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燒古羅馬城的尼祿王
古羅馬史學家泰西塔斯曾有過這樣的驚人記載:「在皇帝的私人競技場上,一些基督徒被蒙上獸皮,讓狼狗活活咬死,另一些人被緊緊地捆在十字架上,點燃後作為黑夜中的火炬。身穿馭手服裝的皇帝和人群混在一起欣賞這一壯麗奇觀。」誰是導演這場暴行的惡魔呢?就是愷撒大帝的末代子孫,羅馬皇帝尼祿。
公元37年,尼祿出生在羅馬附近繁華的海濱城市安齊奧。他的父親是羅馬帝國的一個劣跡昭著的官員,曾殺死過許多無辜的百姓。尼祿3歲時父親死去,母親是喀里古拉皇帝的胞妹,叫阿格里庇娜,是一個美如天仙毒如蛇蠍的女人。她專門以殺戮折磨他人為樂,後來和克勞第厄斯皇帝結婚。她先說服了克勞第厄斯立尼祿為嗣,後來又勸說他讓尼祿代替他自己親生兒子布里坦尼克斯繼承王位。趁克勞第厄斯沒有改變主意之前,阿格里庇娜就用一盤有毒的蘑菇把他毒死了。她又用一大筆錢收買了宮廷衛隊,然後正式宣佈16歲的尼祿為新的羅馬皇帝。
當時的羅馬帝國以羅馬為中心,北起布列顛南到摩洛哥,西從大西洋東到裡海,疆域十分廣大。國家的所有權力都集中在皇帝一人手中。羅馬軍團是這一權力的基礎。皇帝是最高統治者、立法者、法官和祭司。人民沒有發言權,元老院形同虛設。尼祿所繼承的王國就是這樣一個強大的帝國。
年輕的尼祿一登上王位後,就開始擔心14歲的異母兄弟布里坦尼克斯會要求得到其父的王位,在那個曾幫助其母制備毒蘑菇殺死尼勞第厄斯的毒品專家洛卡斯幫助下,尼祿得到了一種烈性毒藥。在一次宮廷宴會上他把毒品放進了布里坦尼克斯的酒中。席間,當這個14歲的小孩飲進毒酒痛苦地痙攣時,尼祿一邊津津有味地繼續吃飯,一邊若無其事地解釋說,這只不過是在發癲癇病,使在場上的人都目瞪口呆。這是他開創的第一個殺人紀錄。
但是這時尼祿還不能隨心所欲地行使最高權力,因為他的母親阿格里庇娜要分享他的權力,並常常以女王身份自居,這使尼祿十分惱恨。他策劃了一個殘暴的毒計。一次,他在海濱舉行宴會招待母親,然後用一隻特別的船送她回家。當天夜裡,這隻船在大海上破裂成碎片,但是阿格里庇娜游到了岸邊,並派人給尼祿送信。尼祿在和信使講話時,偷偷在地上放了一把匕首,然後臉色一變說,他母親派人來刺殺他。這條罪狀便使他的母親喪了命。
尼祿的家庭生活也是血腥殘暴的。他15歲時娶了繼父克勞第厄斯13歲的女兒奧克塔維娥為妻,但是他十分厭惡這個安詳的女孩子,不久就把她放逐到一個島上,後來殺死了她。他又殺了第二個妻子波比亞,只因為有一次她抱怨尼祿回家太晚。尼祿的第三個妻子是斯塔蒂麗亞,是在把她原來丈夫殺死後弄到手的。
使史學家感到驚訝的是,尼祿統治的最初幾年竟是羅馬歷史上最繁榮興旺的年代中的一部分。如果說「麵包和馬戲」是麻醉人民的小恩小惠的話,那麼尼祿確實一度把兩者都給了他們。他在私人教師和顧問森尼卡的幫助指導下,降低了稅收;制定了給老人以年金、給窮人以補助的法律;派遣優秀官員在海外任總督。根據法律,羅馬的顯赫家庭成員要為平民做業餘表演。元老院議員的妻子必須登台表演;貴族要騎著大象走繃索。在競技場上,經常進行囚徒和武士鬥獸表演,尼祿本人也參加戰車比賽,這些都贏得老百姓的歡心。
從童年時代起,尼祿就表現出藝術才能。他從事繪畫、雕塑,尤其對音樂很感興趣,很有天資。他能講流利的希臘語和拉丁語,他的詩寫得非常流暢,人們甚至以為是詩人替他寫的。他僱傭了羅馬最好的歌手教他唱歌,並常常在街上,在皇宮花園裡露天劇場邀請平民聽他彈琴演唱。在節日裡,他舉辦有獎演出並親自參加。這一切都博得人們的好感。但是好景不長。尼祿的罪惡本性很快膨脹起來。他開始揮霍浪費,用驚人的賭注打賭,外出野遊時由1000輛華麗的馬車列隊護送。國庫空虛時,他把私人財產充公,他曾殺死北非和西班牙幾十個土地主,掠奪他們的財產。他還廢除了早年制定的減稅法以及對老人和窮人的補助法,霸佔寺廟財產,貶值貨幣。很快,他激起了人民的反對,
沒有了母親的羈絆,尼祿更加肆意妄行、恣睢縱慾。而通常被作為尼祿的最大的兩項罪行是火燒羅馬和殘酷迫害基督徒。在公元64年7月18日夜,羅馬市中心由大競技場開始突發大火,由於天氣乾燥又颳大風,而且羅馬的建築造得既高又密,造成的後果極為嚴重:羅馬共有14個區,在9天內,僅有4個區完全倖免,在過火的10個區中有3個區完全燒燬,另7個區大部分建築被焚燬!據羅馬著名史學家斯維托尼的說法,羅馬大火完全是尼祿命人放火引起的。尼祿想蓋一座名為「金殿」的宮殿,於是想用放火的辦法省事省力地清理出建築場地。在火起之初,尼祿還登上馬撒納斯塔樓,在里拉琴(古希臘樂器,形似小豎琴)的伴奏下,頌詠《特洛伊的陷落》中的詩句——這就是上面提到的「琴照彈,休管羅馬大火」這句英語諺語的歷史依據。尼祿在羅馬遭大火災,國家、人民非常困難的情況下,不管不顧搶先建造自己的窮奢極欲的「金殿」,這更是火上澆油,使得人民憤怒到了極點。
基督教形成之初,羅馬帝國對其採取打擊、鎮壓政策。耶酥就死於提比略派往猶太地區的巡撫彼拉多之手。在歷史上,克勞狄皇帝就曾驅逐基督徒出羅馬。尼祿更認為「基督徒是信仰一種新而有害的迷信的人。」現在羅馬發生大火,鬧得無法收拾,把基督徒說成是縱火犯,對於尼祿來說可達到一箭雙鵰的目的:既打擊、迫害了基督徒;又可推卸責任、嫁禍於人。為此,尼祿以極為殘酷的手段,處決了一大批基督徒。
尼祿的暴政,導致眾叛親離、民怨沸騰。尼祿確已成了名副其實的「孤家寡人」:三歲時,生父去世,之後,母親又幫他謀害了繼父,他先後也殺害了母親、妻子、後妻和兄弟。這樣,克勞狄一家三口的命,就全丟在尼祿母子的手中!他的「恩師」塞涅卡是羅馬著名的新斯多噶派的哲學家,尼祿11歲起就在他的門下受教,尼祿當皇帝後他當顧問和大臣輔佐朝政。公元65年,尼祿找了一個借口,說顧及舊日效勞和看在「恩師」的面子上,就不執行死刑而「恩賜自盡」,於是塞涅卡就切開了自己的血管... ...對於身邊的人如此,對外人,尼祿就更其心毒手狠了!
一世紀60年代不列顛發生的反羅馬暴動,猶太地區暴發的猶太人起義和高盧和西班牙等各省的反尼祿起義(68),羅馬帝國各地燃起的熊熊烈火,終於也波及到羅馬:羅馬城內的近衛軍也起而叛變,逼尼祿下台。尼祿被迫自殺,被釘到了歷史的恥辱柱上。這正是: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在西方許多的語言中,「尼祿」(Nero)幾乎成了「暴君」的同義詞,此外,Nero還有「脾氣暴躁的人」、「殘忍的人」的意思。前面所說的「琴照彈,休管羅馬大火」以及諸如「將拇指朝下」(give the thumbs down,尼祿在觀看格鬥時,常用拇指朝下的手勢,命令將失敗的格鬥者處死)等諺語均與此緊相關聯。最後一個例子:希特勒1945年3月19日的命令(要把所有德國的軍事、工業、運輸和交通設備以及所有的儲備全部銷毀)以後被人們不約而同地稱為「尼祿命令」(Nerobefeh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