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社評》蔡英文何必以全球化包裝台獨

《社評》蔡英文何必以全球化包裝台獨

2011/04/22 | 旺報

民進黨總統初選候選人蔡英文在最後一場電視政見會中,終於提出她所謂「多邊結構」的論述。她說,台灣的發展和價值,就是在於它的海洋性格,不屈不撓地向外拓展貿易,與世界連結。從地理位置來看,全球前五大經濟體,台灣面向了其中的4個;向東是美國、向西是中國,北邊是日本,南邊是東協。這種地理位置的優越與優勢,很少國家可以匹敵,只要台灣發揮海島經濟的特色、積極對外擴張,向四面輻射力量,就會成為區域經濟的樞紐。

這樣的「多邊結構」,讓人有似曾相識之感,1990年代李登輝接受日本經濟學家赤松要的「雁行戰略」主張,即以日本為雁首,東南亞為雁尾,進而提出「南向政策」的構想,並對中國大陸採取「戒急用忍」的封鎖策略。可惜的是,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從泰銖的遽貶開始,東南亞各國受到強烈波及,讓曾有「東亞銳鋒」美譽的東協國家,繁榮一夕化為烏有,許多聽從李登輝政策而前往投資的台商,也受傷累累。

而1997年民進黨主席許信良提出「大膽西進」,希望台灣能做中國大陸與美國之間的「東西橋樑」,但這項主張卻被民進黨內的同志批判得傷痕累累。

現在蔡英文把1990年代的兩項戰略思考組合起來,就稱這是「多邊結構」,實在了無新意。

我們再從地緣政治經濟戰略來看蔡英文所說的「台灣居於四大經濟體核心」。這四大經濟體中的東協,在2010年已被納入中國大陸的自由貿易區中,彼此有零關稅的互惠,因此,東協在經濟發展上,早就跟大陸融為一體,如果還把東協視為是一個單一的經濟體,那麼就表示蔡英文的眼光仍停留在1990年代,而不是她所說的「全球化時代」。

真正的「全球化時代」,它所指涉的應該是在國際經濟中生產再造與金融市場整合所發生的連鎖性效應,其中允許對國內政治、經濟、文化和意識型態進行滲透,這不但改變全球競爭的模式,也在社會關係中進行全球性的壓縮。因此,全球化是一種市場引導,而不是政策領導的過程。

但從李登輝到陳水扁主政的時代,台灣經濟發展並沒交由市場引導,反而都是政策在領導台灣發展的走向。所以「雁行戰略」我們沒有走通,「東西橋樑」也無從建構。雖然陳水扁時代曾經試圖以「全球運籌」的主張,把台灣納入蔡英文現在所說的「東西南北」的核心中,但因為陳水扁不接受「九二共識」,使得這個構想最後無疾而終。

現在,蔡英文又重新提出這個戰略構想,但她同時仍然認為「九二共識」是歷史框架,是政治前提;「九二共識」存在與否,內容為何,一直是社會所爭議的;當時的主政者及談判代表都否認它的存在,這個共識經不起民意的檢驗。她質疑,這麼薄弱基礎的「共識」,如何能夠作為建構兩岸可長可久關係的依據呢?

所以從這裡可以看出,蔡英文並沒有擺脫陳水扁的政策框框,她既不願意在歷史的框架中打轉,但又提不出一個可以替代「九二共識」的政治基礎。至於她提出的「和而不同、和而求同」,她甚至於在4 場政見會中都沒有解釋其內涵,那麼,如何讓人相信這「八字箴言」可以替代「九二共識」呢?

就因為蔡英文提不出可以替代的建構兩岸關係的政治基礎,以致於她只能空泛的做出結論說:「國家發展戰略不僅是策略的規畫,也是價值的選擇。國家領導人必須要以多數人的價值選擇及民意為依歸,也必須為台灣在兩岸互動上爭取最大的迴旋空間」。

這裡面的「價值選擇」又是什麼?是否就是社會學者羅伯森(Rol and Robertson)所說的,是一種「認同的政治以及被認同的政治」,如果是,那蔡英文的「全球化」論點,又跟李登輝、陳水扁追求「本土化」的意義有何不同?既然沒有不同,那蔡英文又何必以「多邊結構」來粉飾自己的主張;台灣又有何條件在兩岸互動上爭取得到「最大的迴旋空間」?

一個國家的領導者最重要的價值就是「誠實」,蔡英文既然還是以追求「本土化」、追求「台獨主義」為目標,那就說清楚,不必講一堆選民聽不懂的空話,來隱藏自己的意圖。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