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每天一單元 保持熟悉感
目前就讀政治大學地政系一年的姚舒曼,去年學測社會科考了14級分。
她建議考生,考前每天都要讀社會科,保持熟悉感。實際臨場考試時,可在題目上畫出「關鍵字」,遇到不明白的題目時,先看選項,再作答。
去年此時正在和學測「奮鬥」的姚舒曼,當時就讀中山女高,社會科是她的拿手科目,學測拿下14級分的好成績。
姚舒曼表示,社會科是有把握的科目,但也下了不少功夫準備。
以歷史科為例,她在最後階段,從頭閱讀一遍課本,按年代整理出各時期的重要事件、人物。
考前則比較東、西方在同時期各自發生的歷史事件。對整體課程,形成一個完整的概念。
地理方面,她先熟讀地圖,並將「地無三里平」等有關各地地理風俗的諺語整理一番。地理衝刺》冰島、歐盟、海盜 統統要留意
今年是95課綱首次出題,補教老師研判,以往7月指考才會出現的「地理資訊系統」考題,也可能入題,考題難度偏高,考生要好好準備。
補教地理老師李威立指出,地理科「產業」相關考題,以往都以「農牧業」居多,但近年出題趨勢逐漸偏重第三、第四級產業,例如資訊工業、用創意賺錢的行業等,考生應釐清相關概念。
金融風暴下,第三級產業受創甚深,其他各級產業所受影響為何,也要明瞭。
「地圖必考!」考前兩星期衝刺,地理科補教老師李威建議考生,務必熟悉課文中的地圖,學習判讀。
雖然今年是首次考95課綱,缺乏考古題,但考生仍可複習91年以後歷屆學測考古題。
時事題部分,李威立提醒考生,去年下半年發生的時事,例如冰島破產、美國股災、金融風暴、俄國與烏克蘭的天然氣、石油爭議、索馬利亞海盜、非洲愛滋病、亞太經濟合作理事都有可能出題。
歐盟的「申根條約」也是大熱門;考生應留意近年來加入歐盟、使用歐元的國家。
此外,連續5、6年聖嬰現象後全球普遍炎熱,去年是反聖嬰年,全球氣候偏涼,相關考題也可能出現。
距離考試只剩下兩星期,李威立認為,考生若重頭念一遍課本,可能會讀不完,徒增心慌。
他建議考生,儘管95課綱沒有考古題,仍應把91年以後的歷屆考題複習一次,瞭解出題趨勢;並檢視答錯的題目,找出不清楚的單元或概念,再重新翻讀課本。
公民與社會》扁被押、央行政策 時事大熱門
大學學測21日、22日考試, 補習班的學測衝刺班,考生們掌握每分每秒。
即將登場的大學學測,「公民與社會」首次納入社會科命題。
補教老師強調,「公民與社會」將是社會科中最難拿分的部分,「熟讀課本、掌握時事」是準備的不二法門,考前可以多看報紙。此外,經濟學、法律兩大領域將是出題重點所在,前總統陳水扁被羈押、央行貨幣政策、婚姻制度改登記制都有可能出現。
今年社會科首次加考「公民與社會」,讓不少學生大傷腦筋。
補教老師許法羽指出,大考中心曾表示會「大量考時事」。
因此,考生絕對不能輕忽。他也預測,公民與社會將是社會科共72題考題中,最難拿分的部分。
許法羽指出,距離考試剩下兩星期,考生首先要將課本重新讀一次,建立對學科的基本概念;接著才準備時事題,可多翻閱報紙。
公民與社會涉獵的四大領域(法律、社會學、經濟學、政治學)中,「經濟學、法律」將是本次學測出題的重點。
他建議考生「狠狠讀熟第2、4冊課本」。
「經濟學」部分,許法羽建議,考生應釐清目前全球金融風暴、次級房貸、央行貨幣政策、財政政策等時事,也要了解政府有哪些總體經濟政策可挽救經濟。
「法律」方面,前總統陳水扁遭羈押,刑事訴訟法中的羈押制度,可能成為考題。
另外像是民法親屬繼承部分近年多有編修,「限定繼承」等概念可能入題;婚姻制度改為「登記制」,也很熱門。
他同時提醒考生,應多了解重要的大法官解釋內容。
政治學的部分,美國總統大選及「總統制」、「內閣制」的區別要釐清。
「不會寫,可猜題!」許法羽強調,公民科考題都是單選題,考生仔細閱讀題目後再作答,不要粗心。
由於公民科沒有倒扣,考生遇到不會寫的考題,一定要作答,不能放棄。
歷史衝刺》國片1895、以阿關係 最IN考題
歷史科補教老師建議考生,考前最後兩周,可將歷史內容區分為20個主題,每天分配閱讀。
歷史考題重「理解」,考生不用背誦史事細節,但要瞭解每個時代的背景與精神。
時事題部分,國片「1895」入題機率高,其他像是美國黑白種族問題、以阿關係都有可能出現。
補教老師徐偉表示,95課綱內容範圍廣,考題應該不會出現枝節的背誦題目。
但考生務必對每個時代的背景明確瞭解,可從各時代的代表性歷史事件著手。
考題分配方面,台灣史、世界史、中國史的比重各占三分之一,應不會有偏廢情形。
台灣史部分,國片「1895」所描繪的台灣歷史,考生應該理解。
台灣如何從閉塞走向開放,連結到「開港」以及茶葉外銷等議題也很重要。
中國史部分,出題機率最高的就是唐宋時代「庶民文化」、明清兩代對外關係,其中後者可說是「必考」。
而外國史,徐偉提醒,年代越接近的歷史事件越容易出題,建議考生留心近代民族主義發展,以及英、美、法等國民主政治的沿革。
時事題部分,徐偉認為,諸如美國黑白種族問題、人權、宗教、以阿關係都是熱門考題。
歷史科考題題幹偏長,題目有「文字圖像化」的趨勢,考生常因看不懂考題而失分。
他建議考生要耐心讀題,過程中可畫出關鍵字,只要照這樣做,幾乎可刪去一半的選項,作答也相對容易。
數學衝刺》掌握主戰場 勿鑽牛角尖
大學學測即將登場,補習班的學測衝刺班中,學生正在拚命苦讀。
學測數學總共只考20題,考前半個月的最後衝刺,只要掌握「主戰場」,每天花一個半小時,就可做投資報酬率最高的準備,一般程度考生也可以輕鬆拿10級分以上成績。
注意兩新單元及時事題
今年學測首次以95暫綱命題,數學科新增「信賴區間與信心水準」和「正負誤差」兩個單元,補教數學老師何明表示,這兩單元雖無考古題可參考,但考生只要複習老師上課的筆記就可,特別要弄清楚95%信賴區間的定義,68%(一個標準差)和99%(三個標準差)的信賴區間也要複習。
此外,這部分的出題可能跟時事題如失業率、次級房貸、零利率時代來臨掛勾。
何明不贊成毫無目標的做考古題,他指出,學測數學只考20 題,每單元頂多考一題,考生切忌鑽牛角尖,他笑著說,「大考中心不怕你考滿級分,只怕你想太多」。
何明歸納了民國83年至97年間推薦甄試與學科能力測驗,數學科重要單元出題次數(見表),共有23個單元的命題次數在8次以上,這些單元可說是考前衝刺的「主戰場」,例如:「圓錐曲線 (拋物線、橢圓、雙曲線)定義與求解」,出現了30次,幾乎是每年必考題,如果不加強演練,就太對不起自己。
在時間分配上,何明建議考前兩周專攻「主戰場」,從出題機率高的重點單元著手複習,每天設定3~4個單元,每個單元找3~4個題目做,每天花1到1.5個小時練習。他強調,「主戰場」列出的23個單元掌握住了,數學至少可得到10級的基本分數。
如果行有餘力,再考慮「延長戰線」,複習歷年出題次數在七次以下的單元。
圖表題型要加強複習
複習數學時,要注意圖表,何明指出,學測數學考題有一半以上跟圖表有關,包括對數、直線、空間平面、圓球、圓錐曲線、三角函數和統計,這些單元要加強複習。
考前最後一周則要勤做歷屆學測考古題,學測數學科命題依序為單選題、多重選擇題和選填題,何明建議答題的順序為:先做易拿分的單選題,再做選填題,把多重選擇題放最後做,多選有五個選項,錯一個選項扣一半分數,錯兩個選項該題就沒分,很多考生會「卡」在多選題,何明提醒考生,千萬別從多選題開始作答。
何明最後提醒,正式上考場時,100分鐘考試時間,至多花70分鐘就可以答完20道題目,剩下的時間,考生一定要檢查並驗算。
數學》一定要克服午後的昏沈
林義哲去年學測考滿級分。
「一定要克服午後的昏沈!」就讀台大醫學系一年級的林義哲,去年是學測滿級分狀元,有一套數學科應考祕訣。
林義哲表示,數學考試最重「熟悉感」,建議考生考前每天念1.5小時數學,時間則規畫在午後,因為學測時,數學科就是在容易打瞌睡的午後時間考試。
林義哲指出,當年他在建中成績並不特出,卻考出75滿級分的好成績。
林義哲表示,應付學測考試,考生一定要保持對數學的「熟悉感」。
建議考生考前兩星期,維持每天念數學1 至1.5小時的習慣。
念書時間要選在午後,因為學測時,數學科是下午考試,特別容易昏沈想睡覺,考生一定要克服。
此外,林義哲表示,數學科容易「習慣性犯錯」,考前衝刺時一定要釐清寫錯的考題,回頭翻閱課本中的章節與概念。
臨場考試時,題目要耐心看清楚,找出關鍵字,正確應答。
林義哲表示,考前應保持作息正常,飲食也要如常,切勿吃不習慣的食物,以免上考場鬧肚子。
林義哲熱愛體育,考前會看ESPN體育台解悶,他建議考生,可以適當紓壓。
數學衝刺》建中老師再叮嚀 看清題目 抓關鍵字
建國中學數學老師李宗熹說,很多程度好的考生敗在「我以為是這樣子」。
他強調,學測數學答題前,一定要把題目看清楚,找出關鍵字,不要因為怕題目寫不完,採取「速讀」,而搞錯了問題的方向。
李宗熹表示,程度好的學生上學測戰場,不是看誰讀得多,而是看誰錯的少,因此,考前衝刺的重點之一,是訓練自己把錯誤率降到最低。
他強調,「看清題目為答對之母」,考前寫考古題時,不是計算能力強就好,同時要訓練自己看題目的功夫,也就是說,要抓到題目在考什麼觀念。
做考古題的目的,也在發現自己的不足,哪有些單元或公式比較弱,需要再加強。
除了考古題之外,李宗熹建議考生做新題目,例如老師給的、過去沒做過的講義,或其他縣市的模擬考題,可訓練面對陌生題型的臨場反應。
考試臨場的「手感」很重要,因為「會做不代表會對」,李宗熹表示,一到四冊數學只有12章,每章至少會出一題,95暫綱數學新教材出現在高二下學期的遞迴數列和信賴區間,這個單元跟民意調查有關,考生可多留意。
英文衝刺》作文要有情節 不要離題
大學學測英文非選擇題雖然只占28分,但常是左右總成績的關鍵。
補教老師徐敏娟分析,90、91、92年為傳統標題式作文,93到96年為圖片式作文,去年是書信寫作,但大考中心公布98年參考試卷,看圖作文又重現江湖,建議考生再多回頭練習看圖作文,出題機率大。
考前時間緊迫,考生如何快速加強作文能力?
大同高中英文老師劉郁芬說,台灣學生文章章法常天馬行空,她建議考生最後兩周仍要持續讀雜誌、作文範本,模擬段落發展,至少抓住文章架構。她提醒學生:「就算寫不出曠世巨作,至少不離題,別讓教授看不懂,只落得0分、1分成績」。
徐敏娟則提醒考生「很多考生拿不了高分,不是內容不佳,而是文法、錯字太多。」
補教老師Ringo表示,看圖作文描述既有的故事,時態要用過去式,東方考生容易誤寫成現在式。
Ringo說,考生作文記得依圖分段,讓文章清楚明瞭,多少增加印象分數。
「指考作文不分段被扣1分,學測雖無規定,但作文占比20分裡,有2分是標點分,很多人忽略,以為把作文寫完就算了。」徐敏娟也提醒標點的重要,「例如往年曾有一題為拿石子砸車,在wow加上三個驚嘆號,就顯得很有情緒張力。」
Ringo建議考生加強情節描述,「例如題目為救一個溺水孩子,考生可以用繩子救人,也可以用游泳圈,發揮創意讓故事更吸引人。」
他說,至於翻譯,考生若不知怎麼準備,可熟背93年至今考過的18句翻譯句,重複比例高。
劉郁芬說,考生最好把自己當成作文主角,以第一人稱描述故事情節,角色多對話,貼近讀者,最後以一個畫龍點睛句子結束文章。
英文》匯集錯誤 釐清盲點
台大外文系一年級學生曾鈺恆去年學測英文考取15級滿級分,透過個人申請,從台中女中順利進入台大就讀。
每次考完試,曾鈺恆一定會回頭複習與消化考題。曾鈺恆說,她考試後,會將答錯考題抄錄整理於筆記上,連同自己作答答案、正確答案都記下,用自己答錯的字彙再練習造句,徹底弄懂盲點。
等到考前兩周衝刺期,這些匯集常錯詞彙、漂亮句型與翻譯練習的平時筆記,就成了曾鈺恆的祕密武器,幫助她快速、重點複習三年英文內容。
曾鈺恆說,重讀課本時間不夠,況且課本課綱一樣、版本不同,內容多少有異,她認為死記課本不保險。她建議考生,最後關頭別急著重讀課本,多回頭複習筆記、歷屆考題,釐清自己學習盲點,別重複失分。
曾鈺恆說,「人都有盲點,例如一寫到介系詞題型,不管出幾次我就是容易答錯。」
與其抓到什麼課本讀什麼,還不如好好複習之前答錯題目。
曾鈺恆說,大學學測只是要測驗考生「是否具備高三學生的英語應用水準」,題目並不刁難,她認為答題速度與英文語感是考取高分關鍵。
真的上了戰場,曾鈺恆習慣先把考卷翻到尾,看一下翻譯、作文題目,「讓自己心裡有個底,即使一時想不出來,一邊寫選擇題還可一邊構思,總比答到最後才發現作文超難,一定會崩潰。」
之後一邊讀文章,一邊先圈出關鍵字,像是人事時地物,幫助答題。
曾鈺恆說,寫翻譯題時,關鍵字和時態要正確,「如果題目提及全球暖化,『全球暖化』重點字彙一定要拼對,不然容易被扣分。」
英文衝刺》必殺技→熟練考古題
大學學測兩周後登場,本報一連五天推出考前衝刺專題,採訪知名高中老師及補教名師,為考生分析近年命題趨勢及熱門考題,還有過來人提供得分祕訣,幫考生成功搶分。
去年大學學測考試時寒流凍人,一名考生在冷風中看英文報紙準備學測。
多背單字和考古翻譯題,是英文科衝刺搶分要訣。
大學學測倒數計時,許多考生可能正惶惶然,進行最後衝刺。補教老師建議徹底複習歷屆考題,一方面迅速抓出大考中心出題方向,同時釐清自己盲點,勿犯同樣的錯。
作文拿分關鍵→背熟單字與片語
補教老師徐敏娟說,學測英文科考高分關鍵常在作文。
很多學生背的單字、片語太少,難以自由描述想法,得分就出現落差,她建議考生考前衝刺時,多把綜合單字、片語教材熟讀幾遍。
考生可把91到97年歷屆英文考題實作一遍,大約就抓得出大考中心出題方向。
補教老師Ringo也建議考生複習時,要特別注意詞彙題、克漏字選項。
Ringo說,學生在克漏字最易出錯,建議多背基本題型、單字詞類變化。他建議,單字弱的考生先把歷屆考題前兩大題看完,好好拿下30分,再論其他。
「高一、高二校內考卷出題很細,在最後關頭不適合拿來複習。」
為求命題活潑,學測考題常納時事,徐敏娟倒認為,學生不需特地花時間去查英文新聞。
她說,為顧及各類組考生,社會、生物、地理、經濟、醫學新知等都成素材,「以前學測出過女性議題文章,被外界批評。就算出了時事題,考生不會沒看過新聞就答不上來,多做歷屆考題就夠了。」
應試時間分配→35:55:10
不過,大同高中英文老師劉郁芬提醒考生,背誦單字不要孤注一擲,反覆死記英文、中文詞義。
「現在學生常用翻譯機直接查單字,或把詞彙本按字首從頭到尾背一遍,學生只記了中文意思,遇上文義選填,單字還是填不進去。」
劉郁芬建議,要懂單字,首重多讀句子,訓練語感,也可用於翻譯,一魚兩吃。
最後她特別提醒,考生要記得回頭複習歷屆考題和舊考卷,找出錯誤模式,徹底釐清自己盲點。
考場如戰場,補教老師Ringo建議,考生可將英文應試時間100分鐘分為35比55,考生盡量在30到35分鐘寫完選擇題,以55到60分鐘構思翻譯與作文,最後留下10分鐘檢查有無畫錯卡、少答題。
根據大考中心公布的98年度英文科學測參考試卷,單一選擇題共56題,若要在35分鐘內答畢,等於每38秒就要答1題,閱題速度要快。
Ringo說,選擇題中,閱讀測驗較耗時,建議考生先看段落頭尾句,再看題目問什麼,再來看文章,較快找到答案。
考生如果一個題目想15秒答不出來,就做個記號先跳過,至少先拿簡單題目分數,別卡死時間。
高分群學生則要避免翻譯、作文錯誤,少個1、2分可能就影響級分。
98學測衝刺-英作文》堆單字套公式 作文難拿分英文補教老師齊斌指出,學測英文作文占20分,學生要切記,言之有物最重要,內容要有邏輯,如果只是亂套公式,或將自己知道的單字堆積、亂寫一通,很難拿分。
齊斌表示,中文寫作比較迂迴,但英文通常是開門見山,尤其學測作文常是引導式作文,通常分成2段,要寫至少120字,建議主題要明確,且馬上破題切入較好。
齊斌說,寫作文時要掌握基本句型的運用,更可以套用一些好用的句子或句型,例如although、because、so that、it is that等;不過內容最重要,要言之有物,主題要有邏輯及連貫性,內容如果很好,文法稍差一點,分數不會太差。
他也說,不少學生寫作文只是將會的單字堆積起來,亂寫一通,但句子要有正確的排列組合,例如要有主詞和動詞,也不要沒有邏輯地亂套句型。
齊斌建議考生,看到題目可花5到10分鐘構思一下文章的主題,並想一想會用到那些關鍵字,寫作文時可更順利,也比較有邏輯。
英文補教老師徐敏娟指出,考生下筆前必須先決定使用何種時態,並使全文時態一致,也不要使用沒有把握的字詞。她並建議考生寫完時可以注意一下大小寫、主詞、動詞用法、單複數、時態一致等。
她也說,考生也應注意文章的語氣與文意要一氣呵成,句子應有適當分隔,且結論要連貫。
在題型方面,齊斌表示,前幾年考的是看圖說話,去年考書信,今年可能會有變化,但是不論怎麼變,作文的本質其實都是一樣的,考生應該「以不變應萬變」。
(系列一)
98學測衝刺-國文》多看名家作品
大學學測一個多月後登場,是使用95暫綱教科書考生首次應考。成功高中國文老師范曉雯提醒考生,95暫綱所選的40篇文言文中,如〈登樓賦〉、〈裨海紀遊選〉等數篇都是新選入的,比較容易入題,考生可多注意。
重要作家 最常出題
范曉雯說,95暫綱內的40篇文言文選文,大半是舊課綱也選過的,已考過很多次,為免重複,題目易淪為冷僻;但如王粲的(登樓賦〉則是新選入的,且6版教科書都有這篇文章,多放在第5冊,這學期才剛教過,就很好出題。同樣的,台灣古典文學、郁永河的〈裨海紀遊選〉出題機率也高。
補教老師陳鴻展表示,文學史上重要的作家,如屈原、陶淵明、杜甫、李白、蘇軾的文章,最常出題,考生一定要掌握。
唐詩流派 大考常見
補教老師陳興指出,在韻文方面,考生一定要弄清楚詩、詞、歌、賦、曲,如樂府詩與古詩的差異、古文與駢文的差異、唐詩的各大流派,在大考中都十分常見;在非韻文部分,則要了解古典小學、筆記小學、章回小說、傳奇小說的流變與傳承關係。
餘光中 入題率特高
在白話文部分,95暫綱的特色就是白話文的比率提升到65%,課綱的分配比率也可能反映到學測考題上,值得考生注意。哪些作家最值得關注呢?陳興說,餘光中可稱得上是「國文老師的老師」,歷年出題率特別高。范曉雯說,近來登上暢銷書的現代文學作品,也值得關注,如去年就從蔣勳的〈孤獨六講〉出題。
字形字音字義 必考
「必考題」部分,陳興指出,每年學測前3題考的都是字形、字音、字義,其他如成語、現代詩的重組、語文填空,都是年年必考。
作文部分,補教老師潘華分析,學測與指考的不同就是,作文的時間比較長、內容也比較多,除了導引式作文之外,還可能包括長文摘要、縮寫、改寫、擴寫、接寫、圖表分析等,考生一定要熟悉這些題型,多加練習。
距考試還有一個多月,潘華也建議,考生最好多準備幾個有關勵志人生、傑出表現、突破困境的事例;如果很佩服蘇麗文在奧運場上運動精神的展現,就可先準備一下背景資料,如她被擊倒幾次又爬起來應戰;如作文時想引用馬拉松選手林義傑的例子,就可先了解他參加極地馬拉松的事例,用自己的話寫一遍,考試時臨場應用,就可信手拈來。
作文 每周練習5篇
潘華建議考生在考前這段時間,可多看餘秋雨、王鼎鈞、餘光中、張曉風這些好作家的文章,每周練習寫個三、五篇,每篇500至800字,熟悉寫作的「手感」。
98學測衝刺-數學》留意時事+觀念題
今年有許多熱門時事可以和學測數學科的觀念配合起來考。補教老師許可指出,全球金融海嘯、次級房貸、地球暖化、彩券等新聞,都是數學科考試很可能出現的時事題。
複數虛數 熱門考題
許可指出,數學第一冊的數列與級數,第二冊的指對數圖形、常用對數,以及第三冊三角函數的正餘弦定律等,都是常考重點。近年學測很強調複數的應用,高斯平面與複數極式也是很熱門的考題,此外,考生也要注意虛數的觀念。
圓錐曲線 每年必考
在「圓與球」的單元,許可提醒考生一定要熟悉「地球問題」,包括距離方程式與面積等;數學第四冊圓錐曲線的定義也是每年必考。
此外,機率與統計單元中,期望值的觀念也常在考題中出現。統計圖表的閱讀能力也是考生務必要具備的,例如題目會出現一個常態分配圖,讓考生算出平均數和標準差。
許可表示,今年有許多新聞時事可以供數學科考題發揮,像是經濟衰退的「負成長」概念,次級房貸風暴則可以考房貸的複利問題;彩券新聞可以考期望值;而能源危機、地球暖化等環保議題,則可以考指數成長的概念。他分析,這些熱門的時事,大概都和數列與級數、指對數的單元關係最密切。
透視題意 死背沒用
「只背題目的下場會很慘!」許可強調,雖然距離學測的時間已進入倒數計時,但是考生不能只背公式,更要瞭解基本觀念。
他也強調考生不要怕題幹很長、「經過包裝」的題目,考生應該養成「透視題意的能力」,從冗長的題目中找出要考的觀念。
打破章節 做考古題
他建議考生多做考古題,自己抓出常考的重點,「但不要地毯式地一做再做」,考生應該要能抓出主幹、脈絡,複習時要多做一些打破章節的模擬考題,並把做錯的題目確實訂正。
許可說,考生在考前多少會有心裡不安的狀況,他建議考生保持運動的習慣,因為運動可以讓心情穩定,而且作息要正常,千萬不要熬夜。如果有宗教信仰的考生,許可也建議考前可以去廟裡面拜拜或去教堂禱告,有助於讓考生的情緒穩定。
98學測衝刺-歷史》中國史、世界史 要加強
明年一月學測是使用95暫綱課本學生的首次大考,歷史科補教老師鄒臥龍指出,因五千年的中國史被壓縮在一學期內教完,這一屆學生有很多中國史都沒學好,考前一個月有必要多花時間加強。
95暫綱與舊課綱的最大差別就是台灣史的份量加重,由原來的1/3冊擴增為一整冊,中國史則由2冊濃縮為1冊。
台灣史難度 恐提升
鄒臥龍指出,過去台灣史在課本占分量雖少,但出題份量卻不輕,預計此次學測的台灣史分量可能不會加重,約在6~7題左右,但難度可能提升;所幸這屆學生國中小都學過台灣史,作答應不至於太困難。
這一屆學生讓歷史老師比較擔心的,反而是中國史及世界史部分,鄒臥龍說,有8、9成學生連戊戌變法、戊戌政變都分不清,大部分學生也搞不清門羅主義與門戶開放,其實是兩種相反的政策,有必要趁這一個多月補強。
在必考、常考重點方面,鄒臥龍指出,台灣史部分要掌握「略古詳今」原則,著重在清末治台,及日本治台的第三期皇民時代,每年這兩單元會各考2~3題。
太平天國 熱門考題
中國史部分,鄒臥龍建議,考生可著重漢唐的四邑、藩屬國關係;明朝的經濟改革、資本主義崛起、東南沿海城鄉發展;清末的內外事件,尤其是太平天國,過去3年共6次大考,太平天國都入題,是熱門考題;民國史部分,則以民初、8年抗戰、國民黨遷台後經濟改革為重點。
世界史部分,希臘羅馬等古文明通常都會考一題,重點則在近代史啟蒙運動時的18世紀歐洲,此外,一戰、二戰、冷戰也都是熱門考題,這3年也還常常考韓戰。
在時事題部分,鄒臥龍表示,經濟不景氣議題是大熱門,有可能考1929年的經濟大恐慌對美國、及全世界的影響,包括股票崩盤、美國連續4年失業率屢創新高、失業人數多達1200萬人等。
歐巴馬、大三通 留意
歐巴馬當選美國總統的相關議題也值得考生關注,鄒臥龍說,包括歐巴馬的祖先在16世紀被抓到美洲當奴隸;1861~1865年美國南北戰爭,林肯決定釋放黑奴;1963年馬丁路德金恩倡導黑人民權;1964年美國有部分州黑人可以投票,國會制訂「民權法案」等,都是重點。
兩岸大三通是本周新聞熱點,鄒臥龍說,其實兩岸兩會相關新聞已熱了好一陣子,也可能出現在下個月的學測考題中。
(系列四)
98學測衝刺-地理》一定會考地圖
大學學測社會科的地理,考前一個月該怎麼準備,台中女中地理老師蕭坤松說,以大範圍來準備,建議考生每周以「主題」來複習,整合圖表概念於腦海中,再藉由考古題訓練邏輯思考能力,「地圖一定會考」,得強化讀圖能力。
蕭坤松說,學測主要測驗地理學重要知識、方法與相關生活應用,依95暫綱出題應和以往無多大差異,考生不必擔心,但以下幾個單元或主題考生們應該要學會:
台灣環境 熱門議題
首先是經建版(2.5萬分之一與5萬分之一)地圖的判釋,含等高線的判讀,如各種地形的判讀,延伸到野外實察。再來是GIS(地理資訊系統)的基本概念,他建議考生最好學會如何利用電子地圖,例如googlemap等,瞭解疊圖、環域、最佳距離分析。
至於必考、常出題的重要單元,補教老師陳逸分析,地形、氣候,一定會考,像台灣的環境問題,有關水資源、中南部開發,都是重要議題;人文地理部分,市場指向農牧業的生長環境、區域的特性也可能入題。
出生率、扶老比、人口老化問題、勞動生產力不足,及第三級(消費性服務業)第四級產業(生產性服務業)差異跟特色比較也很常考。
陳逸說,因應95暫綱,台灣地理出題率必大幅提昇,有關台灣的工業發展、進口替代、出口擴張、新新工業的新起,這些都是準備重點。
留意紐澳 申根條約
另外,區域計畫法將台灣分四個區,各地區的環境特色、人文、自然景觀比較,也是必考題。外國地理部分,應熟記各國地理位置,一定要對照地圖、經緯度,熟記環境特色,找出與他國差異,特別注意歐洲、歐盟部分。
蕭坤松與陳逸同時提醒考生留意歐盟的「申根條約」,而南半球紐澳也是重點。至於大陸地理比率大幅減少,出題比率勢必較低,陳逸指出,中國大陸過度開發,所引發的黃河斷流、西北沙漠化及沙塵暴、長江中遊水患如何防制,是出題重點。
印度爆炸 全球暖化
熱門時事試題部分,蕭坤松說,俄羅斯高加索山區民族問題、印度爆炸之背景分析、全球暖化、冰島銀行問題、索馬利亞海盜、非洲愛滋病與饑荒、亞太經濟合作理事會、國際移民、亞馬孫盆地、金融海嘯…等,他建議考生每日到地理學科中心網站查詢:
http://gis.tcgs.tc.edu.tw/
蕭坤松呼籲考生,考前一個月應該採整合方式準備,把區域地理相關概念整合到通論地理中,如讀到通論地理的地形後,立即複習世界各國、中國與台灣的地形,讀完一主題後立即做考古題;兩人皆強調,讀圖題一定有,平常要多練習,仔細閱讀各種圖表後再回答問題。
(系列五)
98學測衝刺-物理》歷屆考題算3遍
歐洲大強子對撞機雖然沒有撞出黑洞,但有可能會「撞」出學測自然科物理的時事考題。
物理補教老師張景超提醒考生,課本中近代物理的部分要注意;而社會組的考生要小心熱學單元等比較困難的計算題。
張景超歸納出歷屆學測常考的重點,包括運動學單元的V-T圖、等加速度運動的計算;熱學單元的熱平衡、熱的傳播方式;聲波中的波速計算、波的震動、分貝值;光學單元中的折射、反射概念、顏色問題、光的三原色;電磁學中的庫倫靜電力、電壓、短路概念,以及閃電與觸電等問題。
社會組 注意熱學
熱學中「熱功當量」的轉換計算比較難,社會組考生要多留意;高三的進度雖然不是學測的範圍,但是電學、電流磁效應、電磁感應在基礎物理中已經介紹過,也不能忽略。
但是張景超認為考生在準備物理時不必太緊張,自然組的考生平常就有練習,不需要刻意花許多時間準備,只要做歷屆考題,熟悉學測出題的概念即可。
社會組科系要採計自然科的很少,出題老師不會刻意刁難社會組的考生;社會組的考生一定要把課本內容都看過,不需另買參考書,但張景超強調要從考古題中,找出自己不熟悉的公式與題目。
大強子對撞機 夯題
歐洲大強子對撞機啟用是今年熱門的科技新聞,且曾經謠傳可能會撞出黑洞吞噬地球;雖然機器故障沒有辦法讓粒子在今年對撞,但是張景超認為,如果學測物理科要出時事題,與對撞機相關的近代物理單元是很可能出的範圍,包括核能、黑洞理論、愛因斯坦的學說,考生都要留意。此外,地震的P波、S波,海嘯的成因,也有可能會出現在考題中。
「考生一定要把歷屆考題算過兩到三遍」,張景超強調,物理的重點每年都差不多,只是換個方式考而已。考生也可以先到大考中心的網站上看公布的研究用及參考試卷,裡面的題目也是重要的參考指標。
做練習 一題90秒
在臨場應考技巧方面,張景超提醒考生平常在做練習的時候,就要養成做一題最多只能花90秒的習慣,以適應考試的氣氛。
考生在拿到考卷之後先瀏覽一遍,對有多少考題心中先有個譜,再從第一部分簡單的題目開始做,好穩定心情,遇到不會的題目跳過,不要害怕,一定要掌握自己能拿分的題目。
(系列六)
98學測衝刺-公民》熟讀課本 關心時事
明年學測社會科公民與社會首次入題,高中老師建議,考前要熟讀課本,關心時事,例如歐巴馬當選美國總統,可以考美國的總統制與族群文化;金融海嘯會考發放消費券等政府擴張性財政與貨幣政策,其他像毒奶粉、大三通、海角七號、扁案都熱門。
公民與社會模擬考題與解析,可參考本報每周一C3教育版「新聞中的公民與社會」,同時刊登在網站「聯合學院」:
http://www.udnstudy.com/;大考中心網站(
http://www.ceec.edu.tw/)公布的學測參考試題也不能不看。
基本理論 都要搞懂
北一女公民老師朱淑卿建議考生,應以課本為複習重點,把基本理論搞清楚,題目再怎麼變也不用怕,行有餘力再作題目;南一中老師廖翠雰也建議,考前應「熟讀課本、觀念釐清、重點整理、多做練習、關心時事」。
廖翠雰歸納必考重點,第一冊「心理、社會與文化」,包括自我與社會、性別差異與性別平等、佛洛伊德的三個我等都可能入題,尤其同性戀議題等。
第二冊「教育、道德與法律」的重點,包括憲法與人權、人權與訴訟議題(扁案的偵查與羈押)、信賴保護原則(軍公教退休金的18%利息)等。
第三冊「政府與民主政治」,考生一定要熟記內閣制、總統制、雙首長制等不同憲政體系、選舉制及政黨政治的異同;政府五院的運作及行政、立法權的相互制衡;江陳會、大三通等兩岸互動都可能入題。
第四冊講「經濟與永續發展」,相關基本概念、市場經濟、總體經濟政策及比較利益法則、供需原則、失業類型(資遣或休無薪假)等,都不能不知。
金融海嘯 首長選舉
朱淑卿說,不論學測或指考,必考熱門時事題,以金融海嘯為例,考生一定要知道,政府可採行哪些總體經濟政策救經濟,有兩大方法:一是擴張性貨幣政策,降低重貼限率、央行存款準備率,增加銀行資金;二是擴張性財政政策,減免稅、提高補貼、擴大公共支出或發消費券,增加人民手中持有資金,刺激消費,振興經濟。
其他像泰國總理沙馬克因收費主持電視烹飪節目而下台、歐巴馬當選美國總統,可分別考這兩國的內閣及總統制,及首長選舉方式和權限;海角七號可以考全球化與在地化、族群文化衝突;扁案則牽涉法律與政治,法律可討論起訴、羈押、審判等司法制度,及退休國家元首是否具有刑事豁免權等。
不倒扣 每題都要寫
廖翠雰說,大考中心公布的參考試題顯示,學測公民只考單選題,答題時仔細閱讀題目,了解題意後再做答,因答錯不倒扣,不能放棄任一題,遇無法判斷正確答案的題目,採刪除法後先做答,並於題號做記號,全部寫完後再回頭思考。
(系列七)
98學測衝刺-化學》搞懂基礎化學
補教老師劉哲生說,化學在學測自然科中只占四分之一,大概是四科中最簡單也最容易得分的科目,考生應把準備重點放在高一的基礎化學與高二上學期的前四章。
補教老師施釩說,學測考試內容都以基礎化學為主,高二物質科學為輔,會考的題型都出現在歷屆學測試題中,考前一個月可以歷屆試題為主要準備方向,從中溫習常考的觀念。
實驗操作 不可輕忽
劉哲生分析,化學主要的題型包括:
一、基本科學知識與概念,包括重要科學名詞、定義,基本科學現象、規則、學說、定律,並如何由簡單實驗觀察自然現象。
二、數據資料分析與圖表判讀能力,看出數據、式子、圖形的意義,選用適當的資料,由數據找出規則或關係等。
三、閱讀理解與推理的能力,找出問題因果關係,根據科學定律、模型,解釋日常生活現象。
此外,還有時事、實驗基本操作及結合原理判斷的基本化學計量等。劉哲生說,實驗操作包括氣體的製備、器材的名稱與使用,考生常疏於準備,要多注意。
三聚氰胺 不能不知
施釩說,今年化學相關的時事話題包括三聚氰胺的毒奶事件、替代能源、環境與糧食問題等。三聚氰胺不會考結構,但考生應知道元素重量百分率與濃度多大時會有危險,也可能結合生物一起考。
能源的部分則包括石油的暴起暴落,太陽能與燃料電池等。太陽能可注意氧化還原的觀念與轉換率換算電能問題;燃料電池則須注意陰陽極與電解質、電解計算的問題。施釩說,可燃冰也可能出現在考題中,考計算燃燒熱數值或放出熱量的多寡,比較那種化石燃料是經濟實惠的能源。
劉哲生則提醒學生,時事有時只是引言,命題素材還是來自課本內容,因此要回歸基本面。
歷屆考題 溫故知新
在應答方面,劉哲生說,學測答錯不倒扣,單一選擇題可用「消去法」。他並提醒考生要注意關鍵詞;而遇到閱讀能力題,要先略讀文章內容,再由問題回頭找答案。
考前一個月,施釩建議學生在溫習歷屆考題時要注意:必須知道每題題目出自何種觀念、是由題目中那個條件得知、出題老師根據此題可能繼續延伸的方向。
計算部分應留意,莫耳與化學式、化學計量的計算、濃度的換算、酸鹹滴定的計算。記憶部分則要注意水、水氣與汙染、原子結構與電池、醣類、蛋白質、核能等相關內容。
(系列八)
98學測衝刺-生物》易搶分 圖表必考
學測自然科中的生物是自然、社會組學生都想搶分的科目,生物老師表示,尤其社會組學生,絕不要放棄,由於明年考試採用新教材,高一生物除原有的生態,還加了細胞學和生物多樣性,考生要特別注意。
台北市成功高中生物老師張春梅指出,學測自然科涵蓋地球科學、物理、化學及生物,生物不會太難,有念就有分對社會組學生來說,應多爭取。
高一生物 準備重點
生物補教老師黃偉表示,學測考試範圍包括高一基礎生物和高二生物,以往學測考試都以高一的內容為主,高二為輔,以生物試題18、19題來分配,高二約只有3、4題,高一生物是準備重點,一定要熟讀。
黃偉建議,自然組考生除了高一生物,高二部分也要好好看,對社會組來說,可以高一為重點,但如果時間來得及,再複習高二生物。
細胞學及生物多樣性
張春梅和黃偉表示,明年考的95課綱新教材,高一生物和以往不同,除了生態,還加入細胞學及生物多樣性,也都是考試的重要單元。張春梅說,88課綱的舊教材,生物多樣性並沒有專門章節,而是分散在各冊,新教材編在高一。
黃偉認為,對重考生來說,要準備新的內容,會比較累,但這些都不是艱深理論,考生不必害怕,相關名詞定義一定要懂,也要背一下,如細胞核、細胞分裂等,還有構造的化學成分等;張春梅也說,應熟讀生物分門別類及五界說等。
做考古題 熟讀課本
張春梅強調,做考古題很重要,要把5年內的學測題目全部做一遍,除熟悉題型,例如圖表、資料判斷及小型閱讀等,尤其是原有生態方面的內容,很有參考價值。
她也建議,考生要熟讀課本,最好能複習1到2遍,且生物的圖表很重要,每年必考,一定要會解讀每一張圖表,並應詳細閱讀圖說,第二次複習課本時,更可以只看圖表,利用圖表檢視自己是否完全了解其中意義,課本中的摘要和習題也很重要,考生不要忽略。
時事方面,張春梅說,最近中研院有不同種類雜交不成功原因的研究報告,考生可以注意;至於登革熱、禽流感等,跟病毒有關;肺結核則涉及抗藥性的議題,考生讀報時可注意新聞跟生物的關聯性。
(系列九)
98學測衝刺-地科》 颱風、川震大熱門
今年學測自然科的地科考題可能會和不少時事結合,補教老師張含淳指出,今年九月颱風特多,學生放了很多天颱風假,應留意放假標準、有關雨量及陣風級數的判別。此外,四川地震一定會考,有關板塊差異性及交界比較,考生都要留意。
幾級風放假 搞清楚
熱門時事考題方面,張含淳提醒考生,今年颱風特別多,很可能出在「短文閱讀」的考題中,有關豪雨、超大豪雨,達幾級風的放假標準,考生一定要搞清楚;而延伸的天氣鋒面系統、山崩、土石流,都可能會入題。
另個熱門時事是「四川地震」,張含淳說,前年、去年都考了印尼海嘯,今年四川地震入題機率高,要分清楚有關聚合性板塊,大陸對海洋及大陸對大陸的板塊差異性及板塊交界的比較。
至於天文領域,前些日子出現微笑臉的月亮,較可能出題的是,有關亮度、星座判別的觀察結果;另外像是望遠鏡的功能,由於新教材比重加重、去年學測也考過,今年有關望遠鏡的應用,出題率也很高。
全球暖化 跨領域準備
另今年學測所考新版本教材,有關「資源」的課程大幅增加,考生需留意「綠色環保」、「替代性能源」、「全球暖化」等環保議題,替代性能源很可能跟生物結合出題,要跨領域的準備。
補教老師傅自強則說,今年用95暫綱命題,地科的四大領域:氣象、天文、地質、海洋的出題率「依序遞減」,有關氣象的氣候變遷、大氣出題率最高,而天文的出題率有逐年提高趨勢,考生需留意16年來最大月亮等時事;至於海洋出題率最低,在17題地科考題中,可能只出1至2題。
近5年考古題 要熟悉
傅自強提醒考生,雖然今年考新教材,但近5年的考古題仍須熟悉,如果想考高分,基本考題一定不能錯;傅自強提醒考生,拿到試卷後,應注意題幹、留意關鍵字,題組可能會有多選,要仔細讀完題幹,把關鍵名詞用筆畫記號,讀考題時,可以從文章透露關鍵中找到答案。
兩位補教名師皆提醒考生,考前以「平常心」準備應考,熟練考古題及留意相關時事,以課本為基礎,熟讀圖表,就能掌握基本分數。
(系列結束)
考試時,果然出現不少類似考題。時事部分,姚舒曼當年準備的南亞大海嘯也有出現,她建議考生留意去年發生的全球性事件。
姚舒曼表示,距離學測只剩下兩周時,她仍維持每天念一個單元的習慣,保持對社會科的熟悉感。
等上場考試時,她會用筆在考題的「關鍵字」上做記號,例如歷史科就標示年代,有助於答題。
若遇到看不懂題意的考題,姚舒曼會先看答案選項,看題目究竟「問什麼」再回頭看考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