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上路
「我們一起在這裡建水庫,就當是有緣份來交朋友」,殖民時期,台灣人的地位比日本人低,被視為理所當然,但八田與一看待日籍台籍員工為一家人,沒有階級的差別,他讓人懷念,不只是水利工程改造貧瘠嘉南平原成為富庶良田,無國界的愛,更讓人難忘。他的女兒已經80多歲,仍自稱為「嘉義人」,因為她在這裡出生。 八田與一紀念園區,即將於100年5月8日開幕,為了建造烏山頭水庫與嘉南大圳,發展出來的小城鎮,其中包含八田與一的故居,由西拉雅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花費1億元整修,開幕之後將交由嘉南農田水利會營運。 八田與一紀念園區GPS座標、地圖、旅遊資訊 ↓為趕上5月8日的啟用典禮,八田與一紀念園區還在努力趕工中。(記者王以瑾/攝影) 在烏山頭水庫與嘉南大圳完工之前,嘉南平原原本是看天田,沒有足夠的水源,種的都是花生、甘蔗等耐旱作物,八田與一東京帝大畢業就來到台灣,雖然年輕,但做事很有前瞻性,他大膽提出建水庫、水圳的巨大水利工程方案,日本政府原本不同意,但他不氣餒,一再爭取,計劃終於獲准。烏山頭水庫1930年竣工,為東洋最大水庫,在世界排名第三。 ↓由高處俯看嘉南大圳灌溉的嘉南平原,如同一塊美麗的拚布。(圖/齊柏林攝影;西拉雅風管處提供) ↓烏山頭水庫,由高處烏瞰就了解它為什麼有珊瑚潭的別名。(圖/齊柏林攝影;西拉雅風管處提供) 水庫工程開始之前,八田與一和工作團隊是住在嘉義市,1920年嘉南大圳動工,宿舍區也同時建設,隔年完工,工作團隊才一起搬來台南,宿舍區就在烏山頭水庫旁邊,在一年之內蓋出68棟提供200戶居民使用的房子,而除了住屋外,還包括醫療院所、小學、電影院、網球場等,是生活機能齊備的小社區,當時在這個區域生活的員工加上眷屬共達2、3千人。 經過近百年的歲月摧殘,這個宿舍區域裡的房舍早就破爛不堪,設立八田與一紀念園區,僅重建4棟高級幹部的住屋。 負責修復工程的郭中端老師建議,參觀園區住屋群可從最後一棟開始,這棟住屋是提供技師長家庭使用,是修復的4棟屋子的基型,相鄰的是職位較高的所長,多了一個客廳,而加了西式書房的就是八田與一的住宅。由於損壞嚴重,4棟屋子都為原地重建,比較特別的是,技師長住屋的木料是集合4棟還可使用的木材建造而成。當時的天花板與地板是用台灣杉,而門柱、窗格則使用檜木,從日本引進種植的柳杉也是建材。 ↓提供給技師長家庭的宿舍,是修復的4棟房子的基型。(記者王以瑾/攝影) ↓左側的西式書房,右側的和式住屋,八田與一仿照西式建築應用在自己的住家。(記者王以瑾/攝影) 八田與一的住宅為融合和式與洋式,比起基本款的技師長宅多加了一座西式書房,這裡兼作辦公室使用,為了避免因公事深夜進出的客人干擾到家人,書房有獨立的出入口。書房是八田與一設計,他曾在西方生活過一段時間,也許這也是他的思想觀念與傳統日本人不同的原因。 八田與一宅的門做得比其他房子高,因為八田夫妻比當時的一般日本人高,八田身高有180多公分,夫人外代樹也有160公分,是位高挑美女。 八田與一住宅看起來好像還蠻寬敞舒適的,但其實,戰事吃緊之後各地農田水利會的員工眷屬疏散到這裡,八田與一一家7、8個人全移到書房生活,而日式房屋這一邊則住了4戶人家,窄小的玄關就是其中1戶的生活空間,客廳則曾是神風特攻隊出任務前一晚舉辦餞別晚宴之處。 ↓烏山頭水庫內,八田與一夫婦的墓園。(記者王以瑾/攝影) 八田與一曾是台灣總督府最高的技術長,他改善了嘉南平原農民的生活,對於土地的感情、無國界的愛,為人稱頌,而生活小故事顯示的崇高人格更是讓人感佩。八田與一完成烏山頭水庫相關工程後被調回台北,政府配給他宿舍,但他卻說,「我們已經拿了國家那麼多錢了,房子自己買就好了。」買到房子之後,他就將宿舍還給公家。 為了準確回復整個區域原有面貌,承接這項工程,由郭中端領導的中冶環境造形顧問有限公司,特別至八田與一故鄉日本石川縣金澤市考據,並訪問了包括八田與一後代等幾十位日本朋友,也參與這項工程的中原大學建築系副教授堀込憲二說,日本人的住屋通常2、30年就會重建一次,這種老房子即使對日本人來說也很稀奇,這個園區是對日本觀光客有吸引力的潛力景點。
查看詳細資料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