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以瑾/香港報導.攝影
如果不是建了水庫,這個醞釀上億年的景觀還要一直在地底下埋著;萬宜水庫東壩旁被削平的岩石剖面,是香港獨特的六角形火山岩柱,1億4千萬年前火山爆發,地質公園的糧船灣正好在火山口,再加上水庫建設,天時地利人和,成就了今天的地質公園,這也是中國領土上的23座地質公園之一。
糧船灣這一帶的火山岩柱,呈現的是六角形,與澎湖的玄武岩柱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從萬宜水庫東壩觀察,排列整齊的岩柱非常巨大壯觀,通常都直挺挺地指向天際,但有個區域卻是呈現如同海浪的S型排列,這是在岩柱未冷卻前遭受橫向的力量所形成的優美線條。
推估形成的原因,糧船灣的火山岩柱是在1億4千萬年前的白堊紀,發生猛烈的火山爆發,而火山口就是這個位置,灼熱的熔岩和火山灰在火山暴怒平息之後,隨著溫度下降凝固在火山口。
(圖/橫向外力擠壓,而成特殊的S型火山岩柱。王以瑾攝影)
(圖/火山熔岩的組成物質屬性不同,冷卻之後體積縮小,自然向各自所屬的中心點靠近,於是形成有規律的六角形岩柱。王以瑾攝影)
香港地質公園的介紹,將岩石粗分為四類,即火山岩、侵入岩、變質岩、沉積岩,火山岩與侵入岩,都是火山岩漿的產物,只是火山岩是爆發出來,在地表上形成,而侵入岩則是未爆發的岩漿,在地底下形成;變質岩是在高溫高壓環境改變形成的岩石,沉積岩則是固結在一起的礫石、沙或泥。
整個香港幾乎都是火山岩與侵入岩,也就是未爆發的岩漿形成的岩石,就佔了85%,其中火山岩佔了全港區域的50%,而變質岩佔有的比例則1%都不到,非常稀少。
由火山岩與侵入岩佔有絕對的比例,可以想見香港地區曾是火山活躍的地區,海平面或地底下存在有多座火山。
建水庫是環境生態的破壞,雖然是為了維持人類生活品質之必要之惡,通常也不應該拍手叫好,但地質公園解說員卻把萬宜水庫的興建說成發現六角形火山岩柱的「人和」,感覺是有些突兀,卻是事實的陳述;前面說過,天時地利,指的是1億4千萬年前的那次火山爆發,以及火山正好選定糧船灣這一帶噴發,這3個條件缺一不可。
(圖/萬宜水庫東壩是最佳的六角形火山岩柱觀察點。王以瑾攝影)
沿著萬宜水庫東壩可以近距離觀察這六角形火山岩柱,眼前所見,火山岩柱的高度大約為200公尺,但根據專家研究,其高度應該有400公尺,而其全部面積應該有100平方公里,意思就是,絕大部份的火山岩柱都是在海底,我們無法親炙其壯麗。
香港地質公園2009年11月開幕,分成兩大區塊,一是西貢園區,另一是新界園區,前者為火山岩,後者為沉積岩;包含萬宜水庫的糧船灣,是屬於西貢園區的一部份。
萬宜水庫興建時間約在1970年,建有東、西兩道巨型堤壩攔截海水,其儲水量為2.73億立方公尺,為香港儲水量最大的水庫,曾入選香港十大傑出工程。不過,香港人的主要用水來源來自廣東省的東江,因為合約上的供水量比香港本身需求還多,萬宜水庫的供水地位也不再那麼重要。
(圖/萬宜水庫之前的麥理浩徑都是可供車子行走的柏油路面,之後就是這樣的登山小徑。王以瑾攝影)
萬宜水庫東壩一帶觀察六角形火山岩柱的步徑,稱為萬宜地質步道,為熱門步道麥理浩徑的一部份;麥理浩徑的起點北潭涌不允許私家轎車進入,而起點到萬宜水庫萬宜地質步道距離約10公里,步行差不多要3小時,如果想偷懶,可以在起點處搭計程車進入,單程價格約60元港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