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吃吃喝喝 過年胃腸鬧脾氣

吃吃喝喝 過年胃腸鬧脾氣


春節假期,最少不了的活動就是吃吃喝喝、外出應酬,歡愉的氣氛,更容易讓人失了節制,一口接一口的食物,不只肥了身材,有時連年都還沒過完,胃腸就鬧脾氣,成了過年急診室病患的一大「主力」。

馬偕醫院急診醫學科主任張文瀚說,過年急診室裡,永遠少不了吃太撐的病患,加上年節期間纖維質常常攝取不夠,輕則腹脹不舒服,情況嚴重時,還會腸堵塞。

張文瀚就碰過這麼個例子,消化功能本來就不好的老人家,偏偏年糕、八寶飯、柿餅等樣樣食物不忌口,下肚的美食全「卡」在腸道裡,經過三、四天後,水分被吸收殆盡,化為硬邦邦的「糞石」,排也排不出來,受不了腹脹、絞痛,老先生不得不上醫院灌腸通便。他說,有些情況嚴重的患者,甚至要動手術才能取出這些糞石。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消化內科超音波室主任陳冠仰也以仁愛院區胃腸門診的經驗為例,每年農曆年後,因為消化不良、胃潰瘍復發,以及胃食道逆流而掛門診的病患,比平時多出一到兩成。他分析,主要原因也是吃太飽、太油,或是吃了不易消化食物,引發胃食道逆流。

除了吃太飽,因為食材不新鮮而吃鬧腸胃炎的更不在少數。這類患者通常從初一、初二起陸續出現,不時可見全家老小一同報到,張文瀚說,食物擱得愈久,新鮮度愈差,若又沒徹底加熱,很容易引發嘔吐、腹瀉。

另外,過年期間,餐桌上更是少不了一尾象徵年年有餘的魚,或是熱氣騰騰的砂鍋魚頭、摻有魚的佛跳牆。馬偕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呂宜興說,最常見就是邊聊天邊吃魚,魚刺沒剔乾淨,有人則是喝湯時,不小心連刺入口,不偏不倚就扎在食道上。

不想大過年間為了一根魚刺上醫院的民眾,呂宜興提醒,可以試著催吐,但千萬不要嘗試吞白飯或喝醋,以免愈弄愈糟。他建議,患者可先觀察兩、三天,改吃流質食物,若覺愈來愈不痛,就代表魚刺已下肚,一旦疼痛感與日俱增就要就醫,以免魚刺穿破食道。

年節期間除了胃腸要顧,三軍總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陳永煌也提醒,許多人的痛風老毛病也會在過年期間來湊熱鬧,這類患者在飲食上要多節制,除了少喝反覆烹煮的火鍋湯汁,以免喝下過多普林跟熱量外,也要少喝酒,以免痛風發作。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