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不養懶官對碌碌無為的要該撤就撤
在幹部問題上,雍正皇帝移棋設子往往不拘常規,有時甚至讓人目瞪口呆。直到後來人們才明白,當時他考慮的是整個大棋局,可謂非常之人必有非常舉措。對官員每三年考核一次,是清朝官場的例行公事,一般不會有什麼新聞。1724年又是一個考核年,上任不到兩年的新君雍正,對一個縣官的處理不同以往,讓各級幹部吃了一驚。
此人名叫常三樂,是直隸吳橋縣令,負責考核他的是直隸巡撫李維鈞。通過認真聽取下屬意見,查閱文書檔案,走訪地方士紳,李維鈞給常三樂寫了兩條評語,一是「操守廉潔」,是個清官;二是「懦弱不振」,工作打不開局面。據此,他建議平調常三樂去管教育,因為教書育人對操守要求高,工作量卻不大,對他比較適宜。吏部看了考核報告,向李維鈞提出一個問題:「你說老常工作不勝任,到底有什麼具體表現,給吳橋縣造成了什麼嚴重損失?」
儘管常三樂工作吃力,但是錢糧該收也收了,社會治安也說得過去,也沒發生過什麼群體性事件,還真挑不出大毛病來。吏部說既然沒發現實質性問題,把人家調離重要崗位,理由不充分,也不符合慣例,提醒提醒算了。李維鈞堅持自己的看法。吏部自信地說,咱也別爭了,還是請示領導吧。雍正帝看了報告,硃筆一揮:「撤職!」理由很簡單,縣域是社稷基石,縣令責任重大,常三樂沒有責任心,本身就是失職瀆職,還要等著出大事嗎?
其實常三樂真該偷著樂。山東曹縣盜賊猖獗,社會治安很成問題,老百姓直叫苦。縣令王錫玠不抓不管不判,結果被皇上直接摘掉烏紗,還判了五年徒刑。正二品的雲南開化總兵仇元正,為人老實本分,但作風拖拉,工作長期沒起色,雍正帝勒令其馬上退休回家。這樣就有人開始懷念起康熙朝後期那些年,當時官員們真是太爽了,就像晚清的李鴻章所說,如果一個人連官都不會當,真是太笨了!
那時,皇上的腦血栓比較嚴重,對人對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常說「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官場的貪、懶蔚然成風,通不過考核的很少,被嚴肅處理的更少。實在看不下去了,往往罰俸了事,幹部經濟上吃點兒虧,政治前途一點兒不受影響。眼看雍正帝的治吏新政如此嚴厲,各級官員在震驚之餘,終於回過味來:「看來,官是不好當了!不但要兩手乾淨,這雙手還必須幹活呢。」
但是,有的人思想一時轉不過來。代理湖廣提督岳超龍表決心說:「為報答皇上厚愛,我一定做到廉潔自律、兩袖清風。」雍正帝不以為然,批示道:「要求太低了吧!當官本來就不該貪,這算什麼高標準?如果只滿足於『清官』的好名聲,卻倒了油瓶不扶,不就是繡花枕頭嗎?」清廉是官員的起碼條件,否則一切免談。貪能誤國,懶也誤國,無所作為的「清官」就是庸官,跟利慾熏心的貪官一樣,都不是好官。作風上正派廉潔,工作上敢於擔當,二者缺一不可。這就是雍正的用人觀。
改變觀念談何容易。無官不貪是中國封建社會的常態,以致形成了一種非理性的官員評價標準:只要不貪腐就是「好官」,至於這「好官」為國為民有什麼貢獻,倒沒人在意,可謂「一白遮百醜」。為了糾偏,雍正皇帝不能不創新工作方法。
1728年元宵夜,內閣普通工作人員小藍正在值班,忽然進來一位高個子中年人,看起來一定是出來散步的內廷值班員。兩人一見如故,邊喝茶邊侃大山。高個子問:「你是什麼官?」小藍不好意思地說,不是官,小小工勤員,收收發發,抄抄寫寫,給領導沏沏茶。高個子問:「其他人呢?」小藍回答,都回家看燈去了。高個子很好奇:「你不喜歡看燈嗎?」小藍說:「當今皇上勵精圖治,聽說晚上都不睡覺,萬一有個急件,沒人跑腿要誤大事的!」
高個子點點頭又問小藍將來有什麼打算。小藍說:「假如天上掉餡餅,能到漁船管理所工作就好了。我家孩子多,這樣就是鬧饑荒也餓不死。」高個子哈哈一笑,告辭。第二天一上班,雍正就問:「哪個漁船管理所有空缺?」下面說廣東南海縣有。雍正說:「讓內閣的小藍去吧。」大家正在驚訝中,雍正又讓人告訴小藍,要吃魚自己下水撈,不能佔漁民便宜。只要是正派能幹的官員,雍正都會予以重用,哪怕其他人有不同看法。
田文鏡主政河南、山東的時候,配合雍正新政,狠狠打擊貪官汙吏,大力整頓官場作風,就連中央幹部到地方收了誰的禮,他也敢向皇上報告,因此得罪了不少人。雍正把他樹為模範總督,號召高級幹部向他學習。戶部向各省要錢擴充小金庫,早已是公開的秘密,只是沒人敢點破。戶部一個叫李衛的中層幹部,曾多次向「一把手」提意見,人家就是不理。李衛就弄來一個櫃子,寫上「尚書專用錢櫃」字樣,放在衙門口羞辱領導。
當時雍正還是雍親王,他記住了李衛的名字。當皇帝後,幾乎年年提拔李衛,李衛也不含糊,在哪兒都大刀闊斧地工作,政績斐然。但是李衛為人粗粗拉拉,比如直呼領導「老張」、「老李」,工作方法也簡單粗暴,許多人對他有看法,對他的舉報就沒斷過。雍正做大家的思想工作:「這個人渾身是刺不假,但沒有私心,都是為了工作。你們要不服氣,給我推薦個又能幹又溫柔的完人怎麼樣?」不管大家對雍正皇帝的團隊有什麼意見,但是,他們大多為人正派清白,勤奮能幹有建樹,這是公認的。
雍正帝本身就是中國歷史上最勤奮、最有作為的君王之一。他每天睡眠不超過四小時,只有過生日那天才給自己放一天假。現存檔案表明,他光在奏折上就批了1000多萬字,是全部《資治通鑒》字數的三倍還多。雍正帝的父親康熙帝創造了一個盛世神話,最後也留下了一堆麻煩事:吏治腐敗、效率低下、國庫空虛。早在當藩王時,雍正就深為憂慮。雍正上任後,既不容忍「貪」,又不容忍「懶」,兩手抓,兩手硬。他首先誅殺貪官,保持高壓,讓官員們聽到「錢」字就發抖。在對貪官執行死刑時,常組織官員到場觀摩,他認為現場警示教育,比讓官員學習《論語》管用得多。
與此同時,雍正獎掖勤與能,責罰庸與懶,逼迫官員改變作風,不換腦筋就換人。大家如夢初醒,意識到不是現在官不好當了,而是過去當官太容易了;誰再像以前那樣混日子,就是跟自己過不去。於是,各級官員很快適應了新形勢,紛紛行動起來。官場風氣迅速扭轉,號稱「雍正一朝,無官不清」。這實在是中國封建社會的奇跡,也為推進各個領域的改革提供了保障條件。創設軍機處,集中權力推進改革;取消人頭稅,緩解社會矛盾;改土歸流,維護國家統一等大動作,如果沒有肅貪治懶的鋪墊,是不可想像的。
數字最能說明問題。康熙末年,國庫存銀僅3200多萬兩,到雍正七年(1729),已增長到6000多萬兩,幾乎翻番。雍正帝的父親康熙帝遺留的爛攤子,兒子乾隆帝可能會遇到的障礙,在他手中基本收拾停當。對此,日本的華裔學者楊啟樵感嘆道:「康熙寬大,乾隆疏闊,要不是雍正的整飭,清朝恐早衰亡!」康乾盛世是中華古代文明的巔峰,雍正承前啟後,是康乾盛世成型的關鍵人物,所以「康乾盛世」又稱「康雍乾盛世」。
然而,康熙登基早,乾隆壽命長,兩人執政時間加起來長達124年之久,而夾在中間的雍正時代,只有短短的12年8個月。考慮到這個事實,人們對雍正的卓越成就和超凡智慧,對他的執政團隊的「實心任事」和敢於擔當,不能不肅然起敬!時光川流不息。讓官員告別「貪」、「懶」形象,插上「廉」、「能」雙翅,扶搖天地,大有作為,這個雍正成功的秘密,在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新時代,仍然在閃著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