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里有個“府”蹊蹺有來由
朱元璋在抹山二郎廟出生時,天放紅光,雲生五彩,這消息像長了翅膀傳遍了各村各莊。就在離二郎廟不遠的地方有個小村子,村上有個大戶人家姓趙,村名也就叫趙郢。趙姓中有個年長位尊的老者,人稱趙爺,趙爺家境殷實,樂善好施,他聽說二郎廟來了戶討飯人家,便叫自己的老伴和兒女們經常送些吃的、穿的、用的東西。朱元璋的母親陳氏是個受人滴水之恩誓當湧泉相報的人,對趙爺的扶貧救急之舉甚是感激,但當時家一貧如洗無以為報,便讓朱元璋認趙爺夫婦做義父義母。在朱元璋記事後,陳氏不斷講起趙爺恩德,要朱元璋牢記心中。
當時,元朝末年,昏君無道,平民百姓的日子過得非常艱難。時間不長陳氏母子離開了二郎廟,繼續以討飯度日。轉眼間元朝滅亡,建立明朝。忽然,有一天有快馬飛馳趙郢,送來一道皇帝詔書,召趙家派人進京面聖。趙家上下幾十口做夢也想不到會有皇帝詔見,不知是凶是吉,又不敢不去,便火速召集家族中人商議。最後商定派趙爺的三兒子趙三隨差人進京面見聖上。
趙三為人憨厚老實,算是趙家出過門見過世面的人。可趙三畢竟心中沒底,一路上心裡像是十五隻吊桶打水七上八下。進了京城(今南京)入了宮,趙三被安排住下,等待皇上召見。在宮中趙三找太監、宮僕打聽,知道當朝皇帝就是當年出生在抹山二郎廟的朱元璋,這才定了神,心中不慌了。這日,朱元璋得閒,傳旨召見趙三。趙三被帶上皇殿,叩拜禮畢,敘了一會兒舊。朱元璋問趙三:「要做個幾品官?」趙三原以為皇上要賞個千斤萬兩黃金白銀,沒想到要他做官,一時不知如何回答。又想到就憑我爹是皇上的義父,要個官總要比縣官大才是,但是高了又怕皇上說他太貪,乾脆經七品縣太爺高三品就行了。於是,趙三狠狠心說:「萬歲在上,小人要做個十品官。」滿朝文武大臣聽他這麼一說,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也不敢多嘴。朱元璋內心發笑,哪有什麼十品官呢?此人莫非沒有做官的命?但又一想抹山地處偏僻,山民漁夫有幾個能知道官場品位呢?便說:「趙三,你看那邊掛著的是官服,任你選一件,選中幾品官服就封你幾品官。」趙三看著那些官服上的圖案大都是龍呀、蟒呀的,他自小就聽說過皇帝大臣才穿龍袍蟒服,他哪裡敢要。趙三一邊想,一邊看,最後取下一件沒繡龍蟒圖的紫紅色長袍。朱元璋一看他選的是件元外袍,暗暗歎道:「此人太善,不做官也好。」隨即降旨劃給趙家一馬之地算是報答當年接濟之恩。並派內侍隨趙三返回給趙家劃地。
這趙三不知一馬之地是多少,差人指點他說:「你騎馬一揚鞭馬奔馳所經之地就都劃給你家。」於是趙三選了一匹好馬,出門後揚鞭向馬屁股上重重一鞭,那馬揚起四蹄飛馳而去。趙三因在高興之中一時大意,沒留意馬跑的方向。飛馬一路向西,沒跑多遠一條池河擋住了馬兒的去路,馬兒在河邊停了下來,差人只好把趙郢至池河邊這一帶的土地劃給了趙家,打上地界後返京覆命。因趙爺是當今皇上的義父,縣官、州官自然對趙家十分敬重。趙家有了錢重新蓋了更大的豪宅。那趙三常對圍著他的人吹,說他原想要個比縣太爺大三品的官,應該是個府官,沒想到把品數說錯了。老百姓一傳十,十傳百就把個趙郢改稱“趙府”了。趙家豪宅蓋好後,縣太爺為討好趙家又親自將寫有趙“府”的一塊門匾送到趙家。從此“趙府”這個蹊蹺的鄉中之"府”也就被一代代叫開了。