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幸福人生由我創造

幸福人生由我創造

一八九0年俄國心理學家巴夫洛夫以狗做實驗証實了制約 (Conditioning) 反應的存在,奠定了近代實驗心理學的基礎。巴夫洛夫的實驗是在給狗餵食之前響鈴,如此訓練一段時間之後,這隻受制約訓練的狗,在沒有餵食的狀況下﹐每當聽到鈴聲,就會分泌唾液,証明了生理反應是可以通過制約訓練而改變。這個制約現象成為近代心理學的基本理論基礎。

一九六0年代前文所提到的心理學家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 教授又設計了另一個經典實驗了解情緒和制約的關係。這個實驗也是以狗為對象。他將狗分為三組,每一隻狗都關在一個有隔間的籠子,這個間隔是個低柵欄,狗可以隨意躍過柵欄在籠中左右活動。第一組和第二組是實驗組,籠子的左右底部可以通電。第一組的籠子,在實驗過程中只有左或右邊其中一邊通電。第二組的籠子左右兩邊同時通電,第三組是比對組,籠子兩邊都不通電。實驗的制約階段,先響鈴,然後通電。第一組的狗很快就學會,一聽到鈴聲就會跳過柵欄到沒電的一邊,避免遭受電擊。第二組的狗,一聽到鈴聲,起先會跳過柵欄,但立刻發現,另一邊也會遭受電擊,所以漸漸地就放棄躍欄,最後就放棄了任何避免電擊的行為﹐只扒在原地哀叫。比對組的狗聽到鈴聲則完全沒有任何反應。

當制約訓練結束後,實驗的重點是觀察比對響鈴後不通電時這三組狗的行為。觀察結果是第一組的狗,一聽到鈴聲,照舊跳過柵欄到另一邊去。第二組的狗,一聽到鈴聲,即使沒被電擊,還是扒在原地哀嚎。第三組的狗聽到鈴聲依舊沒有任何反應。

這個實驗的主要結論是負面情緒可以經過學習而造成。其次是動物對逆境的行為反應和情緒制約的關聯。也就是說當某種逆境和負面情緒的關聯建立後,不論逆境是否存在,任何可以挑起逆境的誘因,都可以促成負面情緒反應。這個實驗同時也證實了情緒是一種可以改變的心理行為。同樣地學習也是營造正面情緒的方法之一,這個經典實驗成為支持正向心理學理論的重要實驗基礎。

這個實驗有許多值得深思的地方。我想儘量留給讀者們自己發掘討論。在此分享的是﹐每當自己陷入沮喪中時﹐我會深切自問的是否也像那隻覺得無助哀嚎的狗?是真的逆境當頭﹐走投無路?還是自己在人生的過程中學習﹑認定的經驗導致的沮喪?對自己提出問題﹐就一定會有答案。能夠誠實的自省﹐認清自己的環境和心境﹐是走向幸福的第一步。

情緒的制約仍然是個人類的基本心理現象,但是人的心理行為遠比動物要複雜。人之所以為萬物之靈,是因為人是唯一可以通過自已的心智活動而達成情緒制約的動物。簡單的說,每個人都可以通過學習﹑自省讓自已更幸福,這是人與生俱來的天賦!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