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非完人,晚節幾不保
千百年來,人們都稱包拯為「包公」、「包青天」,對他不畏權貴,執法嚴明讚頌不已。可是,人無完人,即便是包拯,也有一些事情讓人詬病。其中最大的污點,是「蹊田奪牛」之譏,關於擔任「三司使」的是是非非。三司使是北宋初期國家最高財政長官,人稱「計相」,是僅次於參知政事(副宰相)的重要官職。設立之初是為了分宰相之權,而之後卻可以干涉各部事務、地方事務,連監察部門也受其審查,幾乎壟斷了宋朝的經濟命脈。當然,權力如此龐大的一個職務,必定會有很多人爭搶,自然也很容易遭人非議。
在包拯擔任諫議大夫、御史中丞的時候,曾經把三位三司使趕下台。
一個是張堯佐。張堯佐是仁宗朝張貴妃的伯父,仁宗皇帝禁不住張貴妃的枕頭風,任命張堯佐為三司使。包拯在朝中力諫,認為張堯佐這樣的人,連州縣一級的官職都不配做,更何況是三司使這樣重要的官職。包拯說話的時候越走越前,唾沫星子都噴到皇帝臉上了,搞的皇帝很不高興。
第二位是張方平。有一個商人因經營不善,欠下官府很多欠款,張方平就命令他買掉店舖償還欠款,另一方面卻又用極低的價格收購此人的店舖,利用職權,假公濟私。被包拯知道了,上書皇帝,皇帝罷免了張方平。
第三位是宋祁。包拯用什麼理由參到了宋祁?原來此人是標準的文人無行,生活奢靡,沉湎女色,每頓飯不少於三十六個菜,家裡已經有了三十二個侍女了,還整天拈花惹草。包拯把宋祁的這些事情曝光,皇帝也罷免了宋祁。
包拯彈劾三位官員,看起來確實是不畏權貴,執法嚴明,可細細品味,並不是那回事。其中有合乎法律的,也有一些是強詞奪理的。
先看張堯佐。歷史上的張堯佐,一方面是張貴妃的親戚,另一方面也是朝廷的一位少見的能臣。在張堯佐擔任推官的時候,縣裡有一位道士和商人飲酒,結果商人暴斃,道士逃走卻中途被巡邏官兵擒拿,當地官員草草審案,牽連入獄的一共有上百人,成為轟動一時的巨案。上級讓張堯佐重審案件,他很快發現疑點,查明冤情,讓很多人得到解救。在之後擔任犀浦縣令的時候,當地地少人多,很多鄉民因為田地疆界糾紛吵鬧不息,甚至發生大規模的械鬥,張堯佐在進行詳細調查後,重新界定全縣田畝的疆界,設立鄉規,教化百姓,從此訴訟大為減少。相比古代大多數空有德行,卻沒有治民之才的官員,張堯佐關心民生,體察民情,非常難得。那為什麼還會被參?主要原因就是因為他是張貴妃的伯父。身為外戚,一方面讓人艷羨,另一方面卻會遭到所謂清流的抨擊。一些官員歷來厭惡外戚,深恐導致外戚亂政。即便張堯佐確實有些才華,也絕不能擔任左右朝廷的重要職務。
再看張方平,蘇軾曾經評價張安平,有三國孔融之德行,有諸葛孔明之才華,對張方平的為人和軍事政治才能是非常欣賞的。在包拯提到的事情中,張方平確實難辭其咎,身為三司使長官,不能以身作則,卻以權謀私。不過單憑這件事情,就罷張方平的官,是不是太冤枉了?而宋祁就更是如此。從法律看,宋祁沒有觸犯刑律,說到底不過就是道德作風問題。在唐宋,確實有士大夫不得狎妓的規定,可宋祁是在自己家裡養了很多侍妾,而且喜歡良家婦女也並非是搶奪,而是依法納聘,取為小妾,再多與律法何干?
那包拯憑什麼把這三位高官拉下馬來?
包拯本人在朝中有極高的威望,他的一言一行足以影響朝局。一是因為其身正無私,進言從不迴避,皇帝也對他敬畏三分。那次被噴唾沫之後,仁宗皇帝就斥責張貴妃:你啊你,就知道跟我要三司使的官職,你就不知道包拯在朝中擔任御史嗎?從此可見包拯在朝中的影響力。二是包拯兩袖清風,廉潔自律。在青年時期就因為孝順母親而名聞天下,而在走上仕途之後,又鐵面無私,從不收受賄賂。包拯曾任端州知州,端州舊習,官員們往往徵收幾倍的端硯,作為自己送給朝中權貴的禮物。而包拯到任,廢除舊習,不多收一塊端硯,離任之時百姓悄悄藏了一塊放在包拯船上,包拯看到之後,隨即扔到河中,現在的端州,還有處名勝,叫做「墨硯沙」,就是為了紀念這位兩袖清風的包公。三是包拯毫無私心,時刻以社稷為重。包拯曾經多次向仁宗提到為了朝廷要早些設立太子。仁宗反問他,你想讓誰立為太子呢?一般提出立太子的人,都和不同的利益集團有關聯,包拯當然聽出了皇帝的意思。於是包拯說,我擔任御史中丞,提出設立太子是我的職責,我完全是為了國家社稷著想。何況我快七十歲了,又沒有兒子,並不是那種謀求好處的人啊。仁宗皇帝一聽大喜,對包拯更加信任。
加上宋朝以儒立國。儒家講究個人品行,身正然後齊家,齊家然後平天下。一個汲汲求名之徒,一個掉在錢眼裡的小人,一個貪圖美色的登徒浪子,這樣三種人又怎麼能管理好一個國家的財政呢?從道德觀念來評判一個人,是中國歷來的傳統。因此中國歷代有無數忠臣孝子,節婦烈婦,唯獨很少能臣。隨便翻翻二十四史,所謂的好官,大都是一些仁德君子,治理地方最大的貢獻就是清靜無為。不去擾民,百姓就感恩戴德了。偶爾能夠修建學宮,就算是了不起了。至於修路建渠,或者為民眾廣開財源,辦些實事,幾千年來寥寥可數。
在中國,道德問題雖不是法律問題,可道德往往高於法律。以道德來判定一個人的成敗,正是千百年的傳統。可悲可歎的傳統啊!那麼,回到正題,包拯為人為官既然如此嚴謹,受到百姓和朝廷的一致好評,那還會有什麼污點呢?就是因為擔任「三司使」。在連續參倒了張堯佐、張方平、宋祁之後,包拯以樞密院直學士的身份代理三司使一職。不知道宋仁宗出於何意,發佈這樣一個任命。總之,任命一出,朝中嘩然,其中反對聲音最大的是宋朝文壇的領袖人物歐陽修。
歐陽修三十歲出頭就曾經參與「慶歷新政」而成為朝中新銳,雖然之後被貶,卻因其為政為文的出色表現而獲得士大夫和天下文人的共同尊敬,「醉翁之意不在酒」更是千古流傳的名句。此時的歐陽修擔任翰林學士,跟隨皇帝左右,負責起草詔令,風頭正健,前途遠大。本來,六十多歲的老包拯當然不應該畏懼四十來歲的歐陽修。有道是「壁立千仞,無慾則剛」,俗話又說「平生不做虧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門」。可老包拯卻因為歐陽修的幾句議論,而閉門不出,不敢去擔任「三司使」一職。為什麼?
歐陽修如此評價包拯:「拯所謂牽牛蹊田而奪之牛,罰已重矣,又貪其富,不亦甚乎?」前半句說,牽牛的人牽著牛踩了人家的田,卻被人家把牛也搶走了。牛踩了田,確實有罪過,可是你把牛都搶走,這個罪過實際更大啊。看得出歐陽修對幾位三司使被罷免,是心有不滿,以為量刑過重。後半句說,不但如此,你包拯還貪戀這個三司使的富貴,這不是太過分了嗎?
歐陽修的一番言論,確實有殺傷力。為什麼呢?因為歐陽修的立論基礎和包拯一樣,是建立在中國儒家的道德仁義之上。一是,儒家講究修身,但更注重恕道。即便是幾位官員在修身品行上有過錯,可是罷官卻有違恕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包拯卻毫不寬容,對他人的錯誤一棍子打死。更重要的是,在罷免了前幾位三司使之後,自己卻接任此職,於是便有了私心。任誰看包拯此舉,都會認為包拯是為了自己擔任三司使,而抨擊前任官員。於是一向公正嚴明的包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自己了。
可是,一向以剛毅著稱的包拯是不會屈服與輿論的,不久就正式出任三司使。所謂「積毀銷骨,眾口鑠金」的道德輿論,有時候是一把殺人刀子,殺人不見血。可有時候卻只是一隻紙老虎,小拇指一捅就破。在任命之初,大家還有些議論,可過了幾天的新鮮勁,中國人就會關注新的熱鬧了。加上包拯自己到任之後廢除掉三司使的一些弊政,為官繼續秉持公平公正的風格,人們的議論也就漸漸小了。
不過,這件事情對包拯還是留下了很大的陰影,甚至對從政也失去了信心。他擔任三司使沒幾天,皇帝就重新任命他為樞密副使,估計仁宗皇帝考慮到老包拯的難處吧。可是包拯一再推辭,拒絕出仕。幾天之後仁宗再次改任包拯為禮部侍郎,可包拯以身體老邁為由依舊不接受。不久之後,這位一生號稱公正的包拯就去世了。
這位一生剛毅,從無私念的包拯,在晚年卻因「蹊田奪牛」之譏而晚節不保,實在是一件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