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朝的滅亡與秦始皇暴政有何聯繫
賈誼的一篇《過秦論》,給秦帝國貼上了暴政的道德標籤兩千餘年。難道事情真如傳聞中的那樣,秦帝國是亡於暴政?似乎事情又不那麼簡單。
公元前210年的那個冬天,秦始皇在第四次東巡的路上,告別了他殫精竭慮,耗盡畢生心血所創建的帝國,帶著些許遺憾與世長辭。令他至死都耿耿於懷的是東郡(今河南省濮陽西南)那石頭上的幾個字:始皇帝死而地分。的確,一語成讖,在秦始皇逝世的三年後,雄霸四海的秦帝國轟然坍塌。
在此提醒要擯除以貼道德標籤為主視角的讀史方法,而「暴政」論就屬於典型的貼道德標籤行為。首先,暴政這個說法就很有妖魔化的嫌疑,缺乏公正的色彩;其次,暴政並沒有明確的界定標準,只是種很模糊的形容,由於時代、立場以及個體的理解差異,對這個問題的衡量尺度莫衷一是,不便於對歷史的規律進行精確的提煉。因此本文在關於秦帝國的終結是由於暴政這一主流常見說法,是不予承認的。
退一步講,我們姑且假定有暴政存在,至多也就是把當時秦帝國政府秉承的基本治國方針——嚴刑峻法拿來當作標準。而按照這個標準,試問,兩千年來中國歷史上,還有不是暴政的朝代嗎?就史料而言,率先誣秦「暴政」的漢朝,也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他們司法當局手中的法律武器不如秦時的那樣全面,或者明顯地沒有那樣嚴酷。
況且,所謂的「暴政」真的就是維繫政權與統治的天然大敵嗎?這似乎又未必。換句話說,秦帝國的衰亡與暴政無關。因為「暴政亡秦」這種說法的邏輯基石根本就不存在,那麼構築在其之上的一切說法,必然都是虛幻的空中樓閣,站不住腳。換言之,只要立足於科學視角,以暴政作為切入點來探尋秦帝國的衰亡原因,就是一條走不通的死路。
因此,若要探尋秦的衰亡真相,只能另闢蹊徑,重新從故紙堆裡尋找歷史的蛛絲馬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