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化性關節炎 新止痛藥 不傷腸胃
退化性關節炎常需服止痛藥緩解不適,但台北榮民總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蔡長祐醫師指出,傳統止痛藥物因會抑制腸胃機能,增加腸胃系統負擔,容易腹瀉、腹痛、胃腸潰瘍等,且年紀愈大發生機率愈高,又以70歲以上的患者佔多數,可改用新式不傷腸胃的止痛藥,避免胃腸不適出血。
蔡長祐醫師表示,退化性關節炎早期症狀有膝部痠痛無力、坐下不易起身,症狀加重時,會引起內側膝關節面疼痛,疼痛感會向上延伸至腰背,向下至小腿肚與腳踝。目前治療退化性關節炎第一線藥物為非類固醇抗發炎止痛藥(NSAIDs),藉由抑制前列腺素形成,降低發炎反應,由於傳統止痛藥物會抑制腸胃、腎臟機能,容易有腹瀉、腹痛等,建議若已出現腸胃症狀,可與醫師溝通改為不傷害腸胃的止痛藥物治療。
【先了解】不治療恐變形
當關節活動時,常聽到關節跟軟骨摩擦發出「喀喀」響聲時,甚至坐下後難以起身時,就應及時至免疫風濕科看診,以免年紀愈大、關節中潤滑液愈少,當症狀加重,恐會造成O型、X型腿,進而喪失行動能力。
【這樣做】不傷胃藥物
傳統的非類固醇抗發炎止痛藥,較容易引起腹瀉、腹脹、胃潰瘍出血等,輕微者可服藥舒緩,但建議與醫師溝通,選擇不傷腸胃的具第二環氧化酶(COX2)抑制功能的非類固醇消炎藥,能直接改善發炎反應,健保有給付。
血壓宜監控
退化性關節炎患者若合併有腎功能異常、心臟衰竭等疾病,建議在用藥前仍應先與醫師進一步溝通劑量,以免因非類固醇抗發炎止痛藥帶來血壓波動,增加心血管負擔,尤其近日氣溫轉冷,每日最好量測血壓較安全。
【提醒你】少傷膝惡習
退化性關節炎患者要保養日益退化的膝關節,最好避免蹲下搬重物、快跑等,對膝蓋使用強度過高的活動,但也不應完全坐著不動休息,可視個人體能與疾病狀況,採游泳、慢走等幫助強化大腿骨四頭肌,有助加強活動力。
多伸展運動
退化性關節炎患者除了用藥治療外,復健科的物理治療也有助改善症狀,另回家以後可利用彈力帶、毛巾等道具,讓腿部做些伸展動作,同樣有助促進肌肉伸展,並維持關節的柔軟度。
【醫師說】北榮過敏免疫風濕科 蔡長祐醫師
退化性關節炎患者若關節已變形,嚴重影響活動力,則仍需進一步進行手術治療,例如採人工關節置換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