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勣與褚遂良結局大不同
文天祥《正氣歌》裡有「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的名句。這兩句話述的是政治或軍事人物在面臨性命交關等重大考驗時的自由抉擇,跟西方諺語「生命誠可貴,自由(或其他選項)價更高」的精神相同。唐高宗李治廢后的政治風暴爆發,兩位著名的政治人物一代名臣褚遂良與軍事名將李世勣都捲入這場政治風暴中。然而,兩人的表態不同,所以下場也不一樣。
褚遂良(596~658)是錢塘人(今浙江杭州)。很多人都知道,他是著名的書法巨擘,與歐陽詢,虞世南,薛稷並稱「初唐四大家」。但他同時也是唐朝的重臣,貞觀二十三年(649)與長孫無忌同受太宗遺詔輔政。他後來捲入了唐高宗李治廢后的政爭,耿直的個性,鑄成了他個人的悲劇。基於儒家重視氣節的傳統,所以未被列入《正氣歌》裡的正氣人物,還是多到「族繁不及備載」,遂良也成為遺珠,但是他的表現,絕對不遜色於任何入榜的正氣偶像。
遂褚良跟長孫無忌都是反對廢后派,但兩人動機不同。長孫無忌是國舅,身負外戚集團的重大政治利益。褚遂良則是完全出於支持政治傳統和道德的信念。其實他大可不必淌這渾水。然而,他的天真和固執,卻驅使他必須這麼做。更難得的是,褚遂良還自告奮勇要發「第一槍」!史書記載,永徽六年(655)九月,高宗廢后與立后之議起,一票重臣如太尉長孫無忌、司空李世勣、中書令褚遂良、佐僕射於志寧等人聚在一起商議,長孫無忌本來要第一個進諫的,但褚遂良發言說:「太尉是皇上的舅舅、司空是開國功臣,不可以逼皇上背負殺舅舅、殺功臣的罪名。我出身低下,沒有立過什麼大功。卻做到高位。又受先帝(李世民)臨終時的託負,如果我不力爭,到了九泉之下又有何面目見先帝呢?」
果然,當李治召見眾人到內殿談判時,聰明的李世勣稱病不肯去。會議開始,李治說:「罪莫大於絕嗣,皇后無子,我想立昭儀(武則天)為后,你們認為如何?」褚遂良就搶著說:「皇后出自名門世家,是先帝為皇上挑選的好媳婦。先帝病重時,執著我的手對我說:『我把兒子和媳婦都交託給你了。』這句語陛下也聽見了。言猶在耳,你怎麼這麼快就忘了呢?皇后並沒有過錯,所以不可廢。」李治非常不爽,這場會議不歡而散。
第二天,李治找他們再談。這次,褚遂良說的話更大膽露骨了。他說:「陛下如果一定要另立皇后,也請選擇出身名門貴族的。為什麼一定要選擇武昭儀呢?武昭儀以前侍奉過先帝,還上過床!如今立她為后,天下人會怎麼看呢?」接著,他把手中的笏(古代大臣朝見時所執手板,可用以記事)放在殿階上,叩頭流血說:「還陛下此笏,希望讓我告老還鄉。」李治又羞又怒,下令把他趕出去。
躲在簾後偷聽的武昭儀此時恨得牙癢癢的說:「何不撲殺此獠(獠指南蠻,褚遂良是南方人)!」但長孫無忌說:「褚遂良是先帝的顧命大臣,有罪不加刑。」讓他躲過一劫。之後,褚遂良被貶官擔任潭州(長沙)都督,顯慶二年,徙桂州(桂林)都督。未幾,再貶到愛州(今日越南清化市)任刺史(州長)。公元658年,褚遂良死在任上。顯慶五年(660),褚遂良的兩個兒子褚彥甫、褚彥仲被殺。
本來捲入這場權力風暴的李世勣,卻很懂得明哲保身之道。後來,李治又找李世勣談話。試探他的口氣說:「我想冊立武昭儀之事,褚遂良固執不從。但他是受顧命大臣。如果他們都反對,我是不是該到此為止呢?」未料李世勣卻回答說:「這是陛下的家務事,何必問外人呢?」李治一聽之下士氣大振,於是決定立武昭儀為后。乾封元年(666),李世勣獲任命為遼東大總管,率兵攻伐高麗。總章元年(668),李世勣兵至鴨綠江,與薛仁貴會師,攻克平壤,奏凱而歸,到達他軍旅生涯的最高峰。總章二年(669),李世勣卒,享年76歲。
反諷的是,因為在廢后/立后政治風暴中妥協而保住身家性命、後來功業更上層樓的李世勣,功名榮耀卻敗在兒孫輩手上。後來武則天當了太后,武氏家族專政,唐朝宗室危殆。李世勣的孫子徐敬業(李世勣本姓徐,獲唐朝賜姓李)起兵討伐武則天,事敗後被滿門抄斬,李勣也被剖棺戮屍。到後來唐中宗復辟之後才獲平反昭雪。這種詭異的變化和結局,恐怕是當初選擇妥協立場的李世勣做夢也想不到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