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逛夜市要怎麼吃?當心好料暗藏熱量陷阱!

逛夜市要怎麼吃?當心好料暗藏熱量陷阱!


熱鬧的夜市對許多人來說是一個充滿好玩、好吃的地方,可是對怕胖或是有慢性病的人來說,可真又愛又恨,因為在享受夜市自由自在與多元化的飲食氣氛之下,往往在不知不覺就多吃了很多好料,還得花好久的時間來消化熱量。

其實,只要把握一些原則,偶一為之去夜市逛逛,也可避免回家時後悔不已。大林慈濟醫院營養師盧冠琪表示,我們每天所需的正常營養包括五穀根莖類(3~6碗)、蔬菜類(3碗)、水果類(2碗)、蛋豆魚肉類(4~6碗)、奶類(1~2杯)、油脂類(2~3湯匙),如果一天攝取包含這六大類食物的話,就能攝取到均衡的營養。把握這樣的概念,到夜市就不致覺得不知所措了。

逛夜市如何能夠不要吃進過多的熱量,實在是一大考驗與掙扎。盧冠琪說,在讓人眼花撩亂的食物中,像是珍珠奶茶、香雞排、蚵仔煎,同樣都有250卡的熱量,但是蚵仔煎比香雞排多了蔬菜,又比珍珠奶茶多了蔬菜及蛋白質的營養,所以同樣的熱量下,營養的均衡度是比較高的。而調理方式不同,熱量也有很大的差別,同樣的食物,油炸類的熱量要比烤或滷的熱量多了一大半。

此外,夜市中有些食物可是暗藏脂肪的陷阱,要特別小心。盧冠琪說,隱藏性肪脂食物像是包餡丸子、烤香腸、貢丸等;而對於有糖尿病或是在減重的人則要避免飲料及含糖食物,勾芡湯類也要少碰,同時也別忘了沾醬的熱量及滷味醬汁的鈉含量。

盧冠琪說,也可以用「食物紅綠燈」來選擇小吃。「綠燈食物」含豐富營養素,可促進健康,是新鮮、天然、原味的食品,適合天天用。如陽春麵、鍋燒麵、新鮮水果、不加糖飲料等;「黃燈食物」雖含豐富營養素,但熱量或油、糖稍高,僅適合偶爾選用。如:炒麵、炒米粉、未加糖的純果汁、甜豆花;「紅燈食物」則只有熱量,營養素很少,通常為高油、糖,或是調味、加工較複雜的食物,如鹽酥雞、薯條、臭豆腐、冰淇淋、各式加糖飲料、香腸、熱狗。建議最好盡量避免。

吃完小吃再來杯飲料是很多人的選擇,盧冠琪表示,可選擇不加糖的木瓜牛奶,胡蘿蔔汁、綜合蔬果汁來代替,但建議選用白開水最好,因為高糖高鹽的食物會讓細胞呈脫水狀態。另外,吃完宵夜可別馬上睡覺,因為晚間活動量少,身體對食物的吸收相對就較高,宜進食後過2個小時再睡覺。而隨著夏天腳步接近,飲食還是以新鮮及衛生為原則。


新聞資料來源:佛教慈濟綜合醫院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