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抓愈癢!進補太燥熱皮膚拉警
別懷疑,臨床上有人吃完薑母鴨後,竟然誘發蕁麻疹,奇癢無比。中醫認為進補過於燥熱,加上溫差過大等因素,容易引發皮膚狀況,包括可能誘發皮膚過敏、乾癢、脂漏性皮膚炎、掉髮、青春痘、蕁麻疹、乾癬與紅斑性狼瘡等。體質燥熱的人如果想進補,料理必須加入涼性食材調和,才不致使皮膚拉警報!
進補過於燥熱,加上溫差過大等因素,容易引發皮膚狀況,包括可能誘發皮膚過敏、乾癢、脂漏性皮膚炎等症狀。
根據本草綱目記載:「鴨肉,甘、冷,微毒」。所以傳說有皮膚病的人不能吃,手術開刀的人也不能吃,甚至指出鴨肉會減緩傷口復原的速度,所以剖腹產的人,最好不要吃鴨肉,避免影響傷口癒合的速度。其實,鴨肉的營養成份與雞肉差不多,鴨肉內也並無毒素存在,為什麼吃薑母鴨會引起皮膚症狀,最主要仍然是有適應症的問題。
薑母鴨添加老薑、麻油 變成熱性的進補食物
鴨肉本來是微寒的食物,但是薑母鴨料理中會添加老薑、麻油等燥熱的藥材,於是薑母鴨變成熱性的進補食物,如果體質屬於比較燥熱,或是急性發炎,或覺得自己最近火氣大的人,最好避免吃薑母鴨;否則很可能因為過於燥熱而出現皮膚發炎相關症狀,常見如皮膚過敏、脂漏性皮膚炎、青春痘、蕁麻疹等症狀困擾。
曾經有1名國中男生食用薑母鴨後,因對薑母鴨中的酒精、薑、辣椒等食材過敏,全身引起蕁麻疹,包括眼睛、嘴唇等部位全都出現浮腫現象,甚至一度呼吸困難。也曾有燥熱體質的孕婦,吃太多麻油炒腰子,引發異位性皮膚炎和蕁麻疹。
進補誘發皮膚炎 恐對酒精與中藥材過敏
中醫師羅珮琳表示,因為進補引發皮膚發炎的原因,包括本身對酒精刺激性食物容易過敏,尤其薑母鴨當中的酒精濃度很高,更容易誘發皮膚過敏反應。另外,某些人對於部份中藥材過敏,如果誤食也會引起過敏,以及有四種屬於「發物」的肉類,對於有過敏體質的人也應該避免少吃,包括豬頭肉、鴨肉、鵝肉與鮭魚肉等,可能攝取過後會誘發異位性皮膚炎、蕁痲疹等。
皮膚發炎需清熱解毒 進補不忘補充涼性食材
對於因進補過度或藥補不當,所引起的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可以銀花、連翹、土茯苓等清熱解毒的中藥材,改善體質。如果是兩頰出現皮膚炎,則可以龍膽草、玉米鬚煮成茶飲,有抗發炎、抗菌的效果。
屬於皮膚過敏的人,在吃鍋進補時,不妨加入一些具有退熱效果的涼性食材,例如板豆腐、白蘿蔔與荸薺,但是注意白蘿蔔不適合與人參共同燉煮;或是在薑母鴨或羊肉爐當中多添加綠色蔬菜,多數葉菜類即屬於涼性食材,例如經常被加在火鍋中的茼蒿、高麗菜等,都是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