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秦始皇海防中的越人心結

秦始皇海防中的越人心結

  秦始皇為自己的立石記功,就是從《嶧山刻石》開始的。《史記》載:「始皇東行郡縣,上鄒嶧山立石,與魯諸儒生議刻石頌秦德」但《史記》沒有記載刻石的文字。唐人《封氏聞見記》說:這塊刻石在後魏太武帝登此山時「使人排倒」了。以後又經歷了幾次變故,杜甫就有詩說:「嶧山之碑野火焚,棗木傳刻肥失真」。據說以後的文字,是按照南唐徐鉉摹本重刻的。自從刻了《嶧山刻石》,秦始皇刻石的嗜好就一發不可收拾了。因此他又與魯諸儒生議封禪,望祭山川之事而上了泰山,立了《泰山刻石》。除了這兩個刻石,接下來的《琅邪刻石》、《之罘刻石》、《東觀刻石》、《碣石門刻石》都被他刻在了海邊,包括最後一塊,也是望於南海,而立石刻的《會稽刻石》。
  秦始皇的沿海巡視中,去得最多的地方是琅邪,那正是越王勾踐勝吳後遷過去的都城所在地。《越絕書》記載:「勾踐徙都琅邪,起觀台,台周七里以望東海。」雖然《秦始皇本紀》說:「二十五年,王翦遂定荊江南地,降越君。」但是勾踐的後代東海王搖,閩越王無諸等人統治的地方仍然存在。除此之外,《越絕書》還提到:「婁門外力士者,闔廬所造,以備外越。」、「婁北武城,闔廬所以候外越也。」內越和外越仍然是秦國海上的主要威脅,所以他多次到琅邪視察和派人出海,目的並不是僅僅為了尋仙求不死藥。
  從北邊的碣石門到芝罘、東觀、琅邪,加上立石東海上朐界中,以為秦東門,再到會稽,就是一條海防線。公元前219年東巡刻石,並徙徒黔首三萬戶琅邪台下;公元前218年,登之罘,刻石,歸途中又視察了琅邪;公元前215年,到海防北大門的碣石門;公元前210年東遊會稽,又沿海北上到琅邪。他在銘功會稽嶺,馳望琅邪台的同時,還徙天下有罪謫吏民置南海大越故地,可見他對越人的防範心理,而他曾派徐福兩次入海東渡,也顯然有尋仙以外的重要目的。
  《會稽刻石》的特別之處是有一段不一樣的文字:「飾省宣義,有子而嫁,倍死不貞。防隔內外,禁止淫佚,男女絜誠。夫為寄猳,殺之無罪,男秉義程。妻為逃嫁,子不得母,咸化廉清。」有人說這反映了他的貞節觀,以及之所以殺呂不韋,鄙視生母的心跡。顧炎武則認為:「《吳越春秋》有謂勾踐『以寡婦、淫泆過犯,皆輸山上;士有憂思者,令遊山上,以喜其意。』當其時蓋欲民之多,而不復禁其淫。傳至六國之末,而其風猶在。故始皇為之厲禁,而特著於刻石之文。」但兩者都忽略了越人臥薪嘗膽、捲土重來的特色。秦始皇自家的心事,何必寫到越國去?禁其淫佚,越人比不上齊人的女閭三千,為什麼一定要寫到越國去呢?這顯然是想盡可能地減少越人的有生力量,而且還極具侮辱性地用了「寄猳」這個詞語。
  秦七刻石現在原物僅存《琅邪刻石》十三行殘碑一塊,為二世詔書及從臣名,計八十四字。秦亡後,刻石被鑿破扔入了海中,到了近兩千年後才被撈起,現存國家博物館。而《琅邪刻石》透露了一個有意思的信息:就是秦在實行郡縣制的同時,還是有封侯的。所以碑文提到的隨從人員中有:「列侯武城侯王離、列侯通武侯王賁、倫侯建成侯趙亥、倫侯昌武侯成、倫侯武信侯馮毋擇」等人,李斯死後,秦二世也封趙高為「武安侯」。
  對照秦始皇至死還留一塊小地方讓衛國延續下去的情況,他讓幾個侯國封地存在,應該也是可能的。幾個強人在一起,不分給他們一點好處,誰給他賣命呢?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