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決定自行研制3000噸級的潛艇
航宇防務新聞網站5月17日報導韓國國防部於5月16日決定在2018年前利用本國技術開發新一級排水量為3000噸的潛艇,並計畫在2021年前建造9艘該級潛艇。
在由韓國國防部長金章洙主持的防禦項目會議中,參會人員批准在2018.前年對該級潛艇的開發投資2.5萬億韓元,並支援在2021年前建造超過8艘該級潛艇的決定。 此次潛艇的開發將使韓國成為世界上第12個建造潛艇的國家。
據韓國國防採辦局發言人稱,該級潛艇代號為“KSS-3”,該級艇首艇將採用韓國本土技術。在“KSS-3”計畫實施之前,韓國海軍計畫先實施“KSS-2”計畫,在2012年到2020年間建造6艘1800噸的214級潛艇。到目前為止,對於“KSS-3”型潛艇的動力系統將採用何種模式仍沒有明確的消息~
韓國全力打造潛艇部隊提高水下作戰能力
據美聯社報導,韓國國防部1月5日稱,韓國海軍計畫在2020年部署3艘3500噸的國產新一代潛艇,實現國防能力的“自力更生”。這是進入2006年後亞太地區國家重視潛艇戰力發出的最新信號。此前在2005年10月日本宣佈將引進瑞典“斯特林”發動機技術打造“亞核潛艇”部隊後,韓國最大的報紙《朝鮮日報》曾大爆猛料:為應對來自“強大鄰國”的威脅,韓國正在秘密籌備一個計畫,打算研製部署核動力潛艇。因此,有國際防務專家指出,不排除韓國新一代潛艇是核潛艇的可能。
韓國核潛艇:未解之謎
韓國國防採辦專案局的發言人稱,參謀長聯席會議(JCS)正在對代號為“KSS—Ⅲ”潛艇建造計畫的作戰能力需求進行審查。該計畫預計耗資37億美元。國防採辦專案局將從2010年開始推進該計畫的實施。該級潛艇將應用韓國自己研發的技術,首艇計畫在2020年左右服役。
針對國際上懷疑韓國發展核潛艇的聲音,該發言人予以否認,並強調了兩項原因:首先,韓國不具備建造核動力潛艇的技術;其次,運行核潛艇需要經過國際原子能機構的檢查。
但一些國際防務人士並不認可韓國有關方面的以上說法,他們指出,就技術方面而言,美國等西方國家海軍普遍認為,常規潛艇達到3000噸的排水量已經是到了頂點,再大就將犧牲潛艇的整體性能。從這個角度上講,韓國國防部提出要建造3500噸甚至4000噸級的常規動力潛艇,是不可信的。同時他們認為,韓國現在雖然還不能稱為海軍大國和海上強國,但韓國建造大型船隻和艦艇的能力是世界一流水準。如韓進重工、現代重工、大宇重工、三星重工等大型企業均具有建造各種艦艇的能力。而除了強大的造船能力外,韓國還擁有世界上一流的電子通訊技術等。雖然最關鍵的核動力推進系統核心技術仍然掌握在美國等國手中,但韓國已經擁有16座核電站,核電站總裝機容量位居世界第六位元,只要有時間和資金,擁有核能基礎的韓國不難實現核反應爐小型化及相關推進技術的突破。但朝鮮半島無核化已成為有關大國處理半島問題的共識,韓國一旦實施核潛艇計畫勢必受到各國的強大壓力。因此可以這樣認為,真正制約韓國研製核潛艇的還是政治因素。
在KSS—Ⅲ計畫實施之前,韓國海軍計畫先實施KSS—Ⅱ專案,建造6艘1800噸的214級潛艇。目前,現代重工船廠正在與德國合作開發和建造3艘214級潛艇,首艇預計2009年入役。
韓國海軍當前最主要的潛艇戰力是9艘排水量1300噸的德國209級柴電潛艇(韓國軍方稱為“張保皋”級),這批“張保皋”級潛艇在20世紀90年代初入役。
大力發展潛艇,提高水下作戰能力
潛艇因具有很強的隱蔽性與較強的水下攻擊能力,所以韓國海軍認為,潛艇力量發展的高低將是衡量一個國家海軍力量強弱的重要標誌。朝鮮戰爭結束後,韓國海軍主要依靠美國的援助逐步發展起來。在戰後的30多年時間裏,美國陸續地向韓國海軍提供了數十艘驅逐艦及新舊導彈艇、巡邏炮艇和兩棲艦艇,但是出於戰略上和技術保密等方面的考慮,美國始終沒有向韓國海軍提供潛艇。進入20世紀80年代後,鑒於朝鮮人民軍海軍的潛艇規模不斷擴大,韓國國防部認為只有本國擁有潛艇才能實現南北的海上軍事平衡,於是便決心發展本國的潛艇力量。
在經過較長時間的考察和評估之後,韓國海軍首先看中了德國的209級常規潛艇。1987年,韓國政府與德國的霍瓦特·德意志船廠(HDW)正式簽署協定,一下子開出9艘209級1200型潛艇的訂單,韓國海軍改稱為“張保皋”級。根據韓國與德國政府間的技術轉讓協定,“張保皋”級潛艇的首制艇“張保皋”號(SS061)在德國建造,後續潛艇則依據許可證在韓國國內建造。1992年韓國海軍接收了首艘“張保皋”級潛艇,正式填補了作戰潛艇空白,結束了無水下作戰兵力的歷史。該艇排水量1200噸,採用單殼體結構,艇體為優質HY—80鋼,安全潛深可達300米,水下最大航速23節,裝備8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可在最大深度發射魚雷,並採用數位化火控系統,可即時從探測轉入攻擊,並可同時跟蹤12個目標和指揮8枚水中攻擊的魚雷,在一擊不中的情況下還可實施再攻擊。後3艘“張寶皋”級潛艇除裝備魚雷外,還配備了美制“魚叉”型潛射導彈,攻擊距離為60公里。該潛艇可在海上連續活動50餘天,執行反潛、反艦、護航等多項任務。
為進一步提高水下作戰能力,目前韓國海軍瞄準了更為先進的德國214潛艇,建造KSS—Ⅱ型潛艇。該艇排水量為1800噸,具有較高的自動化程度,隱形性能優異,潛深可超過400米。該艇採用了目前最先進的模組化設計技術,能裝載較多的感測器材和武器裝備,可滿足現代海上局部戰爭的各種要求。該級潛艇將裝備I波段水面搜索雷達,艇首、艇側和拖曳陣列聲呐系統。艇首安裝8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攜帶16枚重型魚雷和反艦導彈,也可施放水雷。韓國軍方還計畫加裝改進型的“魚叉”潛射導彈,最大攻擊距離可達120公里。
韓國海軍機動艦隊計畫,韓國將在2020年以前打造一支數量為25—30艘潛艇組成的潛艇艦隊。通過“張保皋”級、KSS—Ⅱ級潛艇的引進及一系列技術轉移、自主研發,目前韓國已基本具備常規潛艇製造、維護能力,而強大的民用核能研發應用基礎也為其實現小型艇用核反應爐實用化鋪平了坦途,可以預見,2020年“核潛艇,韓國造”不是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