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醬料一堆添加物,防腐劑、色素易過量

醬料一堆添加物,防腐劑、色素易過量


黑心食品層出不窮,尤其添加物多的醬料,讓消費者最難安心!新北市衛生局年中啟動「醬料食品工廠查核輔導專案」,結果發現,高達6成的醬料業者使用添加物時「沒有秤重,完全憑經驗添加」,衛生及管理有待加強。新光醫院腎臟科醫師江守山提醒,市面上的醬料,幾乎「都不安全」,消費者只能「自求多福」!

•醬料防腐劑過量
稽查人員隨機帶回的44件產品,檢驗防腐劑、單氯丙二醇、糖精及蘇丹色素,結果在豆瓣醬與辣椒醬兩件產品中,發現防腐劑(己二烯酸)超標。同時,還發現有高達五成五的從業人員,沒有定期做健康檢查及未戴口罩帽子,五成二查出有病媒蚊、食材直接放置地面、欠缺文件紀錄的狀況。


新北市衛生局表示,除了缺乏專人、專冊、專櫃管理,也沒有使用量紀錄。業者為防止食品因微生物及黴菌作用引起腐敗變質,往往會添加防腐劑來延長食品保存時間,長期食入含過量「己二烯酸」等防腐劑的食品,會導致食慾變差,甚至影響肝臟功能。

•江守山:市面醬料,幾乎都不安全!
新光醫院腎臟科醫師江守山說,俗稱開門七件事的「柴米油油醬醋茶」,在黑心油事件後,人們也開始關注「醬料」的安全問題,但在他看來,除非是自己購買新鮮食材、自製醬料,否則市面上的醬料,幾乎「都不安全」,因為都有防腐劑、甜味劑(糖精)、果膠、色素添加「過量」的問題。

江醫師強調,儘管是「合法添加物」,或消費者在選購時有注意看原料標示,但以目前國家檢驗標準的「寬鬆度」,人們只能「自求多福」。尤其,醬料包還會溶出塑化劑,而醬料罐頭使用的鹽如果是工業用鹽,醋若使用冰醋酸,對人體也有危害;特別是豆瓣醬中的黃豆,跟花生、玉米等穀類一樣,一旦保存不當,發霉後產生的黃麴毒素,更是一級致癌物。


你可能還會想看:

醬料自己做,挑選材料有學問!

老牌炸醬也出包,醬料問題多,還是自己做吧!民眾冬天進補最愛吃鍋,但鍋品有一大「地雷」,就是「沾醬」。養生藥膳專家林秋香老師說,坊間薑母鴨、羊肉爐、十全大補鍋、麻油雞等,大都搭配屬醃製品且高鈉的豆瓣醬、豆腐乳,其實進補鍋物本身,已有濃郁風味,不需要再沾醬也很有味道。

•新鮮醬料自己做
如需要的話,可以新鮮大蒜、蔥末、薑、加一些含有礦物質及增加香氣的紅糖、少許醬油等調製即可。而不論是沙茶醬、辣椒醬、干貝XO醬,原料新鮮很重要,自 己製作更能保證安全衛生。如挑選無色素的蝦米、干貝,新鮮大蒜、辣椒,加上純正芥花油或葡萄籽油,就能炒出美味的XO醬,拌麵、炒菜或當沾醬都可。

用量方面,應從最少的一茶匙開始,待試過鹹淡後,如覺味道不足,熄火前可再酌量添加少許,而若過鹹,就再加水稀釋。料理時,烹煮的溫度不宜過高、時間不宜過久(需小火慢燉的料理除外),以免蔬菜營養素流失過多。

•基底醬油選純釀
家庭烹調必備的醬油,依照製程分為純釀造醬油、混合醬油及化學醬油三種。純釀造醬油是以黃豆、小麥為原料,經過微生物發酵製程,須時4-6個月,時間較長,價位較高;化學醬油是以脫脂黃豆為原料,經過鹽酸水解蛋白質釋出胺基酸,加入鹼中和,製程短只須數日,相較純釀造醬油成本較低,售價較低;混合醬油則為純釀造和化學醬油混合而成。

秋香老師提醒,「一分錢,一分貨」,家庭主婦千萬不要貪便宜,最好買玻璃瓶裝的純釀造醬油,品質較佳,家人的健康才有保障。

「火鍋必沾沙茶醬、蚵仔麵線須拌黑醋、白斬雞要淋醬汁,但醬料吃多了如果沒有多喝水,當心腎臟病上身!」國泰醫院腎臟內科主任馮祥華表示,日常預防腎臟病的方法,不外乎適度喝水,多運動,控制三高,不濫用藥物,同時戒除「吃到飽」的壞習慣。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