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義軍將領黃巢吃人實際是背黑鍋
關於黃巢(820~883),我們常見的簡評是唐末農民起義的領袖人物,由他領導的這場大起義沉重的打擊腐朽的李唐王朝,打破唐末軍閥割據混戰的黑暗社會的僵死局面,為社會由分裂向統一過渡準備條件,從而推動歷史繼續向前發展。這些觀點,是經不得推敲的。說他是農民起義領袖,但他本身並不是農民。《舊唐書黃巢列傳》載:「世代為鹽商,富有資財。擅長擊劍騎射,略通書牘奏記,頗有口才,喜愛招養亡命之徒」如此文字,可見他是個帶有黑社會性質的大老闆。說他打擊腐朽和黑暗,推動歷史向前發展,但他本身的行為也不大像。因為他自己比唐代統治者更腐朽黑暗。別的且不說,就說他吃人的事跡就夠。
黃巢在失敗前包圍陳州近一年時間裡,他發明一種名為「巨舂」的石製的機器,採用過機械化方式,將活人粉碎,以人肉作軍糧,供應他圍城部隊,以保證他起義軍的戰鬥力。黃巢所過之地,百姓淨盡、赤地千里。《舊唐書》記載:「黃巢率領全軍圍陳州近一年,數百(一說三千)巨碓,同時開工,成為供應軍糧的人肉作坊,流水作業,日夜不輟。將活生生的大批鄉民、俘虜,無論男女,不分老幼,悉數納入巨舂,頃刻磨成肉糜,並稱之為『搗磨寨』。陳州四周的老百姓被吃光,就縱兵四掠,自河南、許、汝、唐、鄧、孟、鄭、汴、曹、徐、兗等數十州,咸被其毒。」
有專家說,黃巢吃人的規模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其駭人聽聞的程度,既是中國之最,大概也是世界之最。這個觀點一點也不為過。此外他還屠長安城,大規模盜墓。對這樣禽獸不如的魔王,冠之以農民起義領袖,是對農民的污蔑。那些活生生的大批鄉民、俘虜,無論男女,不分老幼,悉數納入巨舂,頃刻磨成肉糜的農民同意嗎?還有河南、許、汝、唐、鄧、孟、鄭、卞、曹、濮、徐、袞等數十州被吃掉的農民認可嗎?至於說他:「為社會由分裂向統一過渡準備條件,從而推動歷史繼續向前發展」更是胡說,正是因為他的所謂起義,使唐中央政府對藩鎮割據更加無力轄治,很快進入五代十國的中華民族歷史上的大分裂。
但關於黃巢以人肉做幹糧的事情,我懷疑是背秦宗權的黑鍋。《舊唐書 黃巢傳》記載:「五月,巢賊先鋒將孟楷攻蔡州,節度使秦宗權以兵逆戰,為賊所敗。攻城急,宗權乃稱臣於賊。遂攻陳、許,營於殷水。陳州刺史趙犨迎戰,敗賊前鋒,生擒孟楷,斬之。黃巢素寵楷,悲惜之。乃悉眾攻陳州,營於城北五里,為宮闕之制,曰八仙營。於是自唐、鄧、許、汝、孟、洛、鄭、汴、曹、濮、徐、兗數十州,畢罹其毒。賊圍陳郡百日,關東仍歲無耕稼,人餓倚牆壁間,賊俘人而食,日殺數千。賊有舂磨砦,為巨碓數百,生納人於臼碎之,合骨而食,其流毒若是。」這裡記載黃巢和秦宗權合兵以及以人肉做乾糧的事情。說明當時黃巢一軍應該非常缺糧,否則不會俘人而食。
然而,《新唐書 趙犨傳》記載:「巢益怒,將必屠之,乃起八仙營於州左,僭象宮闕,列百官曹署,儲糧為持久計。宗權輸鎧仗軍須,賊益張。」趙犨是當時陳州的守將,是陳州大戰的參與者。「儲糧為持久計」的說法值得留意。
此外,《舊五代史 趙犨傳》也有差不多的記載:「巢於郡北三四里起八仙營,如宮闕之狀,又修百司廨署,儲蓄山峙,蔡人濟以甲冑,軍無所闕焉。」如果說「儲糧為持久計」只是做法,那麼「儲蓄山峙」則是結果。這兩處不同的記載都說明黃巢圍陳州,是做充分的準備,有足夠糧草的,不至於要吃人。
有人會認為,陳州圍城三百日,說不定黃巢兵馬後期缺糧,所以才吃人吧。黃巢撤陳州之圍,是中和四年四月底。我們不妨看看中和四年四月的起義軍的情況:《舊唐書 僖宗紀》(中和四)三月壬戌朔。甲戌,克用移軍自河中南渡,東下洛陽。四月辛卯朔。甲寅,沙陀軍次許州,節度使周岌、監軍田從異以兵會戰。賊將尚讓屯太康,黃鄴屯西華,稍有芻粟。「稍有芻粟」一詞,證明黃巢義軍當時是有糧草的。
而另外的有力證據,也是出自《舊唐書 僖宗紀》:(中和四年五月)己巳,沙陀渡汴河,趨封丘,黃巢兄弟悉力拒戰,李克用擊敗之。獲所俘男女五萬口,牛馬萬餘,並偽乘輿、法物、符印、寶貨、戎仗等三萬計。這裡分明還俘虜「牛馬萬餘」。起義軍不吃這些糧草、馬、羊,反而「唯捕人為食」,不是讓人難以置信麼?
我不排除起義軍中有一定的報復行為,但是在有糧草的情況下,要打仗的士兵不吃糧食而吃人,是完全違反常理的。所以黃巢一軍吃人一事,如果不是史官有意誣蔑,就是將吃人魔王秦宗權的行為,轉嫁到義軍身上。從衛生學的角度來看,黃巢吃人的方式是不可能的,因為他是將人活生生的放到米舂裡(「賊有舂磨砦,為巨碓數百,生納人於臼碎之,合骨而食,其流毒若是」),但是我們平時吃雞吃豬都需要清楚內臟,因為內臟大腸含有糞便,會滋生細菌。如果將如此眾多的人活活舂死,那麼不出一個月,他的大軍就要被瘟疫擊潰。唐軍也會乘機返撲,因為這是唐代藩鎮建立功勛的機會。但是黃巢圍困陳州將近一年,說明這種此人方式是不成立的。但不排除個別吃人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