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
一名年約五十多歲男子,連日來高燒、腹瀉不斷,大小醫院看遍,做了全身檢查,仍找不到病因能夠加以治療。某日清晨起床後竟然吐血,送醫進一步檢查,才發現肝臟後方長了一顆腫瘤,而且已是肝癌末期。
成功大學醫學院李伯璋教授表示,肝臟是無聲的器官,在生病初期無任何疼痛或不適的徵狀,所以許多人忽略了「自己已生病」的警訊,到了末期出現腹痛、體重下降或食慾不振才來就醫。此病例較為特殊,病患的腫瘤長在肝臟後方,所以在生病初期時,未能發現已罹癌,導致錯過治療或換肝的時期,直到腫瘤大過於肝臟時,才被檢查出來。
李伯璋教授表示,此名病患罹患肝癌外,同時還罹患了猛爆性肝炎;猛爆性肝炎是指短時間內發生嚴重的肝臟機能喪失的急症。一般來說,此類患者癒後較不佳。病患為B肝帶原者,所以當免疫系統功能下降時,病毒活化,肝臟就發炎了;至於病患為何會吐血?李伯璋解釋,是因為腫瘤已經大到壓破血管,導致病患姿勢改變,內出血就湧出。
此病患的生命在發現罹癌一個月後走到盡頭;李伯璋教授建議,目前針對肝癌的最佳治療方法,仍以肝移植為主,而且是越快進行手術越好,根據統計指出,接受肝移植病人的五年存活率,有九成以上;而捐贈者在捐贈前會由醫師做周全的檢查,評估是否能進行肝臟捐贈,所以捐贈者也無須擔心捐贈後是否由「捐贈人」變成「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