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炎最大的政績
司馬炎這一生中最大的政績當數消滅東吳,完成了南北統一。這場戰爭一直影響到百年後的淝水之戰,當時的前秦君主苻堅就是因為堅信自己一定能夠像西晉那樣橫掃江南,才不顧眾人反對,執意南征。他的理由之一就是司馬炎打算平吳時也有許多人反對,不是也成功了?但西晉的經驗卻不能推廣到前秦。前秦國內存在太多隱患,東晉的實力也非東吳可比。
在司馬炎的時代裡,曹氏和司馬氏前輩們已經打下了不錯的基礎,國內也沒有迫在眉睫的危機,惟一的問題是西部邊疆不穩定,卻也還可以承受。而在南方,東吳的君主孫皓是個徹頭徹尾的暴君,性情暴虐,倒行逆施,生平最喜歡做的就是用酷刑殺人。在他的統治下,吳國的形勢越來越糟,百姓人心浮動,西晉的統一大業趕上了最好時機。
泰始五年(269),司馬炎任命尚書左僕射羊祜坐鎮襄陽,為消滅吳國做戰略準備。羊祜是司馬師的內弟,才能出眾,忠心耿耿,受到當時百姓和後世人的尊敬。接受這道任命後,他在襄陽安撫百姓,減輕賦稅,努力加強戰略物資儲備。雖然吳國的形勢已經每況愈下,但江東依然有許多人才,羊祜在襄陽期間,三國名將陸遜的兒子陸抗出任東吳對晉方面的主帥。他頗有父親的遺風,上任沒多久,就在與晉方的較量中攻城破陣,讓羊祜看到了他的軍事才能。羊祜明白自己遇上了對手,就採取相持戰略,在積極備戰的同時採取懷柔政策,安撫邊界軍民,讓東吳百姓也感受到西晉政權帶來的好處。
五年之後,陸抗病逝,晉軍又得到了機會。羊祜向司馬炎提出討伐吳國的建議,但卻遭到賈充等人的反對。賈充是晉武帝時期的重要人物,在史書中歷來以奸臣的面目出現。他前期最重要的活動是當機立斷,在司馬氏奪取政權的關鍵時期下令殺死了魏帝曹髦,因此受到司馬昭的器重,後來又在立儲事件中站在司馬炎一方,成了晉武帝最信任的大臣。這個人出身法學世家,頗有才幹,曾經主持修撰《泰始律》,為西晉一朝立下汗馬功勞。他強烈反對伐吳確實也有自己的理由:西晉對平定東吳的確沒有必勝的把握,曹操大敗於赤壁的陰影猶在,他認為皇帝不該拿江山去冒險。這種極端的小心翼翼導致行動上的患得患失,賈充成了極端的反戰派。
雖然羊祜一再請戰,但司馬炎在賈充等人的影響下總是不同意。羊祜很憂憤,感歎說:「天下不如意事,十常居七八。現在上天給了我們這麼好的機會,難道一定要等到錯過以後才後悔嗎?」又過了兩年,羊祜也患了重病。臨終前他讓張華轉告司馬炎,說如今孫皓暴戾,已經盡失江東人心,趁著這個機會攻打東吳,一定可以成功。但如果孫皓死了,下面再有個英明能幹的人繼承他的位置,重新贏得江南人心,到時候調整戰略,再加上長江天險,恐怕西晉就再難滅掉吳國了。最後他向朝廷推薦杜預,讓他繼續完成自己未竟的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