖,企圖藉此令英國窒息。為了確保歐陸各國嚴格遵守此政策,必然會導致新的征服,皇帝不得不馴服波羅的海各港口、葡萄牙,甚至西班牙。而,西班牙人民激抗,大軍陷入可怕的游擊戰,拿破崙徒然動用三十萬最優秀的士兵,直至1814年。

 趁法軍在馬德里受挫之際,奧國與英國組成第五次聯軍,於1809年4月再度開戰。瓦格朗姆的勝利為拿破崙再度打開維也納之門,奧國再度被迫割地。

 拿破崙意識到皇朝的脆弱,於是他想跟不能再生育的約瑟芬離婚,為了確保皇朝的恒久,他需要繼承人,決心與約瑟芬分離後,他接受奧皇法蘭西斯一世親手送上的公主瑪利露易絲。與哈伯斯堡王室結了親,皇帝實現希望,翌年生下繼承人羅馬王(1811年3月20日)。帝國似乎正值巔峰,但眾敵國事實上只是暫時屈服,並非完全被打敗。

 敵意來自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不滿拿破崙協助建立華沙大公國,而拿破崙也責備亞歷山大不徹底執行大陸封鎖。1812年6月22日終於宣戰,拿破崙似乎居壓倒性優勢,以六十萬大軍對抗沙皇的二十五萬士兵。但俄將故意避免面對面決戰,一直往後退,將拿破崙的軍隊引入俄國內部。9月14日,拿破崙進入首都莫斯科,但莫斯科卻籠罩在熊熊大火中。拿破崙終於明白亞歷山大不會要求和平,於是下令撤軍。大軍受飢寒折磨,到1812年11月29日只剩十萬人成功渡過別列西納河。皇帝趕回巴黎。但所謂的大軍幾乎已不存在。

 敵國不放棄希望,普魯士王與俄國沙皇又計劃結盟對抗拿破崙。第六次聯盟集合了俄國、普魯士、英國、奧國。拿破崙於萊比錫一役(1813年10月15日,被稱作諸國之戰)被擊敗,大家相繼變節背叛,巴伐利亞及威敦堡王,穆拉及貝爾納多只想保住自己的王國。1813年底,拿破崙又失去西班牙,日耳曼地區,荷蘭,之後連義大利也掉進奧軍手中(1814年4月)。

 十年來第一次把戰場帶到法國本土,帝國身陷危機。自此必須捍衛國土,阻止敵軍侵略,拯救巴黎。儘管於法國戰役中,拿破崙再度發揮波那巴特將軍的軍事天才,打了勝仗,但盟軍還是於1814年3月31日攻佔了巴黎,當天晚上馬蒙向盟軍投降。拿破崙在楓丹白露宮,受元帥們逼迫,於4月6日宣布退位,前往放逐地。

 成為厄爾巴島的統治君王,拿破崙把此任務看得很認真,重組他這個一萬兩千臣民的小王國。他在一齊前來的母親及妹妹寶琳身側建立一個有模有樣的小宮廷,但皇后瑪利露易絲帶著兒子留在維也納。拿破崙得知自他離開後,法國人民憂心忡忡,加上波旁王室不孚人望,於是,他想再度向命運挑戰,於1815年2月26日登船回法。在七百位士兵的伴隨下,他登陸法國南部,並於1815年3月20日抵達杜勒麗宮,路易十八已匆忙棄宮逃逸。雖然拿破崙受到農工民眾的支持擁護,但中產階級與貴族很敵視他。他採取較自由中庸的作法,以平撫厭惡連連戰爭的人心。但此次復辟只持續了百日,集聚在維也納的盟國要將他逐出歐洲,決定打到他徹底屈服。

 既然必須戰鬥,拿破崙就採取攻勢,進入比利時,希望打垮威靈頓的英普聯軍。但1815年6月18日滑鐵盧一役毀滅了他的希望,造成無法收拾的殘局,皇軍潰退。拿破崙回到巴黎,6月22日在艾麗絲宮宣布讓位給羅馬王,但王位很快就被從比利時根特回來的路易十八搶走。被所有人放棄的拿破崙,先到瑪爾梅莊與家人告別,然後前往拉羅榭勒外海的艾克斯島,打算在此上船前往美國。但,1815年7月13日,他終於決定要求英國政府庇護,希望在敵國受尊敬地渡完餘生。英人先將他帶到普利茅斯,才告知他,他將被放逐到南大西洋非洲海上的火山小荒島,此監禁地是威靈頓自己提議的。將近兩個月半的旅程,拿破崙在幾位忠心將僕的伴隨下登陸聖赫勒那島(1815年10月16日),英雄生命的最後旅站。

 聖赫勒那島大約跟巴黎一樣大,該島距離最近的非洲海岸長達兩千五百多公里遠,讓英國人覺得比較放心。拿破崙將在此渡過五年多,遠離世人,住在樸素的長林別墅,身邊圍繞著只承認他將軍頭銜的敵人。為了向英國人證明無論如何他永遠是拿破崙皇帝,他在長林規定了一套嚴格的禮儀,好像他還在杜勒麗宮當皇帝。英國派來的總督哈德森羅,既愚蠢又小心眼,讓拿破崙的日子愈來愈難過。

 拿破崙一天中花很多時間與忠僕們談話,他們總是急著記錄下來,編成回憶錄,將來一回歐洲就可付梓出版。但長林這個狹隘的生活空間造成了皇帝難友間一些無法避免的誤解爭執,有些人陸續回歐洲,長林漸漸人去樓空,皇帝的健康狀況也是每下愈況。剛到的安多馬其醫生回天乏術,醫治不了拿破崙。1821年1月1日皇帝向大家宣布說他活不過這一年。拿破崙知道自己病情嚴重,集聚所剩的丁點氣力向將軍莽道朗口述他的遺囑,也藉此回報身邊忠心耿耿的人。1821年5月5日下午五點四十九分,二十多年來動搖全世界的人嚥下最後一口氣。

 5月9日葬禮在天竺葵谷舉行(自此被稱為陵墓谷),英國駐軍只把他當成一名普通的將軍級人物致敬…陵墓留在島上十九年後,法國才給拿破崙一個得體的葬禮。直到1840年10月15日法國海軍才駛著美婦號前往聖赫勒那島,把皇帝遺體運回巴黎。同年12月15日,棺墓在眾多人潮陪伴下,沿香榭里榭大道,進入傷兵院,依拿破崙心願,安葬在塞納河畔,與他如此深愛的法國人民為伍。


拿破崙家族雕像

 自十二世紀末波那巴特(Bonaparte)家族就聞名於義大利的托斯坎。家族的其 中一位成員約在1490年前往科西嘉島定居,一直到十八世紀末拿破崙的父母: 查理-馬里‧波那巴特(Charles-Marie)與其妻蕾緹西亞‧拉摩利諾(Letizia Ramolino),才讓他們成為最具代表性的家族。 他們生了十三個孩子,當中只有 八個存活下來,而拿破崙就是其中之一。
 他讓他的兄弟妹們登上歐洲各地不同的王位:約瑟(Joseph)為那不勒斯王(1806-1808)、西班牙王(1808-1813);愛 莉莎(Elisa)為托斯坎女大公爵;路易(Louis)為荷蘭王(1806-1810);卡洛 琳(Caroline)為那不勒斯王后她的丈夫穆拉(Murat)即為那不勒斯王 (1808-1814);傑羅(Jerome)為西發利亞王(1807-1813)。只有路西安(Lucien) 與寶琳(Pauline)(封為博格斯公主),這兩位沒有統治權。
 而約瑟芬與第一任丈夫亞歷山大‧布哈奈(Alexandre de Beauharnais)的兩個孩子也有美好的命運:其子友仁(Eugene)統治米蘭也擁有義大利副王的頭銜;他的妹妹郝唐斯(Hortense)成為荷蘭王后,因為她嫁給拿破崙的弟弟路易。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