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助隋煬帝登上帝位的權臣楊素

助隋煬帝登上帝位的權臣楊素

  大唐證聖三年,一代女皇武則天下了一道很嚴厲的詔書,宣佈前代的隋朝權臣楊素包括他兄弟的子孫後代,都不得留在長安擔任京官及充當侍衛。詔書一下,楊素一門後輩侄孫如楊元禧、楊元亨、楊元幃等一股腦被貶出京城,發配到邊遠荒涼之地擔任地方小官。事情的緣由是曾擔任武則天御醫的楊元禧得罪了武則天的男寵張易之,懷恨在心的張易之於是便找機會對武則天大吹枕邊風,說楊素父子在隋朝時並不忠心(有逆節),他的子孫後代肯定也不是什麼好東西,不適合留在天朝大唐仕官。
  做君主的最擔心的正是臣子不忠,尤其是武則天這種「逆天而行」的女主,武則天一怒之下,也順便為了安撫「男友」,便下了這道詔書。詔書中有兩句評論楊素一生的話最是觸目驚心:生為不忠之人,死為不義之鬼。憑心而論,事情的起因雖與政治鬥爭有關,但詔書的內容卻基本上代表了唐人對其前朝興亡成敗原因的基本認識:從唐太宗以來,大唐的君臣們都一致認為,隋朝之亡與隋煬帝的過份折騰有關,而鼓搗隋朝改易太子,讓好矯飾、愛折騰的楊廣登上皇位的權臣楊素正是這一切的罪魁禍首。
  也確實,大隋朝在開國君主隋文帝的治理下,國力強盛、民生富足,對外沒費什麼力氣就讓強盛一時的突厥俯首稱臣,對內二十幾年積累起來的糧食、布匹等經過隋末反王李密、王世充們源源不斷的掠奪,一直到大唐貞觀年間都還沒有用完。這樣一個強大而富足的國家經過敗家子楊廣短短十幾年的折騰生生給折騰到亡國,把楊廣一手推上太子位置進而繼承為帝的隋朝一號權臣楊素確實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楊素性格複雜,身份多樣、能文能武,堪稱全才。他既是大隋朝「功臣莫居其右」的一時人傑,亦是朝堂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頭號權臣,但他最後在史書上留下的評價卻是陷害忠良、打擊異己,致國於傾危的一代權奸,在民間各種評書、戲曲傳說中亦是鐵板釘釘的白臉奸臣。在喜歡給歷史人物臉譜化的中國,楊素的白臉形象似乎已難再改,然而在撥開歷史的層層迷霧之後,我們又發現,楊素似乎長有另外一幅完全不同的臉譜,他寬容大度、不拘小節,不但是善於挖掘人才的伯樂,更是接連促成幾段愛情佳話的好人,隋唐之際產生的「破鏡重圓」、「風塵三俠」、「牛角掛書」等幾段佳話皆與他的名字掛上關係。在楊素身上,我們似乎可以看到天使與魔鬼兩幅截然相反的面孔!
  楊素躋身歷史舞台,最初憑的是以武人身份立下軍功。作為大將,他的統兵作戰方法十分獨特殘忍,每次大戰前都要在軍中藉故找一些犯錯的士兵出陣斬首,多者百餘人,少者也不下十幾個。還未開打,己方這邊就先人頭齊刷刷落地,流血盈前,楊素卻能做到眉頭都不皺一下,照樣談笑自若,而他這樣做的目的竟然是為了鼓舞士氣。兩軍對陣,他從不指揮整軍壓上,而是先派個一二百人上去廝殺,務必要求取勝,不能取勝而敗下陣來者,無論剩下多少人,立刻全部斬首於陣前。繼而再派幾百人上去廝殺,如前而戰,不能取勝的再全部斬首,直到取勝為止。
  這種極為罕見的戰法,歷代兵法中唯有《尉繚子兵法》曾提過,但將之用於實戰的僅楊素一人而已。這種戰法歷代以來雖一直為人所抨擊,然而卻令楊素終其一生,歷經百戰,罕有一敗,因為在死亡的驅使之下,他的手下戰士只要上陣必抱定必死的決心,反而更能激發內心的戰鬥意志,故此所向無前。楊素的後人繼承這種打仗不要命的家風,也曾為大唐開疆拓土獻出一份力氣,楊素侄兒楊弘武曾參加了唐太宗征伐高麗的作戰。整體而言,英明神武、打仗能力被視作歷代帝王之中佼佼者的唐太宗對整個征遼作戰亦是辦法不多,但是楊弘武的驍勇卻讓他眼前一亮,以至大唐天可汗都連聲讚歎:「越公兒郎,故有家風矣!」
  這種冷酷的戰法也得到大唐名將李靖一定程度的認可,李靖曾得到過楊素的提攜,他在自己的兵法《李衛公兵法》中曾如是道:「古之名將,十卒而殺其三者,威振於敵國;殺其一者,令行於三軍。」當然李靖有沒將這種戰法引入自己的實戰中就不得而知了,但李靖在大唐一朝往往憑少數人馬即能取得巨大勝果卻是不爭的事實。憑著這種殘忍的戰法,楊素統兵戰無不勝,甚至在跟突厥這種天生的騎兵作戰時,楊素都豪氣沖天,居然放棄常規的車戰戰法,直接跟突厥比拚騎兵對騎兵的正面交鋒,一仗打得突厥達頭可汗的十萬鐵騎號哭而去。
  隋朝素有四大名將之說,分別為韓擒虎、賀若弼、楊素、史萬歲,但是頭兩人只在統一南北的作戰中狠狠閃光了一把,之後就幾無出場機會,史萬歲經歷坎坷很少有機會獨當一面,只有楊素一人,終大隋一朝,無論是內定叛亂還是外擊強敵,始終行走在戰鬥的最前沿,而且從無失手,每戰必勝,令大隋帝國四面平靜,邊塞無煙。
  宋朝有一本著名的兵書《何博士備論》在談到楊素時曾曾由衷地讚歎:「素之兵未嘗小衄,隋功臣無與比肩者,其為烈亦至矣。」憑借戰功的不斷累積,楊素很快榮升到尚書右僕射(相當於右丞相)的位置,與隋朝第一名臣高熲共掌朝政,成為朝臣中的二號人物。然而,楊素儘管打仗厲害,號為名將,但至於治國理民就遠非其長了,尤其是跟高熲相比,在政務方面他就遠遠不如。從這個時候開始,為了謀求更高、更榮盛的地位,楊素努力鑽營,大耍奸計,由「功臣莫居其右」的一時人傑,來了個華麗的轉身,向「致國於傾危」之一代奸雄轉變。
  翻開《隋書》,有個現象令人不得不關注,那就是在列傳中排名靠前的十幾號人(都是主要功臣),幾乎沒有一個落得善終,究其原因,乃是因為隋文帝雖有雄才大略,卻一向刻薄猜忌,加上大隋江山本是從北周的孤兒寡母手上奪來,名不正言不順,故此隋文帝向來對群臣防範很深,晚年猜忌尤重,一干重臣,先後以各種小毛病或斬或黜,最後連被隋文帝視若親子的「真宰相」高熲都無法避免。功臣之中,唯獨楊素沒有遭到厄運,反而一路高昇,成為頭號權臣,其箇中原因,不得不察。
  從隋朝名將史萬歲之死,可瞧出楊素行事之陰狠毒辣。在隋朝四大名將裡數史萬歲經歷最為特別,因為他完全是靠著一刀一槍從底層幹起才有此地位,但是這樣一個百戰名將,在楊素陷害之下,竟是以在眾目睽睽的朝堂之上被當場活活打死的方式落幕。史萬歲曾作為楊素的副手參與平定江南的叛亂,因戰功卓著得到一步步高陞,後來突厥犯塞,他被授予跟楊素等同的軍權統兵出戰,立下比楊素高得多的軍功。楊素忌其功勞在己之上,便向隋文帝獻饞說其實突厥人早就投降了,史萬歲完全是為了邀功而向毫無準備的突厥人進攻,結果史萬歲不僅有功不賞,反而在隋文帝心裡留下極惡劣的印象。隨後藉著隋朝太子楊勇被廢一事,楊素假稱史萬歲沒有在朝堂上候旨而是跑去拜謁東宮。是時隋文帝正在追查太子餘黨,一聽此言,怒火攻心,立即將史萬歲傳來定了一個「懷詐要功」的罪名,命人當堂活活打死。
  史萬歲之死,如李廣將軍自殺一樣,消息傳出,天下之人,知與不知,莫不為其鳴冤流涕。從這個事件即可看出,楊素之「奸」已經到了怎樣一個地步。史載楊素當政後,朝臣中稍有不肯附和者,即便至誠體國如名將賀若弼、史萬歲者,如名臣高熲、李綱、柳彧者,都遭到楊素的暗中陷害排擠。很多同僚之所以下馬,背後總能看到楊素施展黑手在運作,更有一些人因為十幾年前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得罪過楊素也被當權後的楊素找到機會公報私仇、打壓報復。
  然而,楊素一生最大的罪名並非上述這些案例,而是改易隋朝太子一事。隋文帝與獨孤皇后一共生有五個兒子,長子楊勇在隋朝立國之初即被立為太子,後來的隋煬帝楊廣排行第二,帝位本沒有他的份,但他通過與權臣楊素勾結終於將哥哥搞下馬,奪得了這個本不該屬於他的帝位。楊勇當了二十年太子,其實並無大過錯,除了花錢稍微大手大腳一點之外,如果他能順利繼承皇位,最多生活奢侈一點外,應該能將富足而強大的隋朝國祚延續下去,至少不至於像二弟楊廣那樣落得個二世而亡。
  他一生最大的缺憾即是碰到了一個極品的老娘。那老娘獨孤皇后奇妒無比,不但不讓自己的皇帝老公染指其他女人,連做臣子的跟小妾生了兒子都能惹得她醋意大發,因此即便自己兒子的感情問題也要吃醋,因楊勇基本上沒跟正妻有什麼感情反而跟小妾們生了一堆兒女,萬惡淫為首,楊勇在她眼裡簡直成了荒淫好色的夏桀、商紂的代名詞。隋文帝這個著名的「妻管嚴」患者向來是惟老婆馬首是瞻,加上他本人一貫勤儉節約(甚至可說小氣吝嗇),對楊勇的很多做法也看不慣,因此對長子楊勇的印象自然越來越差。
  作為楊廣一黨的權臣楊素,便是抓住這難得的一點空隙,不停地詆毀太子楊勇,不停地在隋文帝耳邊鴰噪楊勇這個不是那個不是;另一邊又不停地暗示晉王楊廣如何的賢如何地好(生活作風優良、不聽歌不泡妞、禮賢下士、孝敬父母等)。久而久之,楊勇便成了劉阿斗還昏庸、比陳叔寶還敗家,將來早晚會斷送大隋江山的不合格儲君,而晉王楊廣則毫無疑問成了唯一適合接替他的人選。公元702年,隋朝改易太子一事終於塵埃落定,楊勇被取締太子身份,廢做「庶人」(連普通皇子的身份都沒有了),未來將使勁折騰大隋朝一直折騰到亡國的楊廣,正式做了太子,歷史在楊素一手操縱下狠狠地拐了個大灣。
  楊素在這個過程中所扮演的不光彩角色,注定了他今後一生都只能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被千秋萬代的人們所唾罵。唐太宗曾在一道《諭侍臣絕讒構論》中痛斥楊素:「隋太子勇撫軍監國,凡二十年,早有定分。楊素欺主罔上,賊害良民,使父子道滅,逆亂之源,自此開矣。」楊廣做了太子,他的其他兄弟馬上有人表示不服,楊廣立刻又聯絡楊素,由楊素出面,羅織罪名,將三弟蜀王楊秀廢做庶人。滿朝文武,除了駙馬梁毗還敢上書彈劾,已無一人敢出頭,梁毗怒斥:「太子,蜀王兩位皇子被廢罪之日,百僚無不震竦,唯楊素反倒揚眉奮肘,喜見容色,此乃利國家有事以為身幸也。」然而,楊素權勢已極,終無法被撼動半分。最後,連隋文帝之死,都與楊素掛上關係。
  關於隋文帝之死,史書雖然閃爍其詞並沒有明言說是被楊廣所弒。但是綜合來看,楊廣一黨終究難逃嫌疑,而作為楊廣首席幫兇的楊素,一直被視作具體行動者,受到後人萬世之唾罵,武則天詔書裡說他「生為不忠之人」指的正是此事。在這些作惡多端的外表之外,楊素似乎長了另一幅面孔,他賞識新人、獎掖後輩,積極挖掘人才,更讓人感動的是他不愛美色識英雄,為了提拔後進,甚至不惜送走自己寵愛的女人接連促成了好幾段愛情佳話。
  第一個與楊素有關的愛情佳話即是著名的「破鏡重圓」故事。楊素作為統一南北作戰的主要將領之一,立下了重大軍功,事後論功行賞,獎品包括一個絕世美人陳後主的妹妹樂昌公主。樂昌公主以其美貌和貴族氣質很快贏得楊素的專房寵愛。然而有天,楊素卻發現美人失去了往日的神采,眉宇間總透出一股無法掩蓋的憂傷,疑惑之下楊素追問事情原委。不問不知道,一問嚇一跳,原來,公主的前夫找上門來了。
  原來,陳朝亡國之前,樂昌公主的原配丈夫徐德言就早早預料到國家命途多桀,早做準備,他與妻子做了一個約定:以夫人之才貌,倘若國亡你必然流落到權豪之家,那時你我恐怕會永遠分離,倘若我們緣分未絕,還有機會相見,應該有一個信物。信物,即是一面打破成兩半的銅鏡,夫婦倆各執一半。事後,果如徐德言所預言的那般,陳朝亡國,美貌的皇族樂昌公主被作為戰利品送到長安,並被隋文帝賜給功臣楊素,而徐德言則僥倖逃過兵災,撿了一條命在。
  但是,夫妻倆恩情未絕,徐德言流離失所,歷經千難萬苦,終於從江南來到隋都長安,並按照事先約定的方式以那半面銅鏡與樂昌公主的家奴對上了號。樂昌公主得知此事,且喜且憂,喜的自然是前言未忘,夫婦仍有團聚的可能,憂的是侯門一入深似海,越公楊素家的高牆大院阻隔了兩顆依然相戀的心,怎麼辦?難道跟楊素直言了嗎?以他對自己的寵愛,知道自己心裡還記掛著別人,男人身上易見的嫉妒之心會不會讓他一怒之下殺了徐德言?公主輾轉反覆,不敢如實向楊素說明,只得偷偷哭泣,數日不食。
  就在公主心裡忐忑不安之際,性情男子楊素卻做了件她料想不到的事。聽完故事後的楊素不但沒有生氣,反倒是動情地愴然改容,他立刻讓人召來徐德言,令其與公主相見,然後賜宴,在宴會上當堂宣佈,將樂昌公主送還徐德言,順道還贈送了大量財物。故事的最後,她與徐德言偕老於江南老家,「破鏡重圓」遂如最圓滿的童話一般,成為千百年來最為人們津津樂道的故事之一。唯一讓人稍感遺憾的地方是,故事背後那個成人之美的楊素,如大多數做好事不留名的人一般,往往被人忽略。順便一提的是,隋文帝寵愛的宣華夫人也是樂昌公主的親姐妹之一,但她顯然沒有樂昌公主的好運氣,碰得到楊素這樣的男人,她在隋文帝還沒死透的時候就遭到楊廣的性騷擾,隋文帝死後的當夜更是立刻被楊廣霸佔,不久羞憤而死。
  第二個與楊素掛鉤的故事便是大名鼎鼎的「風塵三俠」傳說。「從來女俠出風塵,早知李靖是英雄」的紅拂女在故事裡原本也是楊素的人,不過她慧眼識英雄,居然主動連夜私奔投靠了白天到越公府上拜見過楊素的李靖。在故事原始出處《虯髯客傳》裡面,紅拂女是背著楊素偷偷投奔李靖的,他們一見面便感到情投意合,因擔心被追捕很快化妝逃出長安。但是紅拂女講的一句話卻很關鍵:「諸妓知其無成,去者眾矣。彼亦不甚逐也。計之詳矣,幸無疑焉。」楊素對逃跑的姬妾居然不怎麼想追回來,由此,我們姑且認為楊素半是被動半是自願想成人之美的吧!
  前兩個故事讓明代的馮夢龍對楊素大加讚賞:「不追紅拂妓,放樂昌,俱越公大豪傑事!」第三個故事相比前面兩個故事,也許沒那麼有名,但楊素慷慨豪邁、提攜後輩的豪情卻比上面兩個故事來得更淋漓盡致的展現。與楊素同朝為臣的李德林有個聰明英俊的兒子,叫李百藥,他七歲能文,被喻作神童,前途本是一片光明,可惜在成長道路上卻犯過一件大錯,差點前程盡毀甚至可能丟掉性命,但是幸運的是,他碰上了楊素。
  李百藥有天色迷心竅,夜入楊素家後院,跟楊素的小妾通姦,結果被楊素來了個捉姦捉雙,人贓俱獲。以楊素當朝第一號紅人之權勢,李百藥本該是死無葬所了,沒想到楊素看到年未二十的李百藥儀神俊秀,風度翩翩,好一副玉樹臨風的少年郎模樣,心下暗自讚賞,有心要放其一馬,於是跟他提了個條件:「聞汝善為文,可作詩自敘。稱吾意,當免汝死。」當即給李百藥鬆綁,並送來紙筆。李百藥也不含糊,當場唰唰唰寫了一首文采飛揚的長詩以獻。
  楊素看了一下「答卷」,讚賞不已,立即履行前約,讓他走人,非但如此,楊素還順手將那個與李百藥通姦的小妾送給他,成其好事;更叫人目瞪口呆的是,不問罪、送人,楊素還兼當起了慈善家,送給倆人數十萬錢財做禮金。不久之後,李百藥更被授予隋朝禮部員外郎的官職,而這一任命,正是楊素大力向隋文帝推薦的結果。被人捉姦在床,非但沒有遭到懲罰,還得到美女和巨額錢財,還當上了高官,估計李百藥做白日夢也夢不到有如此好事了。
  古時帝王,後宮佳麗三千以至上萬,甚至數萬,有時為了表示一下大方,也會將一些人老珠黃、容貌抱歉的宮女送出宮外,獎賞給有功將士。但是如楊素這般,將最寵愛最絕色的女子轉手送人,甚至在被戴了綠帽後仍能不計前嫌,不做懲罰慷慨送人,實在是少見中的少見,甚至可稱極品了。而且作為歷史人物,這種成人之美的事只要有一樁就足以令人敬佩了,但楊素居然一口氣成就了三段錦繡良緣,如果再加上下文嫁侄女予封德彝一事,那楊素一共為後世創造出了四段愛情佳話,這個記錄恐怕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了。
  除了頻送美女,成就幾段愛情佳話外,楊素還以其罕見的識人眼光,接連賞識提拔了很多後輩新人。由於虯髯客的故事過於詭異離奇,故此跟這個故事相關的紅拂女是否真實存在一直受到後人的質疑,但是不管怎麼說,由於有成人之美的先例,即便紅拂女的故事只是人們臆造的一段傳說,楊素不愛美人識英雄的做法確實是深入人心的,所以故事的背景不會發生在別人身上,只能發生在楊素身上。
  真實歷史中,「風塵三俠」主角之一的李靖年少時確確實實曾得到過楊素的格外關照。李靖乃是與楊素並列隋朝四大名將的韓擒虎之外甥,有這層關係,李靖從小就有很多機會與包括楊素在內的前輩見面。時任左僕射(相當於左丞相)的楊素儘管暗地裡一直嫉妒跟自己同列的其他三位名將,但對後輩的李靖卻非常看好,曾手撫自己的座位對李靖道:「你這小子,前途無量,將來早晚是要坐我這個位置的!」
  另外一個被楊素提攜過的後生乃是「牛角掛書」這一典故的男主角——李密。李密在隋末唐初這段歷史中絕對是個風雲人物,最巔峰期手握天下一半以上的精兵強將,「威之所被半天下」,隋唐評書裡最著名的幾個主角如秦瓊、單雄信、徐茂公(徐世勣)、程咬金、王伯當等人無不作為他的帳下鷹犬為他東征西討。
  但是,李密在擁有這份家業之前,在大隋朝尚未崩潰之前,曾有極端落魄的時候,正是在他前途最黯淡的時候,因堅持不懈地學習,騎牛在路上的時候也要在牛角上掛著《漢書》捧讀,被楊素撞見。楊素十分驚奇,騎馬在牛後跟了好久,然後才上前詢問,與其交談一番之後,大為驚奇,立刻將他引薦給自己的兒子楊玄感認識,並很實誠地對兒子告誡道:「你的識見水平跟李密比,差得老遠了。」
  在楊素的撮合下,落魄青年李密青雲直上,跟朝中一號大員的兒子交上了朋友,一身本領也算找到了用武之地,這為日後楊玄感「幹大事」(造反)也算提前找了一個好幫手。在被楊素提攜過的人當中最邪門的當屬封德彝,這人跟李靖一樣,年輕時也曾得到楊素的一再垂青,史載楊素向來自負才勢,對朝中很多同僚正眼瞧都不瞧一眼,但唯獨對愣頭青封德彝十分賞識,不但對其降禮賞接,整日與他論天下事,袞袞不倦,還將一個侄女嫁給他,最後對他下了一句跟李靖類似的評語:封郎終當會坐上我這個僕射的位子的。
  哪知這句話不但成了鼓勵封德彝奮發向上的動力來源,甚至還救過他一命。封德彝參加了隋煬帝征討遼東的戰役,坐船從海路出擊,半路上他乘坐的那艘船出了意外,全船的人都落水而死,只有他有幸撿了一條命回來。據說他落水後抱住了一塊木板,隨浪漂浮在茫茫大海上,但不久即力氣用盡,陷入絕境,就在他幾乎就要放棄的時候,突然想起楊素對他說過的那句話,猛然警醒:我將來是要當僕射的人哪,怎能陰溝翻船死在這種地方?
  就好比舊時代很多傳奇性人物遇險前不甘心的說法一般:算命的說我將來會大富大貴呢,哪能那麼容易死了!處於絕境中的封德彝正是靠著這句話作為信念的支撐,堅持了下來,即使前胸隨著波浪起伏跟木板相互摩擦皮開肉綻,甚至都露出骨頭,依然拚死咬牙死死抱住不放,最終等來救援,撿了一條命回來。大難不死的封德彝後來果真如楊素所言那樣,作了唐高祖李淵的右僕射。
  得到楊素賞識的幾位青年,日後皆是一時才俊,隋末風雲人物李密就不必多說了,官至宰相的封德彝也勿需再提。其他幾位如李靖,其作為武將的成就還遠在楊素之上,甚至被看作是與白起、韓信這兩位前輩並列前三名的中國史上超級名將。被楊素捉姦在床卻意外人財兩得的李百藥,在大唐貞觀盛世大規模修史之時,獨自承擔起《北齊書》的修撰工作,這本著作後來位列二十四史之一,李百藥也算不朽了。若說世界上伯樂太少,也不盡然,至少隋唐之際的楊素可算一個。
  這樣一個賞識新人、獎掖後進、不遺餘力提拔人才的楊素,同那個嫉妒同僚、處處防人害人的楊素,似乎很難看作同一個人。其實細究一下還是可以發現,這個擁有兩幅看似完全不同臉孔的楊素,本質上還是一個人、一副面孔,因為,人本來就是個矛盾的集合體。楊素是個自矜自傲的人,而且他有這個資本。他出身軍事貴族世家,自小懷有少數偉大人物才擁有的那種抱負,以至於周圍的大人都無法瞭解他的內心世界。所謂英雄的腳步總是孤獨的,在這樣一種「知我者稀」的環境之下,他從小就處於並享受於一種少數人物的孤獨感之中,其結果只能使其往越來越自矜的方向發展。
  而且他也確實有才,論打仗天下無敵,無論水戰、陸戰、騎戰,無一不精、無一不勝;論作詩當世無雙,其詩作雖然在盛唐時代也不好意思拿出手,但在詩歌尚未發達的隋代,即便是被稱作隋朝第一才子的薛道衡都要忍不住擊節歎服;他的口才更是一頂一的高手,被隋文帝誇作「才辯無雙」。不說整個大隋朝,即便縱覽整個中國歷史,要找出像他那樣文武雙全的人也真找不出幾個。
  據史書的記載,楊素的長相更是又高又帥,雄偉挺拔之外,還長有一副如關公一般威風凜凜的美鬚髯,在統一南北的戰爭中他端坐於大船之上指揮作戰,沿岸百姓望見甚至都以為是神仙降臨。高貴的出身、遠大的抱負、出眾的容貌、一流的口才、超人的才幹,凡此種種,無不構成楊素自矜自傲的資本,前朝周武帝曾勉勵他道:「善自勉之,勿憂不富貴。」他則大聲地回應:「臣但恐富貴來逼臣,臣無心圖富貴。」聯繫前後,這樣的對答並不能表明他的與世無爭,相反倒是暴露出他的驕傲與自矜,這句話可以理解為:憑我的才幹,何愁富貴不找上門來啊!
  在這樣的自負之下,難免生出「老子天下第一」的念頭。他提拔人才,因為他總想體現自己作為領導者的身份,他排擠同僚,因為他不能做臣子中的NO.2。對於將小妾慷慨送人之事,我們或許可以這樣理解,對他這樣一個「流血盈前,言笑自若」、視他人性命如草芥的冷血武將來說,幾個女人對他來說又算得了什麼?何況他家後院裡養的穿錦戴羅的美女,有上千號人,送一兩個給人,對他而言跟送一兩頭牛羊給人一樣不甚可惜。
  甚至,旁人眼中的絕色美女如紅拂女等,在見慣花叢的風月老手楊素眼中,可能只是姿色平庸之輩罷了,甚至只能算作恐龍,跑了就跑了,與其花大力氣去追回來,倒不如索性做個順水人情給自己增加點好名聲也好。而且楊素之提拔新人,以完全臣服於他,完全不會對他的地位構成威脅為限,超出此限者必然遭到其嚴酷打擊。
  這點被楊素陷害而死的名將史萬歲可為例子。同所有得到楊素提攜的後輩一樣,史萬歲能夠成長為隋四大名將之一,同樣跟楊素的賞識分不開。在他地位低下的時候楊素以長官身份對他就非常賞識,大力提拔,有美必書,有功必報,可是一旦史萬歲地位高到與楊素並列,楊素的心態就開始失衡了。最後史萬歲被授予跟楊素等同的軍權各自統兵出擊突厥,立下遠在楊素之上的軍功,之前那位一直熱心提拔後進的楊素就完全消失了,代之以一個小心眼、耍奸計、陷害同僚的白臉奸臣了。
  由上文可見,楊素在戲劇舞台被刻畫成白臉奸臣可謂沒有冤枉。俗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此話絕對有道理。被楊素所提攜過的後輩之中,李密也好,李靖也好,李百藥也好,多數人與楊素只有數面之緣,楊素識別他們憑的是堪稱毒辣的眼力,而非長期的相處觀察,因此這些人的人品與楊素是掛不上鉤的,唯有封德彝一人,曾作為楊素的下級相處了很長一段時間,從這人身上即可多少瞧出一點楊素平日之品行。
  楊素對待別的同事向來兩個鼻孔朝天,打眼都不瞧一眼,但與封德彝卻是經常大談特談,整日不倦。而封德彝是個什麼樣的人?他日後雖做了唐朝的宰相,但其實人品可不怎麼樣,常耍兩面派,在李世民與李建成爭奪太子一事中,此人極陰暗地遊走兩方,一會跟李世民暗進「忠言」,勸李世民早日動手除掉李建成;一會又密勸李建成要學學劉邦跟項羽討杯老父肉羹之做法,當斷則斷,不要拘泥於骨肉之情。無論將來哪一方得勢,封德彝都是穩賺不賠的贏家。
  平日之時,他背地裡常受賄賂,財富廣大,但在人前人後卻常穿著破舊衣服以示儉約。這種本事居然在其生前都沒有被人識破,英明如唐太宗者,照樣被其蒙蔽一生,在他死後甚至還為之廢朝三日。他的種種劣跡,直到死後多年才漸漸被人傳開,由此可見,這人人品之差、心機之重!楊素對別人都看不順眼,唯獨對封德彝「降禮賞接」,只能說兩人在某些方面是互相欣賞,臭味相投的!
  楊素的所作所為,注定了其即便在身前得到善終,但身後萬世之名也得在歷代奸臣榜上恆久地鐫刻下去。儘管曾經為了共同的利益勾搭在了一起,然而,楊廣與楊素這一對暴君奸臣的組合,終究是同床異夢,都是以陰謀害人擅長的人,自然要在心裡深深提防對方。楊廣即位不久,不服其登位的最小弟弟楊諒就在揚州起兵造老哥的反,楊素立刻又被當作急先鋒派去平叛,並很快平定。事後楊廣在寫給楊素的「感謝信」中有「疾風知勁草,世亂有誠臣」這樣的名句,諷刺極大的是,不久「誠臣」楊素生病,楊廣假模假樣地又是派御醫去看病又是派人去慰問,暗地裡卻問醫生:「這老混蛋啥時候會死?」
  楊素大概也知道自己作惡多端,早晚不得善終,堅持不肯服藥,對家人道:「我這一生富貴已經到極點了,活夠本了,還吃什麼藥呢?」一代權奸,就是以這樣一種方式死去,死在楊廣登基的第二年。然而他的好君主楊廣似乎還是對其念念不忘,有天曾對人道:「老混蛋要是還不死,終當要將他誅滅九族!」他的所作所為,注定其不但要被君王嫉恨,也必將遭受千秋萬代不絕於耳的罵名!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