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離開漢諾威已經有一段時日,但其實首度親身參訪這座福斯商旅的全球營運總部,對我來說依舊試一次新鮮的經驗,畢竟以往都是以純乘用車為主,但走過這一趟,不禁有一種想法,而且我也無法放過這可以表達的機會!
漢諾威市的重要地標:福斯商旅廠徽。
無論誰同不同意,我非常確認,一個擁有深厚汽車文化的市場,必需重視商用車市場,而截然不同於乘用車文化,唯有成熟的商用車市場,才能夠孕育出真正用車的文化。
看過漢諾威基地,看過本屆2010商用車展,其實才知道什麼是「使用汽車的文化」,而這對於台灣汽車市場來說,經歷過多次的不景氣與洗禮之後,其實已經逐步發展出亞洲少有的成熟消費態度與文化,要讓整體的汽車消費文化更趨於成熟,其實與人們行動生活甚至家庭與經濟生活真正相互結合的商旅商務車,將成為下一階段發展的重點與趨勢。
漢諾威總廠鳥瞰:旁邊還具備專用貨運鐵道與運河。
儘管現在絕對不是台灣車市所謂的主流,我們卻也看到一股全新的商旅勢力,隱然在台灣市場逐步形成,而且將藉由進軍不同級距來建立屬於寶島的新汽車文化。
說了太多了,其實還是希望大家重新以與過去不同的立場與角度,重新檢視我們所謂的商用車或商旅車市場。
在慶祝福斯商旅一甲子時,當時有許多經典古董商旅車都在這裡群聚一堂。
漢諾威廠區的客戶中心。
提到位於漢諾威的福斯商旅總部,超過一甲子的商旅傳奇,其實是在二次大戰後的1947年剛剛開始萌芽的,在那時候荷蘭的VW經銷商神來一筆,突然發想出一種廂型的汽車,而且藉由機械結構極小化的配置,開啟了第一輛T1商用車誕生的旅程,而這一開始就未曾停歇,也讓漢諾威發展成為福斯商旅最重要的核心基地,當然在市中心矗立的廠徽,也代表了福斯商旅對於漢諾威這座城市的重要性與不凡的意義。
年產約15萬輛新車,雖然目前福斯商旅還擁有包括波蘭Poznan等基地,並且在拉丁美洲的巴西與阿根廷也分別擁有整車廠,但領導全球LCV發展趨勢的重心還是在這裡,包括重達8500噸的SCHULER鈑件衝壓設備,還有完全置於同一屋簷下,可以從無到有完成所有製造工序的電腦控制生產流水線,在參觀廠房的同時,除了每隔一段就會出現由機械人與雷射裝備組成的線上檢查站,在線上務求百分之百的準確度,不容許有一絲差錯來壞了頂級商旅追求完美的名聲。
也因為在鈑件衝壓與車身打造等部分驚人的生產管理效能,所以除了福斯商旅之外,集團也讓PORSCHE Panamera四門頂級跑房車於此生產車身,所以頂級商旅絕非浪得虛名,說到這些就更不用提到早於1973年就開始於T3車系生產線導入的自動化焊接流程了。
SCHULER巨型鈑件衝壓設備,提供最多每分鐘同時衝壓18具鈑件的高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